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仇敌忾

2017-11-09 14:27宋胜利
曲艺 2017年9期
关键词:弟兄司令鬼子

宋胜利

巍峨的燕山在呐喊,

奔涌的滦河泪涟涟。

冀东大地狼烟起,

日寇侵华罪滔天!

说的是一九三八年,

小日本占领了昌黎县,

烧、杀、抢、掠无人性,

妻离子散破家园!

人民让鬼子逼红了眼,

拉起队伍组民团。

李盛瑞坐守城西王各庄,

丁万友自称司令占东南。

他们端炮楼,拿据点,

偷袭鬼子掏汉奸,

凭借一身英雄胆,

怎么痛快怎么干!

只可惜,

他们缺乏指引没远见,

五指各伸难成拳!

这时候,

在紧傍滦河的昌黎县,

出了位大智大勇的好儿男。

他明着是个教书匠,

暗地里把抗日救国来宣传。

就像长夜一盏灯,

照亮了水,照亮了山,

照亮了地,照亮了天,

照亮了整个昌黎县,

昌黎的抗日有了指南!

他就是———

昌黎縣第一个共产党员张其羽,

出生在普通农民家里边。

他一九三三年加入共产党,

受党的派遣秘密工作在滦河畔。

他摆事实,讲道理,

一片忠心可对天,

很快就争取了王各庄的李盛瑞,

掌握了整个保安团。

顺势组成暴动队,

把赤崖据点一锅端。

消灭了鬼子一个小队,

策反了伪军一个班。

暴动队首次亮剑获全胜,

小鬼子咬牙切齿心不甘。

秦皇岛调来特战队,

多方派兵来增援。

扬言全歼暴动队,

一场恶战在眼前。

张其羽,

紧急关头很镇定,

成竹在胸心坦然。

他决定联手丁万友,

五指合拢握成拳。

小鬼子胆敢来讨账,

那就再给他点儿颜色看!

跟李盛瑞一谈这件事,

李盛瑞面带愧色犯了难。

却原来,

弟兄俩曾经翻过脸,

大约就在一个月前。

那一次丁万友打了个伏击战,

十来个鬼子侥幸逃出了包围圈,

李盛瑞路过此地打了阻击,

捡了点枪支弹药回了营盘。

丁万友牺牲了弟兄七、八个,

越想越觉得不划算,

随后找到李盛瑞,

让他把缴获的枪弹全退还。

李盛瑞根本不买他的账,

还把他拒之门外很难堪。

丁万友吃了闭门羹,

从此两家结宿怨。

张其羽,

听明了原由把头点,

看来这事不简单。

心结必须用心解,

解怨要比结怨难。

我只有如此这般这么办,

才能够求同存异把手牵。

他这里想好了棋路还没走,

李盛瑞却插了一杠把乱添:

第二天,

趁张其羽外出去开会,

李盛瑞急于求成把兵搬,

短枪队十人去见丁万友,

把合作事宜来商谈。

谁料想,

丁万友把人员枪支全扣下,

说是为死了的弟兄报仇冤。

从此两家算扯平,

以后再也没牵连。

李盛瑞这回可傻了眼,

急得在屋里来回转。

张其羽开会回来一进门,

李盛瑞忙把这事说了一遍。

张其羽听后叹了口气,

便大步流星奔了东南。

他必须要会会丁万友,

一刻都不能再拖延!

此时节,

丁万友聚义厅里正开会,

大小头目聚一团,

经商议,

这十人一个不留全问斩,

开铡定在第二天。

大厅里,

灯火通明如白昼,

丁万友砸碎酒一坛,

向北磕了四个头,

悲悲切切开了言:

(白)“弟兄们,大哥明天要为你们补办丧礼,你们今晚尽管喝酒,天一亮,我就用李部的十颗人头,送你们的英灵好升天!”

他这里话音还没落,

一哨兵跑步来到他跟前:

(白)“司……令,那边又……又来人了,自报家门张……张其羽,他说要亲……亲自会见司令官!”

(白)“噢,他一共带了多少人?”

(白)“就……就他一个。”

(白)“好,放他进来!”

(白)“是!”

哨兵转身刚出门,

张其羽已到大厅前。

侍卫队,子弹上膛刀出鞘;

众兵将,杀气腾腾眼睁圆;

侧厅里,三把铡刀寒光闪;

丁万友,众星捧月坐中间。

张其羽,拱手施过见面礼,

前后左右看了一番:

(白)“丁司令,今晚张某只身一人前来拜见,摆这个阵势恐怕不大相当吧,啊?”

(白)“嗯?哈哈哈哈!”

丁万友,

哈哈一笑忙摆手,endprint

众人全退到院里边,

两个副官献殷勤,

斟茶倒水递香烟。

“张先生深夜登门来拜访,

有何见教只管谈!”

(白)“丁司令,今日张某外出归来,听说李盛瑞派来与贵部商谈合力抗日的十名弟兄被扣在贵处,此话当真?”

(白)“当真不假。”

(白)“既然如此,丁司令,这些人可都是苦出身,抛家舍业出来都是为了打鬼子,如果司令赏脸的话,是不是把他们都放回去?”

(白)“什么?放回去?那可不行———

为了给死去的弟兄把仇报,

我必须把他们送上鬼门关!”

两个副官挤了挤眼,

也火上浇油把柴添:

“要放了他们也可以,

先问问我们死了的弟兄干不干?”

(白)“对呀———

张先生莫非走错了门,

你求情该去阎罗殿!”

