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在心中 (外一篇)

2017-11-14 17:17韩慧彬
金沙江文艺 2017年9期
关键词:酒香荷花

韩慧彬

荷在心中,缘于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每当念叨起这句话,一个温暖亲切的影子,一脉清新雅致的气息便打马疾驰而来。

身在江南水乡,多了赏荷的机会。江南的荷塘,大多没有白洋淀一望无际的视野,也没有西湖 “接天连叶无穷碧”的壮观,却以她玲珑秀美的姿色,安慰我这个北方人对她的一脉痴情。放眼开合卷舒随天意的荷花,想起咏荷佳句 “一红一绿一对俏,一笑一颦一春潮,一蝶一蜂一泓水,一花一叶一池娇。玉蕊丝丝溢芳馨,仙葩瓣瓣不染尘。分明阆苑莲花座,千古诗坛说到今。”烈日炎炎的盛夏,驻足塘畔,绿荷撑起一片清凉,朵朵荷花傲然独立,不妒群芳,或莲动芳歌,或细赏风光,或听鱼软语,无论何种风姿,细细把玩,细细品味,都让人浮想联翩。

时常流连于烟雨蒙蒙的荷塘,乐此不疲。幻想化作 《聊斋志异》里的书生,被荷花三娘子深情相望。 “雨中红蕊动人韵,满目花羞遮衣露”的荷花,扑面而馨的清香,使人为之销魂。满塘伞立着的千荷,在雨中绿衣遮皓,腕花处处含着迷人的皎颜,偏安一隅,张扬着向天的生机,舒展着生命的活力,珍珠落玉般的雨滴似乎也在为荷的清高,为荷花那独有的芳华欢欣鼓舞。

荷塘月色不容错过,层层叠叠的荷叶出水很高,像极了舞女的裙。绽放的荷花在朦胧的月色下,如初恋中的女孩娇羞矜持。沉浸在朱自清笔下的 《荷塘月色》里留连忘返。

任何姿态的荷都是幸福的,这种幸福发自内心。这多像我们自己,抛却一切凡尘杂念,行走在阳光下,漂泊在烟雨中,站在月夜里,思在灵魂的渡口,任凭岁月的风声一点点穿过身体,一遍遍抚摸自己,而后集结为思想的札记,悬挂在脑海里。

可惜在红尘里颠簸,我们的身体越来越不属于自己。我们无法指派任何一部分躯体像荷一样光明磊落的晾晒,我们惮于别人的注视和议论。所以我们只能选择黑夜,剥开自己。纠结于尘世的我们,惧怕审视自我,太多的顾虑如若荒野上的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我见证着越来越多的我们,被世俗的大手盘剥,就像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某些莲子,被一粒粒驱逐出母体,散落在尘世,各自演绎自己的故事。喜怒哀乐,身不由己。

我一直觉得,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朵纯洁的荷花,充满喜悦,只是后来的遭遇,后来的习气,生生把初心拉入尘世的泥淖中。《红楼梦》中描写妙玉的诗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似乎在证明人生这个无奈的历程。

荷在心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与荷相知,不需要太多的表白,生怕自己肤浅的语言,说不出荷的万分之一美,万分之一品格。“一品青莲若为官,光风霁月伴清廉。世人都学莲花品,官自公允民自安。”做人处世当学荷之品,莲之质。

荷在心中,我更希望做一株有思想的荷,坚守和见证幸福的秘密。

诗韵与酒香

我没有喝酒的天赋,然而,这并不能说明我会拒绝酒文化的渗透,酒文化的传播。虽然随意沾点酒就会头晕,就会显得很躁动,只是我刻意把它隐藏起来罢了。在别人看来,酒后的我,依然是一个矜持安静的人,习惯是危险的,我刻意在让自己避免习惯这种无法安静的状态,我需要安静下来,唯一能想到的便是阅读。

美酒是一种艺术佳作,以其水的外形,火的性格,渗透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类文化的每一个方面。古代的诗人不是酒鬼,却用一纸酒气淋漓的纸笺让后世多少好酒与不好酒的人为之沉醉。追溯历史,从先皇始祖黄帝与岐伯讨论五谷造酒,从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曹孟德,到 “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从项羽的 “鸿门宴”,到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酒在历史上留下了一部部一段段成也酒,败也酒,乐也酒,愁也酒,更有 “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传奇佳话。岁首佳节元旦酒,寒食清明悼念酒,五月端午避邪酒,八月中秋团圆酒,九九重阳长寿酒,腊月除夕聚欢酒,婚宴喜庆酒,丧葬祭奠酒,迎宾接风酒,送别践行酒,出师壮行酒,凯旋庆功酒等等,展现的不仅仅是皇族争权夺利的刀光剑影,宦臣权谋机变的勾心斗角,将士疆场拼杀的铁马金戈;还有外交场合的唇枪舌剑;长亭古道的离情别恨,文人墨客的慷慨高歌,饮酒作乐的世井百态。喝酒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性情,更是一种交流的手段。

醉酒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境界,以一份清澄明净之心去品读流水人生,镜花水月,酿就了一种怎样的淡泊恬静之心。“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将醉不醉应该是饮酒的最高境界。饮一杯酒,读几句诗,诗中暗涌的情感波澜,沉淀的生命韵脚才能通透起来,照亮人心。《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悲怆中透着无限凄凉,想那雪地中教头一步一叹且行且饮,天地浑然一体,那酒,成了这幅图画中的突兀主题,“梦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那透明的涓涓细流进入体内,热情就被激发了,即使醉眼迷离,即使胡言乱语,也是相互之间的亲密,也是感情的升华,李白的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醉之中可傲视王侯。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英雄豪气,杜甫与郑虔推杯换盏的忘形放纵,醉酒而成传世佳作佳话的例子不胜枚举。杨升庵的诗“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证明喝酒的确可以让人静观,达观,乐观。

从古代文人墨客的诗文中,总能嗅出酒香来,这是一种清香,一种让人回味的香,通过想象与加工可以把它变成美丽的画卷展现出来,不仅男人如此,就连柔情似水,雅致妩媚的中国女性也往往寄情于酒,借酒销愁。汉代女诗人班婕妤多才多艺,被汉武帝宠幸,后来皇帝移情别恋,遂作赋 “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愁”,决然离开皇宫。唐代女道士兼女诗人鱼玄机往往借酒销愁:“旦夕醉吟身,相思又此春。雨中寄书使,窗下断肠人。山卷珠帘看,愁随芳草新。别来清宴上,几度落梁尘”。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更是演绎出一幅美好的醉女夜归图。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绿油油的新酿浊酒,红通通的泥火炉,阴沉沉的傍晚将要下雪,热乎乎的喝上一杯如何?诗人特意准备新熟家酿招待朋友,还是偶尔想借此驱散孤居的冷寂凄凉?是风雪之夜想起朋友的冷暖,还是平日里朋友之间的常来常往?信手拈来的生活侧面,耐人寻味,引人想象。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如火,冷酷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放荡无羁;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意妄为,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让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闲暇无事,找一两个知己,弄点小菜,斟酒一杯,借着酒兴再嚎上一曲,管它五音全不全,也不失人间一份闲情逸致,岂不也算是潇洒至极,把凡尘往事都抛在脑后,安度一个洒脱人生。

岁暮清寒,于诗文中品味酒香,诗韵赛酒香,体味世间冷暖,心有所悟,情有所牵,冷暖自知。

猜你喜欢
酒香荷花
古法酒香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秋日三章
为什么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荷花
迷恋夏日酒香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荷花
不饮“华山论剑”,不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