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市场三十年变迁

2017-11-09 16:42李雨蒙
中国民商 2017年11期
关键词:古玩藏家画廊

李雨蒙

5000年的历史,铸就了中国辉煌灿烂的艺术成就,艺术品收藏的历史也同样深远。据资料记载,汉代就有“佣书”和“佣画”等艺术市场的初级形态;东晋时期有王羲之以书换鹅的故事;唐代皇上专设有“搜访书画使”,去民间搜访古玩字画并收藏;宋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宋代皇帝罢武尚文,当时官府多次向民间征购古画,收藏字画成为一时风气,艺术市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作为人类文明和历史的缩影,艺术品的收藏、鉴赏与研究融合了历史学、人文学、方志学、金石学、博物学、鉴定学及科技史学等知识。

19世纪60年代上海就开始出现古玩店铺,汇集于老城厢与法租界相邻新、老北门一带及英租界五马路一带。而北京琉璃厂就是民国时代北方最著名的古玩明街。形成一南一北两大古玩名街。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显著提高,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的艺术品市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的环境为艺术品市场打造了很好的文化平台,提供了很大的交流空间。目前,艺术品投资和艺术品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艺术品市场呈现出日趋繁荣的景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上亿的收藏大军。

上世纪80年代初期——萌芽期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刚刚展开,人们解除了思想禁锢,重新唤醒了对物质文化的热情和追求。上世纪80年代初,因为古玩交易一直没有被政府纳入合法经营范围,所以一直受到冲击,比如上海的收藏爱好者交易场所从人民广场黄陂路三角花园地带,转到西康路桥、打浦桥,再到靠近中华路寄卖商店附近的会稽路,后来就形成了会稽路的古玩市场。

这一个时期也没有我们现在所讲的“艺术市场”这个概念,更没有现代的画廊、艺术博览会与拍卖会,也没有现在北京的潘家园、报国寺,南京的朝天宫等这样的古玩市场。一些传统画店与工艺品店主要分布在各大星级酒店,画店以经营中国画为主。工艺品店以经营古董和工艺品为主。其中,最著名的画店有北京的百年老字号荣宝斋与上海的朵云轩,它们沿袭着中国古代传统的店铺式的经营模式,守株待兔式的被动销售,并且只销售中国画作品,而且是非常单一的在画店里寄售。当时没有专门经营油画作品的画店。

1979年9月的星星美展,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画展是在中国美术馆东侧的护栏上展出的,当时参展的画家严力第一次卖出了自己的作品。这是“星星画会”展览上“出售”的第一张画,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张进入市场的画。“星星画会”是上世纪70年代末出现在北京的第一个先锋艺术团体,它以追求自由和自我表现的艺术主张、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实验性作品以及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活动与事件而著称,“星星画会”在1979年和1980年分别举办了两届画展,在当时激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上世纪90年代——成长期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到中期,是我国的艺术品市场一个小小的繁荣期。中国有了艺博会,拍卖业兴起,画廊业启动,古玩艺术市场活跃,就是在这一个时期内,中国形成了以拍卖行、画廊业、艺博会与古玩市场为结构的市场格局,艺术品市场热闹非凡,蔚为壮观。可以说,这个时期中国艺术品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新景象。

以前的古玩交易仅限在古玩店里进行,如琉璃厂的古玩店、各地的文物店等,随着市场的开放,除了现有的古玩店以外,古玩业交易走出了店面,走向了地摊,从大雅之堂走向了民间百姓,一个大众化的民间收藏队伍形成。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民间的古玩市场在全国各地崛起,除了老的场所像琉璃厂外,北京又新添了潘家园、报国寺、亮马桥,上海方浜路与河南路上的城隍廟、藏宝楼、华宝楼,杭州的二百大市场、吴山路市场、通宝城,石家庄的古玩城,济南的英雄山市场等,这种形式的艺术市场由北京的潘家园率先兴起,现在已波及到大多个省会城市及中等城市,如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河北等。1995年北京古玩城的开业,作为标志性的古玩行业的旗舰,一直在引领着中国的古玩艺术品行业快速的发展。

字画捡漏可遇不可求

说到捡漏,是千元购进,当下可以数十万元卖出。 捡漏是一句收藏界的行话,指用便宜的价格买到值钱的藏品,但大家都知道,捡漏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除了要独具慧眼外,还需要专业的知识积累以及对收藏市场的了解。1992年10月,新中国首次国际拍卖行开槌。1993年嘉德拍卖行成立,经历了此次拍卖的一些藏家在首次嘉德拍卖中取得了他们书画藏品中最大的收获。那时候,在一些罚没的字画拍品中,起价高于千元的非常少。那个年代,大部分拍品都为真迹。比如黄胄的作品《维吾尔老人库尔班》起价3万元,最后成交价10.2万元,在当时落槌时,全场起立鼓掌,因为在小拍中没有以如此高价落槌的字画。

而在30年后的2013年保利春拍中,黄胄同一题材作品以1300万元落槌。在当年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小拍卖行不了解拍品的价值,会叫出相对低的价格,给有眼力的藏家以捡漏机会。

在字画收藏中,名家字画的捡漏最能吸引众人的眼球,因其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在市场上一经亮相往往具有轰动性的效果。一位藏友早年间曾花1000余元买了一幅于非厂的画。于非厂46岁才开始攻工笔花鸟画,起步虽晚,但成就极大。由于存世作品不多,故他的作品很少在拍卖会上亮相。上世纪80年代末,于非厂的作品开始出现在香港拍卖会上,为藏家所关注。这位藏友在购得此画8年后拿到拍卖会上参加拍卖,最终以近2万元成交。而在2002年的上海崇源拍卖会上,于非厂的《仿宋徽宗写生珍禽图》以121万元成交,其作品呈现持续走高之势。

