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P、hs-CRP联合检测对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7-11-10 05:24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9期
关键词:受检者均值心功能

何 莉

(重庆市綦江区文龙街道卫生院,重庆 401420)

BNP、hs-CRP联合检测对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分析

何 莉

(重庆市綦江区文龙街道卫生院,重庆 401420)

目的探究BNP、hs-CRP联合检测对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2日~2017年3月22日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将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参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分别进行BNP、hs-CRP联合检测,病分析其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BNP均值为(542.36±61.37),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的hs-CRP均值为(5.37±2.42),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采用BNP、hs-CRP联合检测能够明显提高其的判定准确性,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中BNP和hs-CRP明显升高,对于BNP、hs-CRP的检测还能够有效评价其预后,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BNP;hs-CRP;慢性心力衰竭;临床价值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一种比较严重的状态,BNP是临床中评价心力衰竭的有效指标,在心功能方面的诊断价值有着较高的敏感性,而hs-CRP是慢性心力衰竭较好的预后预测因子,对BNP和hs-CRP的联合检测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具有极大的价值。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探究BNP、hs-CRP联合检测对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对我院2016年3月22日~2017年3月22日收集的50例慢性心衰患者及体检健康者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分析,现将全部研究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2日~2017年3月22日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将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参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两组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研究。在研究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在47~79岁,年龄均值为(66.35±3.42)岁;其中心功能分级为:Ⅰ级患者9例,Ⅱ级患者14例,Ⅲ级患者15例,Ⅳ级患者13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严重的疾患。在参照组健康体检者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在45~79岁,年龄均值为(66.29±3.34)岁。两组研究对象在一般研究资料无显著差异,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1.2.1 对于BNP的测定

所用仪器为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方法为双抗体免疫荧光法。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空腹采血,收集静脉血2 ml,在其中加入合适剂量的EDTA-K2抗凝剂,充分进行混匀,然后进行低温离心处理,提取出血浆,然后进行BNP的测定。

1.2.2 对于hs-CRP的测定

所用仪器为免疫散射比浊仪,方法为免疫散射比浊法。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3 ml,加入抗凝剂分离出血浆成分,在-20℃的条件下进行hs-CRP的测定。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受检者的BNP及hs-CRP的检测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研究结果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两组受检者的BNP及hs-CRP的检测结果均采用(±s)表示,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下BNP及hs-CRP的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研究组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下BNP及hs-CRP的检测结果(±s)

表1 研究组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下BNP及hs-CRP的检测结果(±s)

心功能分级nBNP(pg/ml)hs-CRP(mg/ml)Ⅰ级9114.43±47.643.19±1.25Ⅱ级14340.25±89.724.35±2.31Ⅲ级15625.63±214.256.22±2.64Ⅳ级131025.65±489.368.45±3.18均值50542.36±61.375.37±2.42

两组受检者BNP及hs-CRP的检测结果对比:研究组患者的BNP均值为(542.36±61.37),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的hs-CRP均值为(5.37±2.42),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2。

表2 两组受检者BNP及hs-CRP的检测结果对比分析(±s)

表2 两组受检者BNP及hs-CRP的检测结果对比分析(±s)

分组nBNP(pg/ml)hs-CRP(mg/ml)研究组50542.36±61.375.37±2.42参照组5040.25±7.451.28±1.12 t-44.48638.4009 P-<0.05<0.05

3 讨 论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发展到终末期最常出现的症状,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对于其诊断至关重要,对慢性衰竭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1]。目前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方法多样,本次研究就是探究BNP、hs-CRP联合检测对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

临床研究发现BNP、hs-CRP联合检测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情判断以及预后有极佳的效果。BNP属于一种多肽类神经激素,其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及心功能分级有密切的联系[2]。而hs-CRP是一种炎症性因子,与很多的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对于心血管疾患的预后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BNP、hs-CRP联合检测对于帮助其准确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很好的价值,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1] 宋荣海.血清BNP、hs-CRP、cTnI及UA联合检测对心力衰竭的临床意义[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0):173-174.

[2] 原永明,王 慧,尹良平,璩 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NP、hs-CRP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2015,30(06):591-592.

R541.6

B

ISSN.2095-8242.2017.059.11621.02

本文编辑:吴 卫

猜你喜欢
受检者均值心功能
细节护理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体检满意率分析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关于均值有界变差函数的重要不等式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