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螺旋CT的影像特征

2017-11-10 05:24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9期
关键词:假瘤灵敏度肺结核

王 鹏

(山西省运城市急救中心红十字会医院医学影像科,山西 运城 044000)

肺癌、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螺旋CT的影像特征

王 鹏

(山西省运城市急救中心红十字会医院医学影像科,山西 运城 044000)

目的分析肺癌、肺结核球、炎性假瘤的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特征。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肺癌、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比三组患者的影像特征。结果炎性假瘤组增强峰值及强化增值较其余两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为84.43%(38/45),特异度为83.57%(75/90)。结论肺癌、肺结核球、炎性假瘤三组相比,动态增强扫描的增强峰值与强化增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肺癌典型的影像学特征,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满意。

肺癌;肺结核球;炎性假瘤;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强化效应;强化峰值时间

肺癌、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的常见的肺内结节性病灶,其诊断是胸部影像学诊断的难点。三大病变病变影像学上存在明显的重叠性,且形态多变、影像学特征不稳定,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常发生误诊、漏诊,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严重困扰。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是现有肺部疾病最佳的影像学检查,它可以观察不同时期病灶的血供特点,提高肺内病灶诊断的准确率,但仍有约1/3的患者被误诊[1]。本研究中,对比分析了肺癌、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的动态增强扫描特征,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肺癌、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诊断确诊。其中男性78例,女57例,年龄31岁至74岁,平均年龄(58.4±6.4)岁。包括肺癌、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各45例。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标准:1)肺内病变直径>3.0cm;2)组织病理学检查无法确诊;3)伴有其他肺部器质性疾病的患者;4)对含碘造影剂过敏者。

1.2 研究方法

135例患者均进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先行肺部平扫,经外周静脉团注80~100 mL含碘造影剂(碘帕醇)后再行动态增强扫描。测量3次肿瘤实质部分平扫CT值和增强峰值CT值,计算强化增值。

1.3 观察指标

测量肺癌、肺结核球及炎性假瘤的平扫CT值、增强峰值、强化增值。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准,计算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结果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统计学方法选择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平扫CT值、增强峰值及强化增值比较

三组患者平扫C T值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1.52,P>0.05)。炎性假瘤组增强峰值较其余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8,P<0.01),其中炎性假瘤增强峰值最高,为(94.28±29.87)Hu,肺结核球增强峰值最低,为(59.87±25.64)Hu;炎性假瘤组增强峰值较其余两组强化增值大,为(66.43±22.53)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3,P<0.01)。肺结核球强化增值最小,为(30.63±16.52)Hu。详见表1。

表1 平扫CT值、增强峰值、强化增值比较(±s)

表1 平扫CT值、增强峰值、强化增值比较(±s)

组别例数平扫值FP增强峰值FP强化增值FP肺癌4529.24±9.681.520.09279.53±28.636.580.00630.63±16.524.730.0053肺结核球4528.43±8.9559.87±25.6428.43±8.95炎性假瘤4527.85±8.3894.28±29.8766.43±22.53

2.2 CT动态增强扫描灵敏度与特异度

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为84.43%(38/45),特异度为83.57%(75/90)。说明CT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和病理诊断一致性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满意,详见表2。

表2 CT动态增强扫描灵敏度与特异度(n,%)

3 讨 论

早期鉴别诊断肺内结节性病灶或肿块十分重要,以往诊断主要依靠发病的病灶部位、密度及形态特征,但仅根据平扫形态学特征对肺部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有限。平扫CT诊断肺癌、肺结核球、炎性假瘤的灵敏度与准确度均不满意,误诊率在30%左右[2]。因不同病变的血管及血流灌注存在差异,故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较平扫CT可以更清晰准确地显示病变部位特征。有文献报道,通过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获得的时间一密度曲线有助于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不同肺内结节的时间一密度曲线可以反映其血流动力学基础,对诊断有重要意义[3]。

肺癌病灶的强化程度主要与单位体积内造影剂数量有关,依赖于病灶内微血管数目及造影剂在瘤体内的滞留量[4。肺癌是典型的血管依赖性疾病,肺癌病灶中多存在多发新生的毛细血管,血管较为丰富。肿瘤血管丰富但分化不成熟,基底膜不完整,通透性高,有利于造影剂渗入细胞间隙并较长时间滞留。故肺癌病灶在增强扫描时,强化明迅速显,增强至峰值后会缓慢回落。肺癌典型的强化方式趋向于均匀强化,程度为中度到较明显强化。有研究显示,动态增强扫描病变CT值增值介于20~60Hu间提示恶性病变可能性大,本研究结果中;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为灵敏度为84.43%(38/45),证实其诊断准确性较高。

肺结核球动态增强扫描多数无强化,这时要与无强化的肺癌鉴别,肺结核球常呈圆形或多边形,动态增强扫描多数无强化,结核球包膜分两层,其中内层为含血管结构的结核性肉芽组织,CT增强扫描为环状强化,强化环薄且均匀,内外壁均光滑。与肺癌的环状强化不同,肺癌坏死或囊变的环状强化环较厚,厚薄不均,内外壁不规则。部分膨胀性生长的肺癌,压迫周围肺组织引起不张,肿瘤本身增强扫描强化程度远远低于不张的肺组织,这种强化环常常不完整。本研究中,平扫CT鉴别诊断肺癌、肺结核球较为困难,但经动态增强扫描后,诊断准确率较平扫提高24%。

炎性假瘤的最高CT值出现的时间变化较大,可在注射造影剂后30秒内,也可以在1分钟之后,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可能与造影剂的种类、剂量及注射速度有关,也可能与炎性假瘤主要供血动脉为肺动脉或是支气管动脉有关。以肺动脉供血为主的动态增强可较快达到最高强化值。炎性假瘤多为高度均匀性强化,有研究显示,炎性假瘤强化后CT值都在100Hu以上,最高可达155Hu,强化程度比肺癌和肺结核球显著。本研究中炎性假瘤的最高增强峰值为90Hu,平均水平较肺结核球和肺癌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肺癌、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均为肺部常见病变,经常需要对三者进行鉴别。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有独特的优势,动态增强扫描的增强峰值与强化增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肺癌典型的影像学特征,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谭棠基,何 发,赵 意,等.孤立性肺微小结节的诊治分析[J].广东医学,2013.34(9):1413.

[2] 王 彬,李海燕.CT动态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内小结节鉴别诊断的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8):1495.

[3] 江 杰,徐艺铭,何 波,等.肺内肿块性病变双能量CT扫描技术的可行性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46(9):793.

[4] 邹南安,王 奕,王爱华,等.螺旋CT动脉期增强扫描在60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学,2013,(36):4453.

R521

B

ISSN.2095-8242.2017.059.11628.02

本文编辑:王雨辰

猜你喜欢
假瘤灵敏度肺结核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牵引车车架刚度的研究
肺炎性假瘤的影像诊断分析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小肠多发钙化性纤维性假瘤误诊一例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睾丸鞘膜孤立性纤维假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38例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病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