讲评古代诗歌阅读如何有效变式

2017-11-06 10:48高志远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40期
关键词:变式抒情本质

高志远

古代诗歌阅读的讲评课,只要能够有效变式,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注]本诗选自《古诗十九首》。(1)本诗写了什么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答案:①这首诗写一位女子摘下庭院里树上的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丈夫”或“心上人”,但路远又做不到。②诗人借此表达了女主人对远方亲人的相思怀念之情。(2)试分析诗中这棵“奇树”之“荣”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答案:①诗歌先极写庭中之树的珍奇、茂盛和花的馨香,创造了抒情的媒介,使女主人公有了表达情感的依托和凭借,同时树之“荣”也烘托了抒情主人公热切的思念爱恋之情。②诗歌最后又借助女主人公之口说“这花有什么值得珍贵的呢”,借贬物来褒人,以物衬人,以突出离别之久、思念之深,最终目的还是借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深深的热爱思念之情。

在试题(1)讲评后,可以出示以下两个变式。

变式一: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此诗写了什么事?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①诗人通过写自己和好友在春色正浓、柳条青青、杨花飘落的晚上在扬子江渡口深沉别离,各赴前程。②诗人即景抒情,融情于景,抒发了二人离别时依依惜别的深情和淡淡的忧愁。这一变式选取的材料是唐朝诗人郑谷的绝句《淮上与友人别》,问题的设置形式与试题(1)类比,别无二致,但细细品味揣摩,所选变式与试题文本在感情表达上却大为迥异。试题文本采用的抒情方式是借景抒情和直接抒情相结合,而变式《淮上与友人别》的抒情方式是寓情于景。这一变式有偷换试题本质的嫌疑,不是一个合格的变式。

变式二: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作者当时怀有什么心情?答案:①诗人双手抱膝,坐在渐渐昏暗的残灯下,只有影子和自己为伴。②这句话写出了诗人的孤寂之感,思家之情。这一变式一眼就能看到材料的瑕疵,试题(1)问的是“事”,而该变式的题中问的是“画”,回答的侧重点不同,因此该变式仍没有变到要害上。

在试题(2)讲评后,可以出示下面这个变式。

变式三:杜牧的《寄远》:“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答案:①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②另一方面以景写情,烘托出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这一变式的题干与试题(2)貌合而神离,试题(2)题干“试分析诗中这棵‘奇树之‘荣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该题题干涉及诗歌形象和诗人的情感态度两个考点,而变式“‘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归属于诗歌语言这个考点,是炼字型考查题。变式题目与试题(2)在本质上相差甚远,这样的引申不仅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没有帮助,而且形成了干扰,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綜上所述,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抓住变式的要义。所谓变式,是指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命题进行合理的转化,使学生从材料的联系上来认识问题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和减少思维僵化及思维惰性。变式变换的是问题的材料,但不能改变问题的本质。而上述3个变式,变式一、变式二与试题(1)仅仅是形似,变式三与试题(2)更是大相径庭。况且,变式还有一个度的问题,这一节课选择的变式过多过繁,不但加重了学生负担,增加了无效劳动,而且还使学生对解题产生逆反、厌烦的情绪。

《庭中有奇树》这首诗歌阅读最佳的变式,应是必修一第七课同样选自《古诗十九首》的《诗三首?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漫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通过类比,不难发现这两首诗的出处、内容、抒情方式、表达情感吻合度非常高,可谓试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非独古代诗歌阅读,无论哪科哪类试题,命题人的基本思路都是对教材本质的变式。因此,教师使用变式时,首先应回归教材,选择精当的同类同质的题目。这样,既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也能引导学生从“不变”的本质探索“变”的规律,从“变”中发现“不变”的本质,让学生在知识的融通中领略学习的魅力和乐趣。endprint

猜你喜欢
变式抒情本质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会抒情的灰绿
从“解法自然”悟“变式自然”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约会
放缩
例谈基本不等式的变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