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R超进化Giant SCR1

2017-11-13 07:04编辑天空
中国自行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套件车架刚性

编辑/天空

OCR超进化Giant SCR1

编辑/天空

入门之星 OCR后继有人

长江后浪 SCR来势汹汹

说起Giant OCR,它绝对是承载了一代公路车友回忆的车型,甚至称得上是最具知名度的入门级公路车。而去年Giant发布的Contend系列车型,就预示了其入门级公路车型即将更新。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评测,就是取代了OCR的2018 SCR系列高配车型——SCR 1。

虽说SCR是入门级公路车系列,但它也搭载了Giant的OverDrive头管,增加车头刚性和骑行中的稳定性。大家千万别想当然地把它理解为OverDrive2大头管,OverDrive是标准的1 1/8-1 1/4英寸锥形头管,使用标准规格把立。

SCR 1最大的亮点就是前叉,整车附带的前叉为半碳材质,有效降低车头重量,并且提高刚性和吸震性。前叉造型棱角分明,加上前叉的涂装样式,十分具有力量感和速度感。

Giant从上一代OCR开始,就已经使用内走线设计,SCR系列车型同样全系均使用内走线。变速线入线口在下管上方,后刹入线口则在上管下方,十分科学而整洁。

SCR的下管也采用了全新设计,下管与头管连接处为宽连接,由此向下异型管型逐渐变成Kamm-Tail管型,优化了刚性与重量,还能提供一定的空气动力学优势。在涂装方面,SCR 1与Trinity一样,使用了2017年捷安特产品线中常用的黑地加荧光黄和蓝色的配色,较为风骚,车架涂装风格也与前叉相呼应。

SCR同样使用D-Fuse D形座管,可以降低一定的风阻,而且不会像水滴形座管那样纵向刚性过高,导致舒适性欠佳。最重要的是,对于广大的“对正强迫症”车友来说,这种管型在调节座管高度时,不用再三纠结坐垫角度左右是否居中的问题。

SCR的上管则使用了类似TCR ADV的设计,上管与头管相接处极粗,而到三通处则逐渐变得极细,这种大变径设计在兼顾轻量和刚性的同时,也保留了公路车的骨感之美。

本次的三通设计也是SCR的亮点之一,使用隐藏式座管夹,在提高外观整洁度的同时还能降低座管夹位置,增加一定的座管外露长度,利用座管自身的弹性形变,吸收震动提高舒适性,也进一步享受了减重的“边际效应”。

SCR的车架使用Giant自家的ALUXX SL高端铝材制成,能够在保证车架强度的前提下有效控制车架重量,全车含脚踏和水壶架的整备重量为9.38kg,在这个配置级别的整车中算是稍有优势。并且在后下叉处预留有RIDESENSE速度踏频感应器接口,可以自行选配,不再需要使用码表自带的感应器,使整车外观更加简洁。

后上叉使用水滴形截面,可以降低一定的空气阻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侧向刚性,当然更重要的是让后三角造型更加流畅,设计感更强。

既然是入门级车架,自然是使用BSA螺纹五通,简单、可靠、易维护,异响几率低而且耐用。不过小编相信你们的目光都聚集在这个漂亮的、铁灰色且带有闪粉金属漆的Sora曲柄上了。

SCR的车架使用Giant招牌式的压缩车架几何,降低跨点,使得车架更加适合腿长比例不大的亚洲人使用。同时压缩架还可以减少车架用料,降低重量。至于尺寸贴纸下方的“刮刮乐”,无论你怎么刮都不会有“再来一辆”或者“圆点TCR”、“绿TCR”或“粉红TCR”之类的,因为它仅仅是整车的防伪验证码。

SCR STACK(mm)XS 523 365 546 373 567 377 S M REACH(mm)TCR STACK(mm)XS 517 372 529 378 545 383 S M REACH(mm)

从等效尺码上来看,相比TCR来说,SCR的几何对于入门级车友更加友好,也更舒适。较短的Reach搭配较大的Stack,就算不添加把立垫圈也可以获得相对舒适的骑行姿态,让新手们可以骑得更远,也让老手们的长途骑行更加惬意。XS码更是充分照顾到“金塔纳”用户的需求,此处应有掌声。

SCR的把组部分自然是全铝合金部件,弯把使用俗称“小弯把”压缩弯型,并且下把位带有一定的外撇角度,十分符合人体工学,可以说是最亲切友好的设计。在抓下把摇车时还可以增加一定的操控性,可见Giant对于入门车型还是十分认真对待的。

与此同时,Giant还在不遗余力地告诉大家刹车时要先使用后刹车,再使用前刹车。这里还是要再提醒一下新手朋友,刹车时务必注意前后刹车的时机控制和力度分配,做到“先后再前,前三后七“。单纯大力使用后刹反而容易因为紧张而用力过度,造成后轮抱死发生侧滑。

本车很厚道的一点就是坐垫了,搭配了一只常见于Giant更高级公路车上的Contact系列坐垫。

在套件方面,则是配备了最新一代的Sora R3000套件。从外观上可以看到大量的技术下放,手变使用内走线,并且造型更符合人体工学、更漂亮;曲柄也更新成不对称四爪造型,并且在大盘使用“伪中空盘片”设计,使整个牙盘看起来与更高等级的牙盘无异;前拨也使用了下放而来长摆臂设计,使变速手感更加轻柔。略有遗憾的是,Sora R3000仍然是18速套件,在齿数设定方面也是充分考虑到新手的需求,使用50/34T压缩盘搭配最大28T的飞轮。

SCR轮组的轮圈和花鼓均为Giant自家入门级产品,37mm高的铝刀可以为整车营造出更多的速度感,以及在高速巡航时更省力,而且轮圈和花鼓的贴纸配色均与车架相呼应,在配色细节方面可以给个好评。

Giant还为SCR配备了一对25c的S-R4外胎,符合目前公路外胎潮流。25c的光头外胎可以获得比23c外胎更低的滚阻,同时加大“足下气垫”,可以稍微缓解一下铝架颠簸的路感。

骑行感受方面,铝合金车架的刚性绝对能够满足入门级车友的需求,37mm的铝刀在保持巡航时也有一定优势。锥形头管外加碳纤维前叉的配置,也使得在摇车过程中有着这个级别中少有的硬朗与爽快感。R3000套件的整体性能进步十分明显,长摆臂前拨使得前拨换挡更加轻柔,夹器也是一如既往的可靠。不过受制于其级别定位,刹车、变速的手感略微“模糊”,也在情理之中。

整车舒适性则受制于材料限制,无法和高端全碳纤维车型相比,但完全做到了铝合金车架的较高水准。标配的25c外胎可以使用“低胎压”方式,降低一定的气压,以不增加太多滚阻的前提换取舒适性的提升。

(上述图片均来源于:美骑网)

猜你喜欢
套件车架刚性
某轻型卡车车架设计开发
基于ANSYS升降穿梭车车架力学分析
自我革命需要“刚性推进”
基于维修费用的关键部套件分析
加权p-Laplace型方程的刚性
满世界做车架日本篇
锻锤的打击效率和打击刚性
smart fortwo新套件曝光 底盘进行强化
工业照明超频三天棚灯套件改造工程
车架焊接用气体保护焊焊丝的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