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美术设计教学创新的分析

2017-11-14 08:54
海外文摘·艺术 2017年18期
关键词:美术设计美术中职

(唐山市第一职业中专,河北唐山 063000)

当代学生的思维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变化,若美术设计教学中一直延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很难使学生的设计作品做到与时俱进。因此,对其创新能够改变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但在创新理念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些许的问题与困难,下文将对其进行总结,并探讨对策。

1 中职美术设计教学尚存不足

在中职美术设计教学中,该项课程并未得到师生的充分重视,因此,造成学生对美术设计的能力还尚存不足,阻碍了我国中职学校发展美术的脚步。经过对几所中职学校的相关调查,发现产生该种情况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种:因中职学生文化成绩较低,多数教师不能够达到课堂目标,对美术设计创新的预期也产生影响;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根深蒂固,多数教师与学生过于注重文化成绩,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美术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缺少想象与创新思维;在美术设计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汲取知识的重要桥梁,其课堂教育方式若是不能够让学生充分接受,也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传统,在课堂上只是注重高考所需,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不能够了解每位学生的优势,只是进行统一教育,若教学方法尚未创新,也很难提升学生的美术设计创新思维。除此之外,通过对几所中职学校美术教师人数的调查,发现美术教师人数较少,而学生数量多,两者比例上不协调,教师工作任务量较大,因此不能够全面地估计到每一位学生。同时,部分教师的美术知识与教学经验还尚存不足,还不能够及时地掌握美术市场的发展动向,因此在创新的过程中不能够充分符合市场需求。

2 提升中职美术设计教学创新的方法

2.1 让学生将美术与实践相结合

在美术设计教学方式的创新中,应抓好实践基础,让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课堂所学充分运用。因此,教师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不仅要将理论详细地向学生讲解,还需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并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从而将其融入到艺术创作中,通过具有创新性的设计,将内心想法充分地展现出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也能够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使创作更具有生动性。“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由于当代的学生在业余时间除了增强文化课程能力,被电子产品捆绑的现象也愈加明显,导致学生不能充分地观察生活与感知生活,因此,在进行美术设计创作的过程中,缺乏对设计的灵感,也就因此使其作品形成了千篇一律的现象。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不能放任学生盲目地完成实践任务,需给其制定活动目标,学生才能够在活动中用心观察生活中出现的点滴元素。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可以在校内将优秀的学生作品或名师画作进行展览,在参观中,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作品的优点以及作者想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在参观时通过教师的讲解,更加直观地认识其作品的优势,从而在自己进行美术设计的过程中获得充分的灵感。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寻找合适的地点,组织学生进行写生,在写生中可摒弃一板一眼将所听所看准确地呈现在画纸上的方式,可让学生以所看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如此,就可避免学生的作品千篇一律的现象,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2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是美术课堂的引导者,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课堂模式中引入创新精神,也会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因此,中职教师还需要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并不断了解当代社会在美术设计上的相关要求,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知识储量,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模式进行适当合理的创新,由于美术的历史较为悠久,在中外美术方面,既有差异也有相同之处,教师可让学生将其对比,并将范例作品进行具体分析,不仅分析其作品本身的内容,还应挖掘当时的创作环境以及历史时代背景,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美术设计的同时也能够对相关的文化有所了解并收获最新的美术知识。由于多数学生尚未意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并且部分教师在理论讲解的过程过于枯燥,导致学生丧失对理论学习的兴趣。为避免该种现象的持续发生,教师在理论讲解的过程中应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动环节并不只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可以提倡学生积极提问,教师进行回答,或组织问答比赛等等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改善课堂氛围。

2.3 因材施教,提升学生设计水平

在进行创新教学的环节中,教师不仅应注重对教学模式的创新,还应充分结合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保证课堂内容能够被学生全面地吸收并加以利用,遵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发挥教学作用。因中职学校的教学形式与其他学校较为不同,中职学校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文化课的培养,还需注重对其专业实际操作的培养。在美术设计的专业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对美术等相关专业基础技能的掌握,例如在室内设计专业,因该项专业内容能较为复杂,除去对设计方面的数据比例或材料选择上,美术教师应加强学生对色彩的搭配以及构图等多种相关能力的培养,为其在今后的学习或工作中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每位学生擅长内容不同,教师不应以学生成绩对其进行评判,而是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对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做到一视同仁,并通过对学生的了解,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充分做到因材施教。除此之外,还应坚信熟能生巧的原则,加强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的练习,教师也应对学生的作品认真检查并总结其优点与不足,使学生意识到教师布置任务不仅仅是形式教育,教师对每位学生作品都进行认真批阅,也减少了部分学生存在的侥幸心理,从而在练习中使自身的技能得以提升。

2.4 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内容

随着当今时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类电子设备也充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学生已经适应了电子产品的应用。在美术设计的教学中,理论课程必不可少,但若只是一味地进行书本教材学习将很难使学生保持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因此,教师在理论课堂上也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能够通过另一种渠道进行理论学习。例如,在讲解“透视”关系的理论时,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可将透视的概念以及透视图形的例子图片加入到课件中,也可通过网路查找关于透视的绘画视频,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能够使学生通过实际范例观看,更直观地了解透视原理以及画法,并经过教师的相关指导,在实际的绘画过程中也能够准确地将透视关系呈现在画纸上。教师在结束讲解透视课程之后,也可向学生提问,“生活中有哪些事物具有透视效果?”等类似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其内容,了解学生是否对透视有了正确的理解。也可让学生继续观察周围的透视关系,并将其做出总结,该种方法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2.5 逐渐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将美术教学模式创新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都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做出合理的规划,从而循序渐进地进行。由于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已经产生其定向思维,因此教师应逐渐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生进行绘画练习之前,应让学生针对某一事物进行自主创作,教师不对其结果做硬性要求。在美术的学习中,与实践课程相比,理论课程较少,因此教师也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教师可在实际绘画之前向学生提问某一对象的绘画方法,先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直接教给学生绘画方法,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向学生接受该项对象的绘画要点与重点难点,避免学生在绘画中出现错误[3]。

3 结语

美术是一门艺术课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培养的过程中,还需注重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判与分析,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也能够及时发现生活或学习中所展现的美感,并将其运用到设计中,为学生设计在创新的过程中更能够增添一份灵动。

[1] 宋长江.中职美术设计基础课创新教学方法的探索[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6,(3):98.

[2] 王艳.浅谈服装美术设计课中的素质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4):65.

[3] 马宏.中职美术基础教育现状与反思[J].中国科技教育.2015,(5):45.

猜你喜欢
美术设计美术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萌鸟呱呱表情包设计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美术篇
美术设计与现代高职教育研究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电脑美术设计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