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交通安全法治文化宣传普及进校园公益活动的调研报告*

2017-11-14 10:07杜晨峰杜发云姜伟
海外文摘·艺术 2017年13期
关键词:徐州市公益活动进校园

杜晨峰 杜发云 姜伟

(1.徐州市区域文化研究会,江苏徐州 221000;2.徐州市儿童医院宣传科,江苏徐州 221000)

教育 EDUCATION

关于开展交通安全法治文化宣传普及进校园公益活动的调研报告

杜晨峰 杜发云 姜伟

(1.徐州市区域文化研究会,江苏徐州 221000;2.徐州市儿童医院宣传科,江苏徐州 221000)

本文就策划开展的“‘关爱儿童,文明交通,平安出行’徐州市交通安全法治文化宣传普及进校园公益活动”,以调研方式,通过背景意义的理论阐述、调查统计数据分析、方法步骤的具体介绍、活动成果的详细展示以及深入的总结思考,对该公益活动项目做出了全面的,具有可借鉴、可参照、可复制的报告。交通安全法治文化;宣传普及;进校园;公益活动;调研报告

关心未成年人特别是小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普及交通安全法规和正确出行知识,实现文明交通、平安出行,是政府、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责任与义务,是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健康中国”的伟大号召和国家健康《纲要》的战略步署的需要,是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的重中之重。

基于此,我们徐州市区域文化研究会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策划了“‘关爱儿童,文明交通,平安出行’徐州市交通安全法治文化宣传普及进校园公益活动”,并由市社科联、教育局、关工委、交警支队和区域文化研究会联合发布红头文件主办这项公益活动,由我们区域文化研究会具体承办,得到了市儿童医院冠名支持和各县(市、区)教育(教体)局、交警大队和各学校的支持配合,被列入了徐州市2016年度公益创投项目。

1 背景意义

(1)从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和车辆增多层面。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道路交通迎来飞速发展。1978年到2015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分别增长了4倍、175倍、169倍。截至目前,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9亿辆,其中汽车为2亿辆;驾驶人达3.8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超过3亿人。这势必对制定和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保证大众安全出行,带来了紧迫性和严峻考验。(2)从每年交通事故增多层面。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在机动车、驾驶人、公路通车里程以及交通流量持续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交通事故率也随之增长,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于世界首位。一组来自公安部的数据显示,我国每一年1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在20起左右,每一年大约有8至1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30多万人在事故中受伤。其中涉及中小学生的交通事故不断增多,据不完全统计,交通事故造成的学生死亡人数接近全年学生事故死亡总人数的60%,全国每年有3万多名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伤残、死亡。(3)从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的秩序和社会和谐安定层面。一位小学生发生了交通事故,或死亡,或受伤,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灾难、不幸、痛苦,破坏一个家庭的幸福,而且也会引起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家庭的恐慌、不安和苦闷,影响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影响社会的和谐安定。(4)从当前学校和社会对小学生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普及情况层面。据了解,各学校每年在开学日都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但交通安全法规教育、文明安全出行知识宣传普及所占比例还很薄弱,也缺乏系统性和深刻性;学生家长日常对学生的交通安全和文明交通的教育,也仅限于一般的、肤浅的口头告嘱。

2 调查分析

为了真正了解学生、家长、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该项交通安全法治文化宣传普及进校园公益活动,切实把活动开展好并取得最佳效果,我们首先开展了对学生家长、社会公众、政府机关(包括交通警察)、老师、教育主管部门和小学生的问卷调查活动。

2.1 其中从对小学生的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可以了解到:

认为存在有时闯红灯现象的占总人数11.69%,经常闯红灯现象的仍占总人数5.19%;认为上下学或出行过马路,“一直走”斑马线的仅占总人数的73.6%,“有时走”斑马线,有时不走斑马线的占总人数21.21%,“从来不走”的竟占总人数的5.19%;在上学快迟到了,过马路时正好赶上红灯时选择“赶紧过马路”、“旁边有人过就跟着过”和“车辆少了,就小心地穿过马路”的竟占到26.41%;认为“经常”和“有过”骑自行车搭人现象的占总人数高达25.54%;认为上下学和平时外出仍有8.23%学生“不是”总把交通安全放在第一位的;认为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员会对他(她)们进行“遵守交通法规,文明交通,平安出行”教育“经常强调”的仅占总人数的33.33%;认为“遵守交通法规,文明交通,平安出行”教育的知识来源于社会和媒体的仅占总人数的15.59%。这些数据更加说明了对小学生“文明交通,平安出行”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做得很不够,小学生交通安全隐患还相当高。所以,对“遵守交通法规,文明交通,平安出行”教育小学生认为“十分重要”的占总人数的80.52%,认为“重要”的占总人数的16.88%,两项相加达97.4%。

