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引导苏州评弹市场的健康发展

2017-11-09 08:01
曲艺 2017年9期
关键词:书场书目体制

一、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以公益惠民保护传播阵地

苏州评弹自200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项目以来,一直受到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经济的持续良好发展不但为老百姓提供了更好的物质生活,也为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标志着国家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决心。苏州作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这方面工作的重点表现为“完善体系、提高效能、彰显特色、惠及全民”,走出了一条“城乡一体化、率先现代化”的公共文化建设之路。

积极传播和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苏州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江苏、浙江、上海三地的长篇书场大约在260家左右。而仅苏州市范围内,政府兴办社会公益性书场就有180多家,而且部分社区书场实现了免费开放。文化惠民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逐年提升,全市年均演出场次超5万场,惠及农村及社区群众超700万人次。这是政府买单惠及社区居民的公共文化实事工程,这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精神食粮,深得广大社区居民的喜爱。

而一大批社区书场的开辟和建设也为苏州评弹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在为体制内外的演员提供了演出场地的同时,也搭建起了青年演员展示才艺的良好平台。演出市场的构建有效保障了演员演出的经济收入,更好的稳定了评弹演员的队伍。苏州评弹能有今天的知名度和繁荣度,这与社区书场数量的有序增长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政府从战略高度来宏观地引导,使得苏州评弹形成“团、校、场、馆、节”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那么包括团体的建设、节目的创作、学校的新迁、人才的培养、艺术的传承、书场的普及、市场的保护、理论的总结都将无从谈起。

二、正视面临问题困难,以改革创新寻求提升完善

但社区书场的兴办应当遵循一定的规律,野蛮生长和管理不到位也会对苏州评弹的健康发展造成阻碍。当下社区书场大部分都是“包银制”公益管理模式,迥异于以前评弹书场的“分成制”成本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使得很多演员有了吃大锅饭、抱铁饭碗的消极思想,每天演出只是简单的劳动重复,内动力不足,艺术水平很难有提高。加上如今长篇评弹书目的陈旧和匮乏也严重阻碍了评弹市场的开拓。此外演员改变了以前住宿书场的生产生活方式,出现了类似朝九晚五的“上下班”模式。这样一来,演员对家庭有照顾了,演出队伍相对稳定了,而演员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时间和机会少了。

苏州评弹在各种现代文化娱乐形式的巨大影响和冲击下,本身的处境就已经十分的微妙,如果再因为艺术水平的下滑而流失观众,那这门古老的艺术必将面临新的发展危机。因此说,社区书场是一把“双刃剑”,该如何科学引导苏州评弹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1.保护开发演出阵地,规范评弹书场管理

长篇书场是苏州评弹生命之源、生命之根,要在科学合理的布局下开办社区书场。书场与书场之间要有一定距离的合理规划,并且要建立健全书场的规章制度。对已有社区书场软硬件设施加强管理,对新办书场设置准入条件,只有场地、宿舍、环境、安全、管理等方面都符合相关规定者才能提请审核,并进行后续考核和登记注册等流程。社区书场管理方面要建立专人负责制,每天记录听众人数,反馈演出效果,做好相关台账;建立演员(包含体制外演员)进社区书场业务跟踪反馈制度以及分等级“包银”分配制度。在综合多方反馈情况下,建立演员年度考核机制,最终建立起一套充分体现竞争效率,实行奖勤罚懒、多劳多得的考核配置制度。

2.传承传统书目,构建创编新书目的奖励机制

长篇评弹书目是苏州评弹之魂。当今长篇书目非常匮乏,严重阻碍了市场的延伸和发展。如今上演的书目中,传统书目占比较重,近年来少有艺术质量较高的新创长篇。而广大听众对传统书可谓是早已烂熟于心,特别期待能听到高质量的新长篇。所以长篇书目的更新是当务之急。当然,新创的长篇书目要注意保留和继承评弹艺术的精华,不能一味求新求变,更不能丧失对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评判。相关主管部门对新创书目、优秀作品要有相应的创作奖励,各专业团体在政府财政的支持下,可实行产品购买机制。明确规定新创书目、改编书目、移植书目等分类价目表;鼓励演职人员在充分遵循评弹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去实施大胆的思路创新和艺术创新,创作出更多的、具有时代正能量的优秀作品。

3.稳定演出队伍,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现今两省一市的体制内评弹团(含传习所)12个,体制内演员250人左右;民营评弹团8个,体制外演员80人左右(包含退休演员)。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扶持下各团体的演员队伍非常稳定,演员收入也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但是原有的商业性拆账书场在长篇演出阵地中占比少至只有10%左右,而社区书场占比达长篇书场演出阵地的90% 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苏州评弹的“生态环境”。所以,体制内各评弹团要建立内部考核机制,并逐步完善演员艺衔制度、内部分配等级化、业务考核常态化、演员梯队持续化。举办各类培训班,提升演员艺术素养;多形式地举办艺术考核,形成鲶鱼效应。加大政治宣传力度,建立人才库,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优秀演员。政府部门增多商业文化演出项目并将之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鼓励编制内外演员公平竞标,让体制外的演员共同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从而搭建起一个体制内外公平竞争的良性平台。逐步推进体制内、外演员一体化规模管理。

4.建立绩效考核,引进第三方评估

团体(演员)、书目、书场三者有机集合、形成竞争机制的同时,要建立第三方绩效考评,主管部门根据曲种本身特性成立专家巡视组和考评组等多种考核小组。考核评估小组要出台相关的标准。

以书场管理者和一线观众代表的观感为基础,结合演员的职业道德、演出水准和现场效果等方面情况,为巡视组对演员综合表现的绩效评估提供第三方依据。

演出长篇书目考评。根据传统一类书、新编二类书、现代题材书等不同书目类型,对演出书目进行科学划分,实行分类考核。

书场管理绩效考评。根据巡视组对书场硬件设施、周边环境条件和软件管理的巡视结果,结合本场演员和一线观众代表表现和反馈,为巡视组对市场建设管理的绩效评估提供第三方依据。

5.保护传统书场,开辟演出媒体新阵地

互联网时代,除了重视长篇书场内许多中老年评弹听众外,我们必须进一步做好、做强广播书场和电视书场来让广大青少年知道有一门地方艺术叫做“苏州评弹”;还要进一步加大“传统艺术进校园”工作力度,着力培养一大批热爱优秀传统艺术的年轻听众。加强景点演唱的有效管理,规范演出人员的基本水准,打造“文旅结合”的旅游新亮点。只有能持续拥有老中青三代听众的拥趸,苏州评弹艺术才会绵绵不绝、代代相传。

同时,我们要积极借用现代新媒体营销,运用现代电子科技、电信网络来传播和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从另一个侧面去开辟苏州评弹演出的新阵地。

总而言之,发展好苏州评弹艺术,必须遵循她的艺术规律和市場规律,重建竞争机制,实行优劳优酬,引进第三方评估,实施有效管理,开辟演出新阵地,“出人出书走正路”才是苏州评弹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endprint

猜你喜欢
书场书目体制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苏州市2个书场入选 江苏省首批非遗曲艺书场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总体规划 精准扶持
最俗的创业故事是“离开体制”
“文化公益时代和全媒体时代”的评弹书场
经典来信
公益型书场生存困境与出路探析
对南方城市分流制排水体制的思考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