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

2017-11-08 16:40刘奔
中文信息 2017年9期
关键词:自主阅读重要性培养

刘奔

摘 要:新课程要求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课内外阅读兴趣的激发、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还学生在阅读过程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兴趣盎然地凭借教材,通过“自读、自选、自悟、自创”个性化的自主性阅读,来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自主阅读 培养 方法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9-0-02

一、引导学生从读懂到善读

自主性阅读要从低年级抓起,循序渐进,先引后放。教师要把学生带进文本,引发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快乐。

1.充分利用形象引导学生读懂

学生自读课文时,把课文描绘的形象与日常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披文以入情,才能领悟课文的传神之笔,真正将其读懂。为此,教师要借助教学媒体创设形象对学生进行引导。

比如在《狐狸和乌鸦》的讲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两次使用电教媒体,借助形象,强化学生感知。在整体感知课文时,教师播放课文录像,让学生边看边想:课文讲的是什么事?狐狸在想什么?在学完课文后,教师再一次引学生回归课文整體,并播放课文插图,启发学生想象:老乌鸦会对小乌鸦说什么?

此外,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可以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中,帮助学生读懂课文。例如:教师在指名读狐狸对乌鸦第一次说话后,让学生说说该用什么语气读;接着自己范读这一自然段,让学生体会老师用什么语气说。以此帮助学生体会情感,读懂课文。

2.引导学生在读中品词析句读懂课文

新语文课标在各个学段的阅读要求中都十分明确地提出了词句理解的要求,它是实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关钮,可见品词析句对于读懂文章的重要性。

如在《五彩池》一课的教学中,可以三次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使读文和想象结合起来,获得更深切的体验,从而读懂课文。

第一次细读第一自然段的“一下子就被五彩池奇异的景象迷住了”这句话,教师启发:从那些词可以看出五彩池非常迷人?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下子”“奇异”“迷住了”,想象当时作者看到五彩池时的情景,并出示五彩的图片,使学生获得和作者相似的体验,通过感情朗读,更深体验作者的惊喜和五彩池的美丽,激发阅读期待,使得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读下去,看看五彩池到底怎样奇异。

第二次细读第二自然段“有的像葫芦,有的像镰刀,有的像脸盆,有的恰似盛开的荷花……”这一组比喻句,引导学生画一画,再对照图片看一看,来读懂五彩池的形状不仅多而且“好看”,读懂句末省略号的用法,从而更具体地感受到“这些五彩池大大小小,玲珑多姿”这句话的意思,明确上下句之间的总分关系,学会这样的构段方式。

第三次细读第三自然段中“五颜六色”一词,启发学生提问:“五颜六色”的池水到底有哪些颜色?为什么会五颜六色?通过读书勾画描写色彩的词语,体会五彩池池水的神奇和美丽,更加赞叹五彩池的“奇异”。这样,让学生在自读中品析词句,感悟形象,把品词析句和想象结合起来,逐步引导学生把书读通、读懂、读透、读活。

3.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中掌握学法

默读是个性化阅读的主要方式,新课标对第三学段阅读要求中提到“默读要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为了训练学生阅读要有一定速度,可以让学生快速默读全文,认真计算时间;然后,让读得快的同学说说速读诀窍。教师及时帮助学生小结速读的方法:看前面,想后面;看过渡,想上下;看总述,想分述;看概括,想具体;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

二、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自得其乐

新课标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学法的选择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意愿;学法总结应当调动学生的个体思维积极性;学法评价应当展示学生的个体感受;学法创造应当发挥学生的个体才能。

1.鼓励自选学习内容

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课文、段落、事件、词句有不同的喜好。借助学生的情感动因,让学生自选最喜欢的一个方面、(或一段),讲析交流,可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如教《骑马上天山》一课,教师可让学生在初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并思考交流为什么喜欢某段落。最后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尊重选择“学法”

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逐步掌握精读、略读和浏览的要领。传授“题目猜想法”、“通读摘要法”、“煮书法”、“批划勾注法”、“分层缕析法”等一些名家、教师或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适合不同个性、不同文章的读书方法,教师除了介绍、传授这些方法,还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也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这样才是真正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例如在《富饶的海洋》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题目猜想法”学习,就题目提出猜想性问题——课文会从几个方面介绍海洋的富饶?然后,然后再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通过默读,读懂文章,领悟写法,感受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了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学法、提高语文能力。

3.精心设问拓展思维空间

3.1抓住课文热点问题引发学生议疑

教学《火烧圆明园》时,根据课后题提出“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一问题让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们细读深思,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理有据地发表见解,争先恐后,思维积极活跃,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透,同时获得了强烈的情感体验,在快下课时,当教师提出“圆明园毁灭了,你想说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踊跃发言,情绪激动,甚至流下了眼泪。endprint

3.2抓住课文“矛盾”之处引导学生议疑

在教学《董荐瑞舍身炸暗堡》时,有学生提出董存瑞开始想把炸药包放在河沿上,似乎与舍身炸暗堡有矛盾。这时,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议论,最后得出看似矛盾,但并不矛盾的结论。

3.3激发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草船借箭》改编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一篇非常经典的叙事性故事,情节生动,人物个性特征鲜明,是一篇培养学生自主性阅读的好文章。文章较长,拆开来讲不但零碎,也破坏了故事的生动性和连续性,不如让学生自悟,多角度阅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于是我提出“這篇故事写了几个主要人物?仔细读文,请你依据文中的描写,给他们做出评价。”问题提出后,课堂变得十分肃静,只听见偶尔的翻书声。在汇报阶段,学生的发言真是异彩纷呈,读书体会的深刻,有些超乎我的设想。比如,有的同学认为鲁肃是个敌我不分,“胳膊肘向外撇”的人,因为他真的为诸葛亮准备了需用的东西,并保守秘密。有的则反驳,认为这正是鲁肃比周瑜可贵之处,他以大局为重,明确只有孙刘联合才能击败曹操的大道理,因此支持诸葛亮。有的同学又说,这更证明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因为他对鲁肃的人品非常清楚,所以才敢请他帮忙……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深深地感到新课标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要求的正确,的确,没有个性化的阅读,就很难有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三、在广泛的阅读实践中指导和提高