2.2 结论

通过调查问卷及其统计数据分析,我们更感觉到开展“交通安全法治文化宣传普及进校园公益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道了学生欠缺的方面和他们的需求点,为我们编写《小学生文明交通平安出行爱心手册》、安排宣传普及内容和方式方法提供了目标依据。

3 方法步骤

该活动2016年从3月至8月作前期准备、问卷调查、科普手册编写出版,于9月20日举行启动仪式,自湖滨小学开始进入校园,后来又继续在其他小学校推进举办。我们研究会专门编写了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科普读本《小学生文明交通平安出行爱心手册》并由出版社出版,免费赠发给全体小学生人手一册随身携带学习,发布了《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从各区交警大队民警中聘请了九名“文明交通安全出行校外辅导员”,在每个学校举行了交通安全法规和常识主题报告。

活动现场放置了25块宣传交通法规和儿童文明交通安全出行知识展板。每个学校学生都选取《小学生文明交通平安出行爱心手册》内容排练表演了交通安全儿歌。全体学生举行了“遵守交通法规,做文明交通平安出行小使者”宣誓和签名活动等,从而让道路交通法规、交通安全常识走进每个校园,深入学生心田。

为了检验和巩固活动效果,推动活动深入开展,又从10月18日起至11月25日,在小学生中开展了《争做文明交通平安出行小使者》主题作文大赛。在12月2日第五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和12月4日第16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之际,隆重举行了“徐州市‘儿童医院杯’交通安全法治文化宣传普及进校园公益活动”总结暨“《争做文明交通平安出行小使者》主题作文大赛”颁奖大会。

作为活动延伸,我们又举办了“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公益讲堂”校园行活动,于2017年1月16日、1月17日在淮西中心小学和湖滨中心小学举行了两场“儿童心理健康专家讲座学生家长专场”。

4 活动成果

可以说,“‘关爱儿童,文明交通,平安出行’徐州市交通安全法治文化宣传普及进校园公益活动”项目是在徐州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科普宣传较为系统、受教育小学生及其家长和老师面也是最广、效果也是最为突出的公益活动。项目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该活动项目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形象生动、针对性强、震撼心灵,仅2016年受益的学生、老师和家长达3万多人。

1)做了充分的不同人群的书面问卷调查,掌握了对儿童交通安全法治文化宣传教育与需求的第一手数据。围绕“关爱儿童,文明交通,平安出行”这个主题,面向小学生、家长与社会各界、教师与教育主管部门编写发放了不一样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明晰了宣传普及现状和需求点,保证有的放矢地设定宣传教育普及的内容与形式,为活动成效打下坚实基础。2)设计、编创和绘制了普及交通安全法规、文明交通平安出行知识的爱心读本和展板,组织民警交通安全法规和常识主题报告。编绘出版的科普读本《小学生文明交通平安出行爱心手册》中包含了交通安全儿歌、漫画、交通安全应知应会知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儿童心理健康知识等。全册图片约110余幅。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情趣浓厚,适合少年儿童心理,设计为小16开本,小学生人手一册,既便于携带又便于随时阅读。根据《手册》编绘的25块展板放于学校门前、操场和教室前,学生可以及时看到读到学习到。聘请的9名校外辅导员民警的每场主题报告,既通俗易懂地讲解交通法规,又生动地讲交通安全常识,并应用了大量案例进行讲解,具有很深刻的教育效果。3)我们安排每个学校选取《小学生文明交通平安出行爱心手册》中的儿歌,组织小学生排练后在活动现场的舞台上表演,对学生起到了生动形象的自我教育效果。4)在每校活动中,组织全体学生举行了“遵守交通法规,做文明交通平安出行小使者”宣誓和签名活动,对小学生起到了很强的心灵润育、震撼和教导作用。5)印发宣传了市委宣传部、社科联、教育局、关工委、交警支队、区域文化研究会和儿童医院领导书写的寄语,向学生家长发布了《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组织书画家创作赠送文明交通平安出行的书画作品等方式,增强了宣传教育普及的力度和效果。

