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开展预约输液分级分区新模式对健康教育的影响分析

2017-11-07 03:07顾迎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5期
关键词:分区输液门诊

顾迎春

(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803)

· 管理·教育·教学 ·

社区开展预约输液分级分区新模式对健康教育的影响分析

顾迎春

(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803)

目的探讨社区开展预约输液新模式提高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其应用的效果。方法分别将2014年~2015年的门诊输液患者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开展预约输液新模式并予分级分区管理,落实责任制护理,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新模式运行前后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结果新模式运行后,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性,患者对健康教育满意度的平均得分为运行前(4.28±0.69),运行后(4.37±0.67),具有显著的差异(P<0.01)。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输液注意事项以及疾病知识方面的比例均较之前有显著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约输液新模式使社区门诊护理工作有序,护士有更多时间与患者沟通,锻炼了护士的业务能力,责任制工作内容落到实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提高,推动了社区输液室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

社区;预约输液;分级分区;健康教育

输液室在高峰期常处于忙乱状态,而护理人力资源有限,护士由于工作繁忙诸多原因,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加上患者接受程度不同,健康教育并未收到好的效果。社区输液室护理服务不仅要满足患者基本生理需要,更应以实现个性化需要为追求目标,特别是近年来所倡导的人性化护理模式[1]。因此,为促进门诊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在社区医院门诊建立输液预约制与分级分区新模式,落实门诊输液室责任制,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对社区输液室护士健康教育情况和满意度情况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门诊及输液室基本情况:我院系上海市一家社区医院,向辖区内全体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门诊量1000多例,而我科每日输液患者约180例。门诊输液室现有护士10名,均为女性,年龄在20~36(30.5±3.9)岁,其中:主管护师2人,护师5人,护士3人。学历:本科5人,大专5人。

1.2 方法

1.2.1 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应用随机抽样,以面对面访谈形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门诊接受输液治疗且输液2 d以上的患者2520例。分别将2014与2015年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观察组患者包括男800例,女460例,年龄在19~85岁,其平均年龄为(58.6±19.0)岁;对照组患者包括男760例,女500例,年龄在22~88岁,其平均年龄为(58.1±18.5)岁。两组年龄、性别、学历以及职业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2 实施:①对照组采用常规工作模式开展健康教育。护士以口头指导的教育方式,在输液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指导。如,接诊护士告知用药知识,药物的不良反应。治疗护士在进行操作过程中,告知患者静脉输液注意事项,输液中可能出现的不适、用药知识、饮食知识等。输液结束,护士拔针时指导患者按压注射部位的方法等[2]。②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实践能力:制订健康教育培训计划,掌握健康教育的技术和手段。如组织科室业务学习、小讲课等,加强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沟通能力和技巧和健康教育的能力。年轻护士欠缺沟通技巧,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中,常因为用语不当而引起投诉纠纷。新模式运行后,护士长合理配置人力,在排班时,新、老护士搭配,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沟通技巧。③创造良好的输液环境:将我院输液室进行改建,设置红黄蓝三色分区输液区。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板报内容随季节性变化;书报架上放置健康教育宣传册等,成人区及儿童区分别安装多媒体播放机,播放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知识。④制定新模式各项工作制度,确立工作流程,明确各班职责:预约输液与分级分区新模式运行后,观察组患者输液,按照预约输液时间,及分级分区管理。护士根据病情及药物,安排患者分级分区输液。病情急重患者安排距护士站近的一级红色区;一般老年慢性病患者安排在离护士站稍远的二级蓝色1区。呼吸道等感染性疾病患者安排在第二间输液室的二级蓝色区;儿童输液患者安排在第三间输液室的三级黄色区。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分区责任护士。护士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根据患者的需求,病情及病种的不同进行讲解疾病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及饮食要求等。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等情况,运用不同方法,向患者介绍输液的注意要点。⑤输液治疗结束,对输液室护士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和满意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1.2.3 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其检验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其检验应用百分比,以P<0.05表示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 结 果

新模式运行前后,患者对健康教育满意度的平均得分为运行前(4.28±0.69),运行后(4.37±0.67),具有显著的差异(P<0.01)。而在整体环境、服务态度、注射技术、护士仪表方面差异则不显著(P>0.05)。针对新模式运行前后,护士是否进行了健康教育进行比较分析,在健康宣教、输液注意事项、疾病知识三个方面均较之前有显著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士对患者的用药知识以及饮食要求的比例虽有提高,但并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健康教育情况的差异比较[n(%)]

3 讨 论

研究结果显示,新模式运行后,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输液注意事项以及疾病知识方面的宣教的比例均具有显著的提高,而护士对患者的用药知识以及饮食要求的比例虽有提高,但并不显著。说明了新的模式的运行对于健康教育、输液注意事项以及疾病知识方面的宣教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对用药知识以及饮食要求并没有显著的影响。预约输液与分级分区新模式使社区门诊护理工作有序,护士和患者接触的时间变长,护士有更多时间与患者沟通,由被动服务转化为主动服务,保证了健康教育的时间。在健康教育实践过程中,护士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使患者对疾病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锻炼了护士的业务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护士在接待输液患者时,主动与患者交流,观察病情,解答患者疑问,使患者深切体会到优质的护理服务[3]。责任制工作内容落到实处,体现了医院的人性化服务,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提高,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推动了社区输液室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

[1] 杨淑玲,孙玲,刘常荣.人性化护理管理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1):262-263.

[2] 赵哗.门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体会[J].辽宁医学杂志,2009,23(1):50.

[3] 朱秀娟.健康教育对社区输液室护理工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的影响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5):441-442.

R472

B

1671-8194(2017)25-0294-02

上海市嘉定区卫计委课题(项目编号:2013-KY-15;项目名称:社区输液预约制与分级分区新模式的建立及效果研究)

猜你喜欢
分区输液门诊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门诊支付之变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手诊分区法之原理探析与诊断应用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的探讨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