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实相违

2017-11-12 21:29
杂文月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白卷名实国子监

●严 阳

名实相违

●严 阳

明朝万历年间,有这样一首民谣:“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而这民谣乍看上去说的是这些朝廷的相关部门工作性质的,但是,其真实的用意却是讽刺这些部门的。何以见得?明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卷二十四“京师名实相违”一章中,在开头引述这这首民谣之后,有这样一段话:“盖讥名实不相称也。”他在接下来“补”上了这样一段话:“儒生之曳白,无如国子监;官马之驽下,无如太仆寺;历学之固陋,无如钦天监;音乐之谬误,无如太常寺;帑藏之空乏,无如太仓库;士卒之老弱,无如三大营;书法之劣俗,与画学之芜秽,无如制诰两房、文华武英两殿。”

沈德符这番话中提到的国子监,是那个时代国家教育体系中最高学府;太仆寺则是明掌牧马之政令,隶属兵部的管理机构;钦天监是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的官署;而太常寺则是掌管礼乐的。但就是这些机构,却出现了很多匪夷所思的种种怪象:国子监的白卷先生,远超一般儒生;太仆寺养的马,是官马中最低劣的;天文历法方面固塞鄙陋、见识浅薄,钦天监里的人首屈一指;要论音乐方面的差错,太常寺则是最多、最严重的……

作为国家最高级别的学府,国子监应该是人才高度集中的地方。在这里主持工作的官员,应该具有相当丰富的学养与出色的教育管理才能;在这里读书的,也应该是十分热爱读书,学习能力相当不错的青年才俊。如果这两点能够得到保证,那么,国子监是可以为国家培养诸多高素质的人才的。但是,我们单单从这里白卷先生频出这一现象看到,这里无论是行政官员的管理,还是学生们的学习都存在不小的问题。也可以说,国子监的学生们不以白卷先生为耻。

国子监以及其它机构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沈德符没有给出很具体的回答。但是,我们从他所提到的那个年代官场的种种怪现象中,又不难想到:不少官员一旦进入官场,前后左右都是绍兴人——绍兴是一个师爷辈出的地方,他们的存在让那些做官的轻松了许多,很多事可以支使他们去做。而出席各种宴会则是他们常态性质的活动,也是他们的喜好。出门拜会权贵之人也是他们经常性的活动,长此以往浑浑噩噩的生活,人还能进取与奋斗吗?

最为让人警醒的是沈德符在文末说的这样一句话:“世间通弊,固非一二人所能挽回,若前云谚语之属,则开创之初,必无此事。”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人世间的某些通病,比如说安于现状、贪图享受等,并不是哪一两个人能够挽回的,因为这已经成为一种风气,成为一种习惯,其力量太过强大了;二是说开国之初——原文使用的是“开创”之初,显然是比较委婉与含蓄的说法——并没有这样的现象。至于为什么没有,沈德符按下不表了,但是,我们能够想象,那就是作为“开创”一番新事业、新局面的那班人,他们深深知道这事业、这局面的来之不易,所以,特别懂得珍惜。反过来说,坐享其成的后人,因为没有这样的经历与体会,所以,容易懒散与偏爱享受。

因此,对于万历年间,诸如国子监、太仆寺、钦天监等机构“名实相违”,我们是不难理解的。而明朝江山的葬送虽然并不是在这代人手中,而是稍后一些——大约数十年之后,但有这样的“名实相违”,明朝灭亡也可以说完全在情理之中。

猜你喜欢
白卷名实国子监
参观国子监
学生白卷得了满分
论“广东音乐”的名实之变
考试分
王冠 国子监里拍片
“髦(猫、毛)儿戏”名实之辨
试析公孙龙子《名实论》
作弊
翻译学名实诘难与学理定位
北京的国子监——元、明、清朝的最高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