(2)在小学生中开展《争做文明交通平安出行小使者》主题作文大赛,更好地检验和巩固了活动效果,推动了活动深入开展。

1)在进校园面对面举办现场宣传教育普及的基础上,在小学生中开展的《争做文明交通平安出行小使者》主题作文大赛,既是对交通安全法治文化宣传普及进校园公益活动效果的最好的检验和拓展,也是对以后将活动继续广泛开展下去的最有力推动,更是对小学生遵守交通安全法规文明平安出行的深入生动的自我教育过程。2)主题作文大赛学生作文被推荐参加由市文明办、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司法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安监局和市体育局联合主办的徐州市第五个“全国交通安全日”“社会协调治理,安全文明出行,创建文明城市,寻找徐州文明交通人”主题公益活动大会上,全市表彰奖励十名文明交通优秀作文,我们主题作文大赛的学生作文就占了5名,这也说明了我们这项活动的突出成果与影响力。

(3)举办了“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公益讲堂”校园行活动,深化提升了教育效果。

在淮西中心小学和湖滨中心小学举行的“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公益讲堂”校园行“儿童心理专家讲座学生家长专场”,让学生家长大开眼界,听得入迷,学得认真,使“关爱儿童交通安全”与“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有机融合,提升了教育效果,为小学生健康成长增加了一道屏障保护。

(4)从上级领导机关、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和小学生广泛欢迎和好评,一致认为这项公益活动内容好、形式新、教育深,很及时、很到位,很生动,效果突出。

1)受到市委宣传部、社科联、教育局、关工委和交警支队的肯定和支持。在启动仪式上,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刘宗尧在百忙中亲自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市教育局、市关工委、市交警支队的主要领导以及市儿童医院领导、泉山、鼓楼、云龙交警大队领导和交警、区教育局领导等出席了仪式。刘宗尧副部长专门讲到:“市区域文化研究会开展的交通安全法治文化宣传普及进校园公益活动是个功德无量的爱心行动,大好事,教育效果很好,特别是组织小学生举行‘遵守交通安全法规,争做文明交通平安出行模范小使者’的集体宣誓和在横幅上签名表决心,很震撼小学生心灵,孩子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亲自用毛笔书写寄语道:“普及交通法治文化,保障儿童安全出行。”市交警支队的领导说:“你们是帮助我们普及交通安全法规和常识,是个大好事,非常感谢你们!”支队政委刘勇昊亲笔题写寄语:“心中埋下安全的种子,人生收获完美的硕果。”2)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的欢迎,大家都对这项公益活动意义、形式和效果给予高度好评与支持配合。3)学生家长和广大学生反响强烈,普遍反映受教育深刻、影响久远。从《争做文明交通平安出行小使者》主题作文大赛的小学生写的作文中可以证实:

湖滨中心小学五(3)班颜冰锐在作文中写道:“开学初,市社科联、教育局、关工委、交警支队和市区域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在我们学校举行了“徐州市交通安全法治文化宣传普及进校园公益活动”启动仪式,组委会为我们每一位同学发放了《小学生文明交通平安出行爱心手册》,其中的《安全交通儿歌》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交通安全36计》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拿到手册,我视若珍宝,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通过阅读,让我获益匪浅。生活中交通安全与我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正如《爱心手册》中的儿歌告诉我们的:……让我们携起手来关爱生命,关注交通安全,让交通安全永驻心中。”

淮西中心小学四(1)班郑敏莘在作文中写道:“这次由市社料联、教育局、关工委、交警支队和区域文化研究会在我校联合举办的“关爱儿童文明交通、平安出行”的公益活动,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年儿童的关怀。使我增强了交通安全意识。……《小学生文明交通平安出行爱心手册》是一部真正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宝典,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少年儿童的关爱之情。……手册编写了丰富多彩的安全常识,里面的交通安全儿歌、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常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儿童心里健康等知识,让我亮起了心中的平安出行“红绿灯”,认识了常见的交通标志,如何安全行走,安全乘车,安全骑车等常识,懂得了只有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才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通过这次活动,我决心做一名合格的“文明交通平安出行的小使者”。并且用我的小手拉着爸爸妈妈的大手,自觉告别交通陋习,做文明有礼的小市民,与全社会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和小伙伴们,共创安全、畅通、和谐的交通环境。”

