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急救、生活救助到发展协助:浅谈灾害社会工作

2017-11-07 07:51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9期
关键词:助人实务救助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 成都 610500)

生命急救、生活救助到发展协助:浅谈灾害社会工作

陈旖旎杨世菁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610500)

本文以台湾学者根据921大地震的经验总结归纳出的灾后阶段体系“三个阶段”——紧急救援、临时安置和灾后重建为时间维度和理论框架,对各阶段灾害社会工作面对的问题需求、介入重点、发挥的功能以及承担的角色进行分析。

灾害社会工作;实务取向;阶段体系

一、引言

全球范围内平均每年受到灾害影响的人数在过去的20年间超过了2亿,全球人类迫切而重大的共同议题已经转变为了如何降低灾害的破坏性影响。如今,逐渐在当代社会减灾防灾工作中崭露头角的非灾害社会工作莫属,正如很多学者宣称的那样,“社会工作在灾害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就整体而言,灾害社会工作研究相对于其他领域来说仍然有限。在有限服务时间内,社会工作者面对的是服务对象的多重创伤以及因灾害而集中爆发或相互勾连的复杂问题,既要服务于个人、家庭、群体、组织、社区乃至更大的社会联结体等不同类型的案主,又要有效回应其多重需求。因此,分析和讨论灾害社会工作在在灾害动态周期变化过程中,“紧急救援”、“临时安置”和“灾后重建”三个阶段应该面对的问题需求、介入重点、发挥的功能以及承担的角色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二、灾害社会工作“三个阶段”的实务取向

本文将沿用台湾学者根据921大地震的经验总结归纳出的灾后阶段体系,从紧急救援阶段、临时安置阶段、恢复重建阶段三个部分来阐述灾害社会工作在其中的实务取向。

(一)紧急救援阶段“生命急救”

紧急救援阶段的时间为灾害发生后的一至两周之内,如何做好协助生命救援工作,如何组织调配物资工作,如何做好危机创伤干预及输送希望与信心工作,这些都是灾害社会工作在此阶段需要面对的问题。

突发性灾害让社会工作的助人活动从日常情境转移向一种非常态性的情境之中,特殊的“情境挑战”(contextual challenge)这样的说法也由之而来。如何从日常情境中暂时脱离,其后又如何认识这样的灾害情境,是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开展的第一个起点。有学者认为,相较于一般日常情境,在这样的突发性灾害情境之中,紧急救援阶段社会工作的开展面临着更为压缩的时间与空间、更不可预料的问题与影响。①

与常态工作中遵循助人自助和案主自决等原则不同,在灾害情境中社会工作遵循着“生命第一”的理念,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迅速开展紧急响应,重中之重是如何提供生命安全维护服务。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带来的危机进行紧急介入调适,输送信心与希望是灾害社会工作在紧急救援阶段最应该发挥的重要功能。

(二)临时安置阶段“生活救助”

灾难发生后的两周至三个月或半年,被称之为临时安置阶段。诠释生死学的经典心理学界著作《论死亡与临终》一书中提出了“哀伤的五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消沉-接受,在此阶段,更多的灾区民众其意识已经从灾难刚发生时的惊恐和抢救生命的精神紧绷阶段转移到“讨价还价”和“消沉”阶段。强烈的无助沮丧、压倒性的痛苦、失控与麻木等情绪屡见不鲜,甚至会出现自杀等极端行为。②

对此,许多台湾学者与国内学者的研究都认为主要的救助力量被更多地放在了紧急救援阶段和恢复重建阶段,而对临时安置阶段的关注和救助力量相对薄弱。同时,关注高度集中于临时住所搭建等物质救助上也会造成对灾区居民其他精神与服务需求的忽略。③因而相较于紧急救援阶段,临时安置阶段的社会工作应当发挥怎样的功能,这很值得关注和思考。

从紧急救援到临时安置阶段,面对灾区民众“生计归零”的现实,社会工作面对的主要需求就转变为能力建设、发展性需求。包括灾民心理康复、特殊群体照顾需要、生计发展需要、社区关系重重建、民众自助与互助等。④

在过渡安置情境中社会工作遵循着“能力建设”的理念,相较于紧急救援阶段,工作重心逐渐从短期、非常态、救助模式向长期、常态化、发展模式转变。④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推进安置点的社区重建及如何启动能力建设鼓励自助互助,首要工作是有效回应受灾群众在生活重建过程中的社会服务需求。因此,对临时过度安置时期的服务需求进行有效回应,挖掘灾区民众的潜能来推动生活重建是灾害社会工作在临时安置阶段最应该发挥的重要功能。

