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均等化了吗?
——学区房视角的证据

2017-11-14 08:54
海外文摘·艺术 2017年18期
关键词:均等化学区教育资源

(南京审计大学,江苏南京 211800)

在国家推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实现基础教育均等化成为国家战略性任务。但就目前来看,距离实现基础教育均等化目标的时间仅有两年,所以还要加强对基础教育均等化问题的研究。而从学区房视角寻求目前教育非均等化的证据,并对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探索,将能更好地寻求基础教育均等化发展途径,继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1 基础教育均等化的内涵及重要性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将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在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所谓的基础教育均等化,即保证基础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实现教育公平。对其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教育均等化意味着向每个人提供等量教育,确保学生达到既定标准,为每个个体提供均等发挥潜能的机会,直至学生学习结果符合常规要求。对于常住人口来讲,想要满足其对公共物品基本需求,首先就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作为基本的公共服务,为民族振兴的基石,只有保持基础教育公平,才能维护社会公平。因此需要实现基础教育均等化,以推动教育资源在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得到均衡配置。

2 从学区房视角探讨基础教育均等化问题

发展至今,我国是否实现了基础教育均等化,可以从学区房视角寻求证据,发现目前推行基础教育均等化遭遇的问题,从而寻求途径实现基础教育均等化。

2.1 学区房对基础教育资源获取的影响

学区房作为当下许多城市的热点话题,同时也反映了教育领域的特殊问题。以某市区的“学区”划分变动的案例作为证据展开分析可以发现,学区房对基础教育资源获取显然产生了影响。某市区中心城区为该市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面积约82平方千米,管辖28个社区,2016年户籍人口262156人,地区生产总值约388亿元,为市内优质小学集中区域。该市实行新市民子女定点入学制,为实现学区转换,以帮助子女进入优质小学,划为新市民学点附近居民多购买非新市民定点学区的住房。由于学区调整,原本拥有优质小学学区住房的居民在未付出成本的情况下直接受益,造成片区房价一周内上涨1000元左右,提高了该区住房销售量。以实验小学旁边一学区房为例,小区共销售住房300余套,70%购房者为一次性付款,剩余30%的购房者中90%以上以公积金形式贷款。由此可见,购买学区房的群体多为社会优势阶层。但与此同时,学区调整中未分配到好学校的群体就面临着购买学区房或子女无法就读优质小学的选择,造成了这些学区新市民子女就读优质小学的比例严重下降。从该市教育局统计结果来看,这些学区新市民的子女只有30%可以进入优质小学,而这部分居民大多家庭收入或人力资本较弱。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学区房的产生造成基础教育资源与商品住房挂钩,尽管使优质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提升,但是也加速了优质教育资源向优势阶层集中,造成基础教育资源趋向于按照社会家庭收入阶层分层,因此引发了基础教育非均等化。

2.2 从学区房角度分析教育均等化问题

学区房的产生,实际为“就近入学”政策的派生物。早在1983年,“就近入学”的概念就得以被提出。直至2006年,国家颁布了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以户籍为依据进行学区划分的措施才真正施行。最初推行该政策,就是为了以户籍为依据进行城市居民区划分,以实现教育公平。但在重点学校制度下,学区房成为了获取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必要条件。而重点学校制度的形成,与国家处在建国时期面临的困境有关。在该时期,国家财力薄弱,只能集中教育经费、人力资源进行重点学校的创建,以推动国家教育的发展。在该制度下,国家级、部委级、省市级、地市级和县区级的重点学校陆续得以建立。相较于普通学校,重点学校数量较少,但是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教育经费支持,并且择优录取新生。为解决学生择校问题,国家开始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制度,但是择校问题依然未能得到解决,同时引发了家长通过购买学区房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热潮。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房地产商开始进行推波助澜,通过与学校合作在新开发区域进行名校分校的设置,以带动周边房价。对于中国家庭来讲,住房为刚需,同时也为家庭重大投资。在房产投资的同时占有优质教育资源,意味家庭能够享受更多纳税人筹资建立的公共资源。因此在难以借助公共选择获取这一资源时,民众开始进行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受市场双重动机投资市场经济体制影响,同时出于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家长开始采取各种手段争取学区房,以实现对孩子和房地产的双投资。在制度、市场和现实需求三种力量交织下,学区房得以产生,加速了基础教育资源的非均等化发展。