而如今传世精品早已进入它所属的销售场所,寻常百姓是捡不到这种大漏的。如今书画市场的透明度已经非常高,买方、卖方也极具专业水平,每场小型拍卖会上都有专业的藏家和投资者,投身这个行业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如今的捡漏与上世纪90年代已经有很大的不同。

1990年代末到2008年——高歌猛进

经过最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与逐渐完善,我国艺术品市场,已逐步形成了以拍卖业、画廊业、艺博会与古玩艺术品四大板块的艺术品经营格局。尤其是2003-2005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潮,热闹非凡、火爆异常。其中艺术品拍卖业引领市场一路高歌,艺术品收藏家、艺术品经营家与艺术品爱好者大多都涌到拍卖会,在拍卖场上竞相举牌,热血沸腾,竞争激烈,高潮迭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艺术品拍卖会在2002年以前一年总成交额只有几千万元,2002年全年总成交额是4-5亿元,到2003年一年的成交额就是20亿元,2004年是40亿元,2005年春拍的成交额就68亿元,全年148亿元。2006年全年的成交额是140亿元,2007年是220亿元。

与此同时,画廊业也在悄悄崛起,除了上世纪90年代已有的那些规范化的画廊外,北京出现了798艺术区、宋庄艺术区、酒厂艺术园区、观音堂画廊街、来广营艺术区、费家村、索家村、草场地、崔各庄和环铁艺术区等,这些活跃的艺术场地日益吸引着世人的眼球,广受关注,引人注目,已经成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一个亮丽的风景。目前画廊业已在艺术市场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3年上海有了以艺术机构为单位参展的春季艺术沙龙;2004年,首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在北京举办。中国美术界、艺术产业界的人士普遍认为,画廊业、古玩业等专业性与主题性博览会的出现使得中国艺术产业的发展走上了一个新的空间,并向理性方面发展。

直到2008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开始急速膨胀,给接下来国内艺术品交易市场带来了几年的活跃期。从2008-2011年,中国艺术品发展过程中艺术品金融产品的创新特别活跃,包括艺术品指数、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信托、艺术品金融私募都发了很多,而近几年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也因此有了一个巨大的变化。

这种“巨大的变化”首先便体现艺术品市场的买家主体上。在这几年中,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买家逐步从文人藏家转化为艺术品投资者。如果说前10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是一种以文人藏家为主的市场,现在则变成一种投资的市场。市场的买家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012年至今——疯狂之后的冷却

然而,这种“巨大的变化”似乎给2008-2011年的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造成了一种“催化剂”效应,买家在追求快钱的同时,艺术品逐渐退化成为了资产和财富的投资工具。收藏界专业人士称:“目前艺术品的主要买家实际上是企业家和艺术品基金,这样就使原来对于文化产品的喜爱,包括一种精神上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淡化,投资价值变得越来越突出。”

急速发展变化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在2012年再次遭遇了“巨变”,进入了所谓的“调整期”。在许多专家眼中,2012年的“调整”虽然给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火爆“降了温”,但似乎更合適的说法是“回归理性”。北京苏富比拍卖总经理温桂华坦言,2012年的“调整”正是标志着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暴利时代的结束”,也为市场中的买家提供一个重新思考、冷静的“机会”。她说:“中国艺术品这些年是价格属于跳跃式的发展,现在暴利时代结束了,对于艺术品的评估价值怎么判断,怎么去买,买家和藏家会有重新的考虑。”

对此,中国艺术品资产共同市场秘书长徐永斌认为,在中国艺术品市场“调整期”逐渐褪去的今天,涉足艺术品交易的藏家与投资者应当重拾艺术品市场在“暴利时代”失去的文化属性。他说:“在今天将艺术品作为资产对待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培养收藏家的心态和综合素质。”

而近两年一直被认为是艺术品行业的又一低谷期,也被认为“比较差钱”,但2016年12月4日晚,北京保利秋拍夜场在北京四季酒店举槌,近现代书画与古代书画均交出不俗的成绩单,清宫旧藏元代水利专家、画家任仁发《五王归醉图卷》,6800万元起拍,最终以2.64亿元落槌,成交价3.036亿元,不仅刷新了个人作品拍卖纪录,也被预测可能成为当年“最贵的拍品”,由苏宁集团购得。今年5月的嘉德春拍上,一件仅仅一平尺见方的书法信札——北宋曾巩《局事帖》以2.07亿元的惊人天价成交,让人领略了古代书法的超凡价值。保利春拍的傅抱石《云中君和大司命》以2.3亿元“放了卫星”,不仅创造了傅抱石拍卖纪录,也是今年全年近现代书画成交最高价。

在当下艺术品市场中的投资似乎更需要一种纯粹欣赏艺术品的心态。实际上,大量的历史数据告诉我们在艺术品市场上的投资,你必须要喜欢艺术品。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财务的回报是一方面,但是投资者更需要具备一种慢生活、欣赏的心态。这样进入艺术品市场的状态应该是最好的。

(责任编辑李秀江)

猜你喜欢
古玩藏家画廊
藏家之友
藏家之友
说说古玩、古董和文物
古玩抢劫
古玩,年代越久就越值钱吗?
藏家之友
王莫
藏家之友
画廊
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