(三)恢复重建阶段“发展协助”

灾难发生后的六个月至三年被称之为临时安置阶段,此阶段面向家庭、社区、社会的重建是十分紧要的。灾后社区重建首要的是人的重建,人的重建又是社会秩序的基础,这不得不回归到他的文化与他自身的世界中去寻求,这也正是我们灾后社会工作介入价值的终极性追求。⑤

与前面的两个阶段相比,目前学者们对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有着更多的著作和探讨。在理念研究方面,只有机会平等才能创造可持续发展,因而学者郑长德比较推崇将共享型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理念贯穿于灾后重建的全过程;张和清教授则认为从社工完整的自助理念出发,自助能力建设更应该成为灾害社会工作的从事角度,民众依赖性的强化及其能力的弱化正是由于社工通常仅仅从受助角度出发来实施的一系列行动与服务⑥,这样的做法其实是违背了完整助人自助的核心理念的;而在如何有效地开始恢复重建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主题上,赵延东老师根据大型社会调查的结果考察出了层次不同的社会资本对灾后恢复起到了不同的积极作用,宏观社会资本对灾后经济恢复的影响更为直接,社会信任半径的拓宽和突破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⑦

但是,相对于前面的临时安置阶段,在恢复重建中的社会工作应当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在恢复重建阶段,社会工作应该根据此阶段灾区及民众的现状来定位自身工作的转变,此阶段现状分别是:基本需求已得到满足;个性化差异化需求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长期性内隐性矛盾逐渐显现。有鉴于此,在“去灾民化”精神的引领下社会工作服务对象需要由“受灾群体”向“弱势群体”转变。⑧

相较于临时安置阶段,灾后重建情境中的社会工作遵循着“优势视角”(strength perspective)的理念,工作重心进一步转变为在社会生活共同体重建的前提下引导本地化并激发主体意识的提升。上一个阶段传统的灾害社工服务较多偏向为个人、家庭以及群体提供灾后创伤修复的服务,而社会生活的恢复和社会生活共同体的重建则被有所忽视。⑨因此,社会工作应该以助力社会网络的重建为服务的重点,让个体、家庭、群体、社区从网络重建中再造社会资本和获取新的社会支持。发挥灾区民众的主体意识,也使得社会工作者不再是单方面的助人者,多主体一同于自助和互助合作的环境氛围下顺利实现灾区的恢复性重建和发展性重建。

三、回归“预防与发展”的灾害社会工作

与“社会工作已经是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⑩”的国际现状不同,灾害社会工作在中国仍然刚刚起步。

作为一项极为复杂的紧急行动,灾害救助包括了各种减灾措施。学者Enrico L.Quarantelli、Russell R.Dynes认为除此之外,灾害救助还是一个满足灾后需求的过程,其中这些需求就包括了灾前准备。

结合灾害社会工作的不同阶段分类,本文把灾害救助界定为,不仅是在灾害发生时与灾害发生后的综合减灾措施的实施,它还包含了灾害发生前的预防与被宰等一系列活动的行动过程。灾害社会工作在其中既要做到在灾害发生时紧急行动救援生命调适危机,又要在做好灾后临时安置和恢复重建的生活救助发展协助,同时更需要在灾害发生之前预防阶段介入常态化预防机制的建设。

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功能分别是:恢复、预防和发展。“无论是对工作对象还是社会而言,社会工作的终极功能都是发展。”在灾害救助过程中的所有实务都兼具发展的目的阶段,发展导向的灾害社会工作介入灾害预防阶段,应当是十分重要并值得大力倡导的。

在灾害预防阶段,当伴随着前文所述的灾后工作“三个阶段”中“应急性”和“响应性”的服务与工作告一段落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关注灾难事件之后受灾个体及受灾社区的适应及成长过程的需求和问题。

与前问的“三个阶段”不同,灾害预防阶段的时间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与限制。因为灾害预防本来就是一种多元力量与主题介入的常态化的机制,一直贯穿在个体与社区的发展历程之中。社会工作在此阶段需要关注的问题首先是如何提升家庭与社区的灾害复原力;其次是如何提升个体与社区的风险感知度;再者是如何营造与创建防灾型社区。

相较于恢复重建阶段,灾后预防情境中的现状分别是:个性化差异化需求逐渐得到一定的满足;个体与社区的发展走上了向前发展的运行轨道;防灾的总体意识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