张其羽,

见事情僵到了这份上,

让他们认错难上难,

他避其锋芒把话题转,

旁敲侧击气冲天:

(白)“哼!丁司令,我一直以为您是个开明之士,不想却如此顽昧,如果您执意要处死他们,必定会沦为民族的罪人,那才是———一举酿成千古恨,永留骂名臭万年!”

(白)“什么?我……会沦为罪人?”

(白)“对!

如今咱民族遭危难,

灭国的危险在眼前,

可你却同室操戈自残杀,

算得上什么英雄汉!

如果一定要动刑,

就先拿我的人头把刀验!”

张其羽说罢就奔铡刀去,

后面紧跟一个副官,

那副官抬起铡刀寒光闪,

张其羽挺胸昂首迎上前:

(白)“姓丁的———

我张某死后名声代代传,

你为何尽把蠢事干?

咱本应团结一致打日本,

同仇敌忾保家园。

可你却一错再错错加错,

我好比佳琴名曲对牛弹!

一劝再劝你不听,

要杀要砍随你的便!

就怕你铡刀起落手发软,

张其羽眨眼就不算男子汉!”

他说完此话牙一咬,

就等铡刀往下按。

这时候就听“咔嚓”一声响,

殷红的鲜血往外溅。

原来是丁万友将全身的力气运到手,

把茶杯攥成了碎片片。

他满手的鲜血顾不上擦,

大吼一声跑上前:

(白)“张先生,您这是何苦呢———

难得您真心以死来相劝,

你可知棋错一步下步难,

我丁某生来喜欢交好汉,

您这条汉子我喜欢!”

张其羽,回转身来哈哈笑,

一脚把铡刀给踢翻:

“我张某为国为民胆敢只身来拜见,

掉了脑袋也心甘!

咱不能小肚鸡肠心胸窄,

把国难家仇忘一边!

男子汉哪能窝里反,

有能耐去跟鬼子干!”

丁万友,

听罢此言心一动,

面带愧色搭了言:

(白)“张先生忧国忧民,舍生忘死,实在是令人佩服,不过———事到如今后悔晚,

我实在是进退两为难!”

一见丁某劲头缓,

张其羽,趁热打铁做宣传:

(白)“丁司令,眼下,东北沦陷,华北吃紧,冀东人民惨遭蹂躏,我们应该团结起来,枪口对外,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日本侵旅者赶回老窝去。只有这样,国才能泰,民才能安哪!”

张其羽语重心长一番话,

丁万友句句记在心里边。

他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这才最后把牌摊:

(白)“张先生———

这些话您说的都没错,

可我跟部下不好谈,

那一仗我们伤亡弟兄七八个,

李盛瑞路过却把便宜捡,

就好比我种的庄稼他收获,

这口气我实在不能咽!”

(白)“对!那一仗李盛瑞确实是捡了个便宜,不过,不管怎么说他也杀了十几个鬼子。可你现在要杀的,却个个都是打鬼子的英雄。我想,何去何从你应该明白———

大丈夫本应为国把躯捐,

如此的牺牲太可怜。

当断不断成后患,

悬崖勒马不算晚。

只要您以大局为重把刑免,

李盛瑞登门请罪在明天!”

(白)“好!张先生———

我丁万友生就愚昧缺指教,

您不愧饱读诗书看得远,

今晚先生一席话,

拨开迷雾见青天。

从今后,

我甘愿听从您调遣,

粉身碎骨也心甘!”

丁万友迷途知返心激动,

立即放人未拖延。

三天后,

两支队伍合一起,

同心协力把敌歼!

正式组成了“华北抗日联军昌黎支队”,总兵力达到七八千。

张其羽被派任党代表,

丁万友正式任命司令员。

李盛瑞出任总队长,

日伪闻风心胆寒!

到后来,

小鬼子的报复没得逞,

特战队也如数上了西天。

这正是:

戮力同心赴国难,

星星之火可燎原!

同仇敌忾扬国威,

载入史册永留传!

创作构想:

创作这篇快板书的初衷是1990年底我从当年的一期《党史博采》上看到了一篇关于张其羽烈士的文献,介紹了他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当时各路民团组织起来联合抗日的事迹,顿生灵感,觉得这是极好的革命传统教育素材。于是,我利用半年时间写出了快板书《党代表涉险记》。

2015年初,党和国家决定搞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庆祝活动的信息让我精神振奋,我决定把那篇作品再度修改,力求成为一篇向抗战胜利70周年的献礼作品。几经修改后我删掉了原来过度渲染民团匪气的一些内容,并虚构了一些渲染战争残酷氛围的情节,如秦皇岛日军特战队的报复等,并更名为《同仇敌忾》。之后,我以此作品赴昌黎参加了作品研讨会。

研讨会对作品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最终提出建议最好再加一些昌黎元素,如地名、方言等。我便把作品留给昌黎让他们进行修改。临别前,党史办的同志还赠送我一本《昌黎革命英烈》。但最终因为原作的语言风格很难加进去昌黎元素而保持了现有的面貌。

曲艺作品所追求的是“说书唱戏劝人方”,让人们知道是非对错,让人们记住老一代革命家舍生忘死对民族独立祖国复兴的追求,让浴血奋战的家国情怀永世传承。endprint

猜你喜欢
弟兄司令鬼子
神通广大的秋司令
小弟兄
影子
可爱的“汤”司令
鬼子们的敬礼
亡羊补牢
鲁迅小说外聚焦叙事艺术浅探
合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