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田稳产末期气井注醇制度优化效果评价

2017-11-08 03:19夏玉琴刘小江折文旭常玉婷
石油化工应用 2017年10期
关键词:进站集输气井

夏玉琴,刘小江,折文旭,李 君,常玉婷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陕西西安 710018)

气田稳产末期气井注醇制度优化效果评价

夏玉琴,刘小江,折文旭,李 君,常玉婷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陕西西安 710018)

随着气田生产到达稳产末期,压力低且较为稳定,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受压力影响程度明显减小,形成规律较开发初期发生明显变化。本文结合目前开发现状,重点从天然气集输过程中气流的温度变化研究出发,分析气井在低压条件下水合物形成规律,着重从注醇方式、注醇节点两方面进行优选,同时考虑保温、加热等辅助措施,综合评价气井防堵效果和注醇制度合理性,以保证气井产能。同时对比分析不同注醇制度下管网运行效果。

稳产末期;低压;注醇制度;注醇方式;气流温度

1 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随着气田生产处于稳产末期,压力低且压降缓慢,因此在目前较低的生产压力下,其对水合物形成的影响程度较气田开发初期降低,而地层温度和环境温度却几乎作为恒定条件而存在。气流在集输过程中随单井管线长度增加,气流温度变化幅度增大;针对产液气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液相较气相对温度变化敏感度低,因此气体在携液运输过程中温度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但受地形起伏影响较大。总结归纳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当井口距离集气站较近时,气流温度变化幅度小,进站温度接近井口温度;

(2)当井口距离集气站较远时,气流温度受环境影响使进站温度接近环境温度;

(3)当地形起伏较大时,管线易积液,积液温度接近环境温度,低温时若积液发生冻堵,在此过程中会产生节流效应,形成水合物(见图1)。

图1 不同集输条件温度变化示意图

气井在生产过程中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注醇呈季节性变化,表现为夏季注醇量小,冬季注醇量大。为了减少管线及站内冻堵的风险,保证气井的正常生产,通常采用提早注醇、提高注醇量的方式预防堵井,因此部分时间部分气井存在过量注醇的情况,注醇方式及注醇量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

2 注醇制度优化

目前的注醇方式有两种,为井口注醇和站内注醇,而井口注醇又包括油管注醇和地面管线注醇,针对气流温度的损失原因分析,井口温度和进站温度的变化可以作为注醇方式优选的标准。总结气井历年的生产规律,通过分析85口气井2015-2017年每天早8点进站、井口温度变化情况,统计表明,冬季供气阶段井口平均温度最低时为15℃左右,进站平均温度最低时为5℃左右。因此将井口温度15℃,进站温度5℃作为注醇方式优选的临界值,摸索出注醇方式的参考标准(见表1)。除此之外注醇方式优选应该考虑“油管注醇四不选”原则:即产液井尽量不选、低产井尽量不选、站边井不选、速度管柱井不选[1-3]。

表1 注醇方式的参考标准

在跟踪气井生产动态、温度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实时调整气井的注醇方式之外,做好管线埋深、井口保温、站内加热等辅助措施,确保气井产能的正常发挥。

3 注醇制度优化效果评价

3.1 单井效果分析

3.1.1 中高产井 这类气井普遍具有井口温度高且稳定,集输过程中气流温度损失小的特点,这类井以自然生产为主,如A井(见图2)。

图2 A井集输过程中气流温度变化示意图

A井全年生产过程中气流温度较高,集输过程中温度变化幅度小,进站温度接近井口温度,全年采取自然生产即可确保气井产能。

3.1.2 携液能力强的低产气井 这类气井产液量小,气量低,自身携液能力强,集输过程中气流温度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以地面注醇、站内注醇为主,站内加热为辅,如B井(见图3)。

B井在生产过程中平均液气比为0.21,携液能力较强,气流温度受环境影响使进站温度变化幅度大,这类气井在夏秋两季以自然生产为主,冬季供气阶段采取适量地面管线注醇,站内注醇并辅以站内加热的方式确保正常生产。

3.1.3 易积液中产井 这类气井产液量较大,但自身携液能力较强,气流温度随携液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冬季采取泡排措施后气流携液量大,使地面管线容易冻堵,因此宜采用地面管线注醇、站内加热方式,如C井(见图 4)。

C井产液量大,气流温度随携液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夏到初秋季以自然生产为主,冬季供气阶段长时间采取地面管线注醇、站内注醇并辅助以站内加热的方式即可确保生产。

图3 B井集输过程中气流温度变化示意图

图4 C井集输过程中气流温度变化示意图

3.1.4 易积液低产井 这类气井自身携液能力差,井口温度偏低,尽量不采用油管注醇;当井口温度低于5℃、昼夜温差较大时调整为油管注醇,如D井(见图5)。

图5 D井集输过程中气流温度变化示意图

D井气量低且自身携液能力差,在夏季自然生产即可,进入秋冬季供气阶段后井口温度偏低,一般先采用地面管线注醇,当井口温度低于5℃、昼夜温差较大时调整为油管注醇,根据进站温度值的变化采取适量的站内注醇。

3.2 总体效果评价

通过跟踪分析气井生产动态,及时发现气井生产异常,参照注醇标准调整优化注醇制度,2016年相较2015年甲醇少注入 550 m3,气井堵井频次相对持平,节约了一定的生产成本的同时确保了气井正常生产,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见图6)。

3.3 管网运行评价

合理注醇避免了甲醇的过量注入,减轻了管网额外运行负担,从2015年11月清管作业以来至2017年1月,各支干线运行压力平稳,上、下游压差稳定,管网运行良好。

4 结论及建议

(1)中、高产井井口、进站温度全年均较高且稳定,以自然生产为主。

图6 2015-2016年月甲醇注入对比

(2)中、低产井以气井生产动态、温度变化、产液规律为基础,综合分析优选注醇方式,同时跟踪气井的生产动态及时调整,确保各类气井正常生产。

(3)针对下放井下节流器及速度管柱气井,根据温度变化优选地面管线注醇,辅助站内加热、站内注醇。

(4)遵循油管注醇“四不选”原则:产液井尽量不选、低产井尽量不选、站边井不选、速度管柱井不选。

(5)冬季高峰供气前,对裸露的地面管线及时掩埋,加强井口、站内设备的保温工作,做好保供准备工作。

(6)合理注醇避免了甲醇的过量注入,保障了气井正常生产,减轻了管网额外运行负担,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1]关昌伦.天然气水合物抑制剂甲醇注入量的计算[J].天然气与石油,1993,11(4):8-29.

[2]李长俊.天然气管道输送[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3]李士伦.天然气工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TE377

A

1673-5285(2017)10-0080-04

10.3969/j.issn.1673-5285.2017.10.020

2017-09-18

猜你喜欢
进站集输气井
简述油气集输系统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气井用水合物自生热解堵剂解堵效果数值模拟
基于FLUENT天然气集输管道直角弯管磨损分析
HYSYS软件在复杂山区页岩气集输管线中的应用
进站口上下行载频切换时引起ATP制动问题分析
基于STM32F207的便携式气井出砂监测仪设计
春运期间北京西站共有154.8万人次刷脸进站
地心游记(四)一位向导
气井出砂动态监测技术研究
气井节点分析技术在桥口井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