其中,灾害社会工作遵循的首要核心理念转变为“助人自助”。即是不仅要在应急式救灾服务和响应性救助中发挥作用,更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灾害/问题的发生,并且使得那些因灾而处在弱势之中的成员摆脱困境与开发潜能。服务重点需要放置在这三个方面:挖掘个体的独特潜能;激活社区成员的自助能力;增强个人、群体、社区自我改变的能与不断成长发展的能力。最终目的是共同构建一个同舟共济的具备高水平灾害复原力及风险感知度的防灾型社区。

四、总结

灾难带来的影响是广泛且巨大的。它不仅给个体带来了生理与心理上的巨大冲击和伤害,还使得家庭受到了物质、经济、精神上的巨大挫折,而且导致了社区的整体自然环境、原有资源与支持网络被摧毁破坏。在这样的灾害情境下,发挥着生命急救、生活救助和发展协助功能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救助式助人力量。但另一方面,从社工助人的核心理念出发,仅仅是助人而不站在分阶段的角度来从事灾害社会工作,纯粹关注单向助人,只会增强服务对象的依赖性,也忽视了其潜能,最终不利于服务对象的改变与成长。因此,本文从灾后的“三个阶段”出发,探讨灾害社会工作在其中不同的实务转向,希望能够对进一步发挥出灾害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有所裨益。

最后,笔者从三个阶段的维度总结了灾害社会工作的理念、需求、服务重点、角色定位方面的转向列表。(见表1)

表1 “三个阶段”灾害社会工作实务的不同取向

【注释】

①文军,吴越菲.社区为本: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及其本土实践——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服务为例[J].河北学刊,2016(5).

②③邹爱群.灾后救助中过渡安置初期的社会工作行政介入过程研究[D].云南大学,2015.

④⑤周利敏.大陆灾害社会工作实务反思与本土化启示——基于四川5.12大地震以来的实务经验[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25-32.

⑥ 文军,吴越菲.社区为本: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及其本土实践——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服务为例[J].河北学刊,2016(5).

⑦张和清.社会工作:通向能力建设的助人自助——以广州社工参与灾后恢复重建的行动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3):141-148.

⑧ 赵延东.社会资本与灾后恢复——一项自然灾害的社会学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5):164-187.

⑨周利敏.大陆灾害社会工作实务反思与本土化启示——基于四川5.12大地震以来的实务经验[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25-32.

⑩吴越菲,文军.从社区导向到社区为本:重构灾害社会工作服务模式[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教育社会科学),2016,48(6):101-110.

[1]文军,吴越菲.社区为本: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及其本土实践——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服务为例[J].河北学刊,2016(5).

[2]邹爱群灾后救助中过渡安置初期的社会工作行政介入过程研究[D]云南大学

[3]周利敏.大陆灾害社会工作实务反思与本土化启示——基于四川5.12大地震以来的实务经验[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25-32.

[4]张和清.社会工作:通向能力建设的助人自助——以广州社工参与灾后恢复重建的行动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3):141-148.

[5]赵延东.社会资本与灾后恢复——一项自然灾害的社会学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5):164-187.

[6]吴越菲,文军.从社区导向到社区为本:重构灾害社会工作服务模式[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教育社会科学),2016,48(6):101-110.

[7]韦克难.一体多面:灾后社会重建中社会工作者的多元角色[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2):73-77.

[8]张粉霞.灾害社会工作本土经验反思与实务模型建构——基于灾害复原力理论视角[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8(5):83-91.

[9]葛军伟,杜会芳.灾害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实践与专业反思——基于汶川地震的分析[J].商,2016(18):41-41.

[10]张粉霞,张昱.灾害社会工作的功能检视与专业能力提升[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6):98-106.

[11]王曦影.灾难社会工作的角色评估:“三个阶段”的理论维度与实践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29-137.

[12]郑长德,ZHENGChang-de.论灾后恢复重建与共享型发展[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1):17-21.

[13]边慧敏,杨旭,冯卫东.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框架及其因应策略[J].社会科学研究,2013(5):122-128.

陈旖旎(1993-),女,汉族,广东广州人,社会工作硕士,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研究方向灾害社会工作;杨世菁(1977—),女,汉族,江苏溧阳人,副教授,西南财经大学人口学博士研究生,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专业社会学,研究方向人口与社会发展。

)

猜你喜欢
助人实务救助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助人无需等待
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
水下救助抢险
ODI实务
FDI实务
临时救助 “善政”还需“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