2.3 结合学区房情况探索教育均等化途径

分析学区房的成因可以发现,“就近入学”政策的提出原本是为了保障教育起点公平,但是基础教育均等化不仅需要实现起点公平,还要实现教育过程公平,才能保证每个公民在基础教育阶段享受相同受教育权利。目前,我国尚未实现基础教育均等化,通过实施“就近入学”政策无法体现真正的公平,反而会成为对各种家庭各种资源的深度考验。相较于普通学区,优质学区的溢价性较强。因为与普通家庭比较,高收入家庭土地租金较高,伴随着学区内高收入家庭的增多,学校质量溢出价将随之提升,导致低收入家庭只能选择相对差的学区教育服务。以家庭收入为导向,将引起社会教育分层,继而导致基础教育非均等化现象日渐加重。

为实现教育过程公平,还要加强对现行教育政策的反思,结合学区房与优质教育资源密切相连的社会现实实现教育资源均衡。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来看,在实现基础教育均等化的过程中,还要结合教育投入、教师资源等要素进行基础教育均等化区域标准的建立,对各地区发展目标进行确立。为此,还要对全国的中小学各项资源状况进行统计,结合区域教育发展实际和标准的差距进行排序,优先为落后地区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与此同时,还要颁布落后地区有限配置教育资源的政策,针对距离均等化发展目标较大的地区,需要从师资、经费等投入上进行倾斜。通过实施分级倾斜,可以使条件相对差的地区获得更多教育投入,而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适当减少投入,由学校自身进行社会资源的获取和利用。相比较而言,农村地区学校能够获得的教育资源较少,所以还应加快基础教育支付转移,通过倾斜性投入减小城乡差距。在城市地区,需要使公共支持向基础薄弱的公立学校倾斜,以便使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在软硬件资源配置上的差距逐步缩小。采取该种措施,可以使各中、小学之间的办学条件、质量差距逐步缩小,以保证教育的均衡,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推进我国社会公平。就目前来看,想要给予弱势学区更多优质教育资源,难点在于寻求途径促使优秀校长和教师流动。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向教育发达国家学习,对学区房加收物业税,然后将得到的增值利润补贴到非优质学校,以促进基础教育均等化发展。此外,受地区经济发展非均衡的影响,我国尚且存在较多经济欠发达地区,仍然存在一定数量无法获得完成基础教育的儿童。针对这一情况,想要实现基础教育均等化,还要实现基础教育制度创新,例如针对落后地区,可以推行10年以上义务教育制度,保证地区基础教育水平得到逐步提升,同时地方财政投入压力得到减轻。而针对社会弱势群体,国家还应扩大基础教育免费领域。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和学生个体需求,可以在免除学杂费基础上,使校服、教科书、餐费等隐性教育成本得到降低,进而为落后地区儿童读书提供更多的机会。针对落后地区条件差的学校,应鼓励先进地区进行投资,同时加强国家投入,确保地区教育设施和师资条件得到切实改善。在此基础上,可以逐步取消重点学校制度,建立区域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使择校问题及校际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进而有效推动基础教育的均等化发展。

3 结语

从学区房视角展开分析可以发现,学区房的存在直接导致优质教育资源向家庭收入高的社会阶层集中,进而成为了基础教育非均等化的直接证据。但是学区房的产生,源于为实现教育起点公平而推出“就近入学”政策。通过反思,想要实现基础教育均等化,还要保证教育过程公平,即通过缩小优质学校和非优质学校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等化。

[1]卢为民,张琳薇.学区房问题的根源与破解路径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5,35(Z2):13-17.

[2]刘润秋,孙潇雅.教育质量“资本化”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基于成都市武侯区小学学区房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5,(08):91-99.

猜你喜欢
均等化学区教育资源
13城整顿学区房炒作
学区房还能买吗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京津冀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京津冀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地级市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
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