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曲艺家协会苏州评弹艺术委员会年会部分发言摘录

2017-11-09 20:35
曲艺 2017年9期
关键词:书场书目苏州

编者按:近日,中国曲艺家协会苏州评弹艺术委员会年会在南京召开,会议议题为苏州评弹的市场。现将与会人员发言摘录如下:

刘旭东在繁荣评弹市场的同时如何处理好传承和创新,如何发挥苏州评弹“润物细无声”是应该关切的问题。

陆 军中国的文化艺术进入了一个思想准备期,创作准备期,工作准备期,演员艺术培养提高期,这是苏州评弹艺术发展不可缺少的步骤。

姜永春关于评弹的市场,三十年前是广播书场,街头巷尾、收音机里都是评弹的美妙声音,二十年前,电视书场家家户户都爱看。现在观众欣赏评弹的渠道更多了,书场、剧场、广播、手机还有网络都是我们的市场,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互联网+”是我们未来的方向,是市场所需要的,作为评弹人应该主动参与。

袁小良演员是需要报酬的,但演员必须先付出优良精湛的艺术水平,绝不能敷衍了事。我们要有忧患意识,特别是各个评弹团要管理好演员队伍,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水平,提高他们对评弹事业发展的责任心,只有如此,将来的评弹市场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秦建国有人说“有需要就有市场”,这句话对评弹事业而言是要斟酌的。有的市场对评弹事业发展有长远利益吗?现在有許多书场的业务安排都控制在一些“飞兄”(飞兄指的是没有演出资质的演员)的手里,而且被控制的百分比还不小。我们迫切地需要文化市场的管理。我提出一下几个建议:

招聘人才,需要招聘精英评弹市场,懂得管理市场的人才。

加强管理,市场是要有交易的,所以要加强管理,管理好市场才能培育市场,才能推动市场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打破地域,各个评弹团要联动起来,重点扶持好评弹市场的培育,把最好的演员、最好的书目安排到较弱的地区以带动发展。

精湛的艺术、精品的剧目才能永久地赢得市场。只有不断提高评弹演员的艺术素质,才能永久赢得市场。

严小芳要建立好评弹市场,必须要有政府文化部门的关注投入,对专业人员的培训。今后最重要的还是演员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尤志明我个人建议书场不要开得太集中,因为没有那么多观众群,也不好管理,更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这方面我们呼吁政府部门进行协调,加强管理。

吴新伯我们每个评弹团的团体要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一头连着“一日三餐”的演员,一头连着“年夜饭”的高质量的演员。要让“一日三餐”的演员明白,只要他们努力,在团体桥梁的作用下,也可以走向高端的文化市场。

唐力行评弹演员要不断提高他们的艺术水平,加强他们的艺术修养。每个演员都要有职业道德,必须要自觉地、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这是作为演员的的职责,也是道德底线和职业底线。

高博文高端文化市场的演出影响力较大,我们一定要重视,而且要积极努力地去创造这样的演出机会。进行这样的高端文化市场的演出,我们要注重艺术质量,要做具备思想性并制作精良的精品剧目。

魏真柏评弹的发展和继承,继承就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原封不动地继承,发展就是在原有继承的基础上前进一步。继承与发展是两个问题。

胡磊蕾评弹目前的市场我个人认为大体还是健康的,是可持续的。目前缺少的只是管理,这个管理包括书场的管理和演员队伍的管理,我相信只要加强管理,我们会做得更好。

王昕轶我们要把大众书场中的好演员吸引到大剧场,但同时大剧场中的顶尖演员,也要经常到大众众场演出,要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让这两个平衡的市场起到一个互相推动的作用。

邢晏芝每个演员要学好至少一两部传统的长篇书目,你才能立足于这个舞台,才能在长期演出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人才培养是关键,人才培养不仅仅指的是专业艺术水平的培养,还有思想道德品行和文化素质的培养。当一个演员具备了这些基本功,在所有的舞台上都能充满自信,所有的市场他都能有勇气去占领。

章 燕观众是需要演员来引导的,市场也是要靠演艺界共同来引导建立的。以前一些老形式的书场或者市场现在慢慢地消失了,这是自然规律。但还会有新的观众群出现,新的市场出现,就看演员是如何去引导这些新的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当你拥有了青年观众你就拥有了未来,拥有了市场。

孙 惕我建议可以选几家书场,实行票房性的营业演出,我们要聘请当今舞台上一流的演员,表演一流的传统书目,展现一流的艺术,这样才能真正地继承优秀的经典传统书目。endprint

猜你喜欢
书场书目苏州
“再读苏州”“石痴”顾天叙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苏州市2个书场入选 江苏省首批非遗曲艺书场
总体规划 精准扶持
“文化公益时代和全媒体时代”的评弹书场
公益型书场生存困境与出路探析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赠书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