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初探

2017-11-14 10:07
海外文摘·艺术 2017年13期
关键词:基础美术教材

(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二中,山西阳泉 045100)

教育 EDUCATION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初探

潘亚琴

(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二中,山西阳泉 045100)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社会对于美术等艺术类学科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希望通过这些学科的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及艺术情操。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美术课程应该从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入手,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引导,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从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当中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入手,对于将其应用到初中美术课程当中的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希望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不断实行,社会对于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相比于语言以及数字教学,美术课程将教学重点放在图片的引导作用上,希望通过这一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从艺术作品的角度出发,对学生在美术课程中的理解能力进行引导和培养应该是实现学生审美能力不断提升的重要手段。

1 加强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审美能力作为一种基本能力,是现阶段的初中生所必备的一种能力,它对于学生的审美观念的养成至关重要。近些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一直将发展和培养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上,但是成果却不是很显著,主要原因来自教师对于这种发展要素的理解不到位,从而限制了学生的综合发展。近些年,我国不断坚持新型的教育方式,希望以此实现学生的长远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其中的美并不仅仅是让学生注重自身的衣着打扮,而且应该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绘画和欣赏水平,这对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本身的价值,以及提升他们对美的感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不论从情感还是心智上发展的都不健全,因此通过积极的美术教学可以大大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为提升他们的艺术情趣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这样不断的培养,学生对于美术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就会提升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意识以及创造能力,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相当关键。

2 初中美术欣赏课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师在培养的过程中应该从明确活动目标、全面开发有价值的教材、灵活运用现有条件等途径入手,对于初中生的美术欣赏能力进行培养,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1 明确活动目标

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因此初中美术教师要从课程内容以及教学大纲入手,对于每节课程的重点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虑,使得最佳的教学信息能够及时传达到学生的手中,为教学目标的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美术教学作为专业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审美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都具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为弥补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足奠定坚实的基础。美术教学本身包含相当多的不同主题,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主题为学生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得既定的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实现,为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受动摇而积极努力。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就会拥有足够的学习时间,不仅可以对于美术作品进行细致的欣赏,而且可以在美术作品的熏陶渐染下,不断提升学生的情感意识,为帮助学生端正自己的生活态度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全面开展教材的综合价值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现阶段的美术教材一直在不断的改版当中。但是初中美术教师应该明确,每个时期的教材都有既定的价值和作用。尤其是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初中美术教材当中逐渐融入了相当多的国际文化。因此教师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全面的挖掘,使得学生在综合了解本民族以及其他民族文化精髓的前提下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纵观现阶段我国美术教学的现状,会发现教师没有认真地对教材进行筛选,只是在对学生进行图片的渗透,使得美术作品背后的知识鲜为学生所熟知,学生的艺术情操得不到全面的提升。而学生本身受思维能力的限制,不能自主地对于作品背后的知识进行挖掘,不仅大大浪费了美术教材的价值,而且对于学生潜在能力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面对这种情况,美术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对于教材当中更加深刻的内容进行挖掘,从而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仅仅依靠教材开展上述工作是不足的,教师应该在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同时将其中的内容引入生活当中,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比如将学生带到图书馆、博物馆等,让学生在对公共场所当中的美术作品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为美术情操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2.3 灵活运用现有条件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培养

教师应该利用一些视觉上的冲击使得学生感知到艺术的美,或者是利用一些直观的教学工具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在这些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也要不断挖掘初中生的艺术潜能,从而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1)通过视觉冲击使得学生感受到艺术美。一般而言,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其生活的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时候,要从课堂出发,给予学生一定的视觉冲击,比如可以通过一些色彩斑斓的图片不断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感知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另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讲解图片背后的故事,比如画家画这幅画的缘由等,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去。

(2)利用直观的教学工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现代绘画的表现风格、绘画技巧以及画家代表作的讲解时目前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在开展上述教学工作的时候,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在自主观看的过程中积极了解作家流派的艺术风格,以及相应的发展过程,使得他们能够直观地了解不同风格作品的区别,这对于高效提升其美术鉴赏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挖掘初中生的艺术潜能。一些初中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太过严重,因此他们对于美术学科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这就需要教师在不断的讲解当中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挖掘,从而在鼓励他们在主动评价美术作品前提下对之进行详细的指导,为开拓他们的思维以及提升他们对于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奠定坚实的基础。

2.4 提高家长和教师对美术课的重视

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避免对于学习成果的盲目追求,而是应该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初中生而言,很多东西都是美丽的,因此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每个部分都充满了好奇。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对于自己理想当中的世界进行描绘,这既可以增强他们对于艺术的感知,而且对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学生的这方面素质是初中美术教师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

首先,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它的系统都是确定下来的,因此想通过学校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改良应该是不容易的,这就需要教师从自己各个的课堂入手,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教师应该积极利用这门课程对于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的培养,从而使得学生的艺术天赋得到开发。这就需要教师从整体上对于学生进行培养,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也要关注学生艺术天赋的挖掘,为将学生培养成新时代所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5 重视学生课外写生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主导地位

美术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类学科,对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都具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因此美术教师要在不断的培养当中积极带领学生进行外出写生,让学生在亲自感知自然魅力的前提下激发自身的创作欲望,从而使得学生对于自然的热爱情感得以全面的提升。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不仅可以增强对于自然的热爱,而且还会提升自己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以及保护自然的意识,既提升了自身的审美能力,而且还会激发学生对于自然界进行观察的能力,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2.6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萌芽的关键时期,因此美术教师要积极利用这一阶段的特点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以进一步的提升,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结语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初中美术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上发挥出来的作用日益明显,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应该从“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出发,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和思维模式,在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鼓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意识,进而为正确审美观念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1]林金燕.在“欣赏·评述”课中培养初中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5,(18).

[2]刘俊杰.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5,(15).

[3]杨烨.关于美术教学与审美教育的若干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4,(18).

[4]苏杉.浅谈美术欣赏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J].新西部(下半月),2015,(08).

[5]汪洋.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教育[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3).

G633.955

A

1003-2177(2017)13-0027-02

潘亚琴(1982—),女,汉,山西盂县人,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美术。

猜你喜欢
基础美术教材
教材精读
美术篇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