新颁布的语文课标将“略读”和“浏览”的方法作为阅读教学目标,不只是阅读方法的拓展,更意味着阅读的范围和阅读量也将发生变化。独立阅读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定阅读量支撑。将略读和浏览作为课程目标来表述,改变了原来只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空间和仅仅依靠对课文进行精读的阅读理念,体现了对加强阅读广度的重视,提倡给学生更多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我们应树立大课堂观、大语文观,冲出课堂的小圈子,拓宽学生语言能力锻炼实践的课外天地。

1.适时引导,提供交流平台,引发阅读兴趣

低年级儿童爱看影视,应当引导他们看少儿节目,动画故事;爱听故事,经常给他们讲有趣的故事,鼓励他们把看到的或听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去看书中的故事、童话、寓言等。定期在班级举办讲故事、编故事比赛活动,也可以合作表演故事剧,激发阅读兴趣,促进合作交流,增强读书的信心和能力。

高年级理解、感受能力进一步增强,应引导他们去读通俗的科普读物、民间故事、儿童小说、诗歌,甚至名家名著。此外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学生找《安徒生童话选》读;教《太阳》一课,介绍学生读一读《十万个为什么》,并创设机会,在课内进行简单的讲述,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展示他们的读书成果。

2.拓展阅读实践的途径,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新语文课标关于阅读教学有这样的表述:“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课外阅读是重中之中,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2.1学校设“流动书库”。将精选的一些读物摆放在走廊专门的书架中,旁边有借阅登记,学生自行登记,自主选择,读后自动送还。也可以把自己的书放在专设的书架上,供别人借阅,也可以写“好书推介”,张贴于专门的揭示板上。学校图书室的老师负责管理,并进行相应的奖励。

2.2开展“绿网行动”,与家长联合,要求学生健康上网,利用网络丰富的阅读资源进行阅读实践。鼓励健康向上的QQ交流,倡导建立QQ读书群,扩大交流,使阅读实践与语文应用结合起来,在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制定阅读目标的习惯和能力

自主性阅读,最终要养成学生喜爱阅读的习惯,增强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为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制定阅读目标的习惯和能力,对于自主性阅读习惯与能力的培养、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制定阅读目标的方法,为学生的阅读导航,提高阅读效率。

3.1课内阅读,应以不同类型的课文为例,教给制定阅读目标的方法

3.1.1引导学生根据课前“阅读提示”去设计目标。语文出版社的小学语文教材自学训练课文前面都有“阅读提示”,是编者根据课文本身的内容精心策划的重点目标,并同时提示了阅读本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这应作为教师引导学生自定具体阅读目标的指导思想和依据。一篇课文,不管具体目标有多少,都应该是对“阅读提示”所隐含的阅读重点的具体分解。

3.1.2引导学生根据讲读课文课后练习题自制阅读目标。课后练习题,本身就是一篇课文要解决的阅读目标,它是对“学习重点”的具体落实,是思维能力训练的必由途径。因此,要引导学生切实落实好课后练习题。但一篇课文的知识能力训练点仅靠课后练习题的落实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学生对编者的意图和一篇课文的理解是千差万别的,所以,还要引导学生另制或补充练习目标:一是指导学生横向触类旁通,补充同类练习目标,以强化练习的力度,实现“练”的到位。二是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思维,大胆设计课后练习以外的知识能力目标,来拓宽学生自能阅读的空间,提高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对原练习目标进行变换角度或题型的改造,以培养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灵活应变的能力。

总之,引导学生根据课后练习自能设计阅读目标,既可活用课后练习题,又不囿于课后练习的框子,对于培养学生自能制定阅读目标、自能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对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很有益处的。

3.1.3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有关注释自能设计目标。一篇课文涉及到的作家作品、时代背景、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大多包含在课文注释部分里,如果让学生在这些基础知识和识记能力方面自制目标,即可引导学生充分依据课文注释斟酌设计,以收事半功倍之效果,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借助和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3.1.4引导学生自能设计开放性阅读目标。所谓开放性目标,即让学生不受课前“重点”提示和课后习题的制约和禁锢,完全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自己的理解、见解等等的阅读取向,自由自主地设计阅读目标。语文版小学教材《语文乐园》中为学生提供了自读课文,没有任何要求、提示,这就为学生自主阅读提供了材料,为自主制定阅读目标提供了机会。

3.2课外阅读要着眼于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尤其鼓励读整本书。

3.2.1引导学生利用书前《内容简介》或《前言》制定阅读目标。

一本书的《内容简介》或《前言》中一般会介绍本书的主要内容,作者的写作目的等,是制定阅读目的的重要参考。

3.2.2引导学生制定一个时期,某一方面的阅读目标。毫无目的、杂乱无章地读书,收益不大。小学生处在人生的萌芽阶段,可塑性很强,不可能确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教师的正面引导几乎有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应当教会学生辨别是非、优劣、正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理想、时间等方面的因素,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某一类书籍,制定阅读的重点,结合每本书的具体目标,由浅入深地坚持阅读,必终有所获。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做批注、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和思考紧密结合,要和积累紧密结合。按照学生年龄特点,提出写不同要求的批注、读书笔记,养成读书、积累、运用的良好的自主性读书习惯,不断提高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阅读重要性培养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