民主路小学五(1)王俊又在作文中写道:“开学以来,一场以“关爱儿童,文明交通,平安出行”为主题的徐州市交通安全法治文化宣传普及进校园活动在我们学校轰轰烈烈地举行。通过在活动当天校外辅导员交警叔叔声情并茂的讲解、同学代表的交通安全儿歌表演、“遵守交通法规,争做文明交通平安出行模范小使者”宣誓和签名活动,我充分认识到了文明出行的重要性,并且知道了很多交通安全知识,真是受益匪浅。以前过马路,遇到急事或急着上学时,就不注意前方信号灯,看到没有车辆或车辆少时,尽管是红灯也飞奔而过。现在我通过这次活动的宣传教育,我总是站在路边耐心地等待,直到绿灯亮了才左顾右盼地通过。我不但自己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而且和爸爸妈妈一起出行时,也提醒他们注意信号灯的变化。真正做到红灯停、绿灯行。今后我不仅要更加自觉地遵守交通法规,而且要大力宣传交通法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为徐州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做出自己的贡献。”

(5)活动的重要意义和深刻教育效果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报道,在社会上引起更广泛的影响,推动了活动更好更深入地开展。这项公益活动一启动,立刻引起了国家、省、市众多媒体的关注,先后有50余家媒体争相报道,在全社会引起很大反响。

(6)通过这项公益活动让道路交通法规、交通安全常识走进了每个校园,深入了每个学生心田,从而达到了宣传普及和教育效果,促进了小学生平安出行健康成长。因此受到市领导、主管部门、学校、家长和社会广泛欢迎和好评。特别是受到了小学生们的欢迎,普遍受到深刻教育,纠正了许多不文明的交通行为,收获了形象生动的交通安全知识和安全健康成长的快乐。就此项活动的必要性、创新性、宣传作用、教育效果,于2017年3月中旬由市社科联、市教育局、市关工委、市交警支队、各区教体局、交警大队和相关小学校等进行了8项满意度调查评价,结果是:满意度百分之百。市区域文化研究会被授予“徐州市社科普及先进研究会”称号,本项目总策划人、《爱心手册》编著者、市区域文化研究会常务会长杜发云同志被授予“徐州市社科普及先进工作者”称号。

5 总结思考

(1)事实证明,小学生是对道路安全知识最急需的人群之一。此项公益活动不但事关少年儿童安全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事关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的秩序,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2)构建交通安全命运共同体是形势的需要。协同共治是创新社会治理、实现社会善治的基本途径。社会协同治理本质上是要接长社会这条“腿”,调动社会的力量治理交通。无论是从全社会交通安全角度,还是从关爱少年安全健康成长考虑,交通安全管理必须顺应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的转变,健全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治理架构,做到联动融合、责任共担、风险共治、安全共享,打造交通安全人人参与、安全交通人人共享的共同体。(3)每一位家长和老师不但要教育孩子遵守交通法规、文明交通,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当好孩子的榜样,做文明交通自觉践行、参与者。每一位学生都应该知法、懂法、守法,从小事做起,从每一次过马路走斑马线、不闯红灯做起,从自已做起,做一个遵纪守法、文明交通的好少年!每一位车辆驾驶员、每一位电动车骑行人、每一位公民,都应该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杜绝违法违规不文明行为,共同创造遵法守规、文明交通、安全出行的社会环境。

G646

A

1003-2177(2017)13-0041-04

2017年度徐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基金项目(项目号:17XSZ-065)杜晨峰(1979—),男,江苏徐州人,本科,网络工程师,研究方向:信息工程、医院管理、法治文化、区域发展;杜发云(1952—),男,江苏徐州人,本科,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兼职教授,研究方向:区域文化与经济、区域项目化发展科学;姜伟(1979—),男,江苏徐州人,本科,政工师,研究方向:医院文化、宣传思想政治工作。

猜你喜欢
徐州市公益活动进校园
My summer holiday plan
经典彩调进校园
徐州市旅游业经济影响分析
徐州市旅游业经济影响分析
长沙作家进校园鼓励孩子们写出别开生面的好文章
舞龙舞狮进校园
一道测试题的一般结论及其嬗变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优秀剧目进校园
第一次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