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2017-11-14 20:40黄集伟
美文 2017年13期
关键词:文章

◎ 黄集伟

藏书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 黄集伟

「尊重的是他的行为,而不是年龄」来自作者颛顼文章,语出印度演员阿米尔·汗。作者从“广场舞大爷围殴篮球少年”事件说起,认为在“代际冲突引发的群体对抗心态时,出演《摔跤吧!爸爸》的印度国宝级演员阿米尔·汗说过的一段话”值得记取和传播,“他说:尊敬长者,尊重的是他的行为,而不是年龄……”相比诸如“是坏人变老还是老人变坏”之类的讨论,这段限定“尊敬”标的的廓清更具建设性。

「咪蒙体」语出作者万能的大叔,其特点是,“标题特别吸引你点击,以性暗示为主的情感倾诉的方式,文艺范儿十足。这类文章,之前就被很多网友定义为‘毒心灵鸡汤,现在来看,可能只剩下了‘毒’……”“大叔”的总结不能说不对不准,可身处本周语境,让人生发雪中送霜的联想也不是没缘由。

「大词」语出作家冉云飞“大家”文章,原题“大词,中国千年高考的精神内核”。“著名哲学家波普尔在《反对大词》一文中说:‘永远不要忘记我们的无知,这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决不应当佯装知道任何事情,我们决不应当使用大词。’借用波普尔自己的解释:所谓大词乃是浮夸的标准与虚假的知识。”

「这是一个争夺话语权的事件」来自作者连清川文章,针对封号热题,作者认为,“大众化媒体时代是精英与统治的共谋。《纽约时报》伟大的驻白宫记者JamesReston早就已经公开说过了。唯有社交媒体时代,才真正把话语权下放给了公众。所以,这是一个争夺话语权的事件……控制的方法不同,但是本质都是控制。用法律,用技术,用话题引导,用选战。松紧不同,制度不同,结果自然不同。这当然并不正义化。暴戾就是暴戾,没什么可说的。”

「她不愿意提着热水袋糊弄人」语出作者霍小发人物特写,文章简述辩赛达人马薇薇参与《奇葩说》节目后的诸多改变,蛮鸡汤的:“在马薇薇的人际关系排序中,朋友最高级。她觉得,血缘、爱情多是动物本能,他们没来由地爱你,几乎不需要付出努力。而朋友是你选择的,他们更能定义你是谁……她爱憎好恶极分明,才不会八面玲珑到让每个人都感到温暖舒适。有亲疏远近,也显得更珍贵。一颗心太滚烫,她不愿意提着热水袋糊弄人。”

「号大招风」网络新成语,与微信大规模封号举措相关。本新词组仿成语“树大招风”而来,语源可追溯至《西游记》:“……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对比语源句,就想,几百年过去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文化惯性竟也一点儿没变。

「恨不得自打耳光让我们动感情」语出学者毛尖文章。文章讨论《朗读者》作为一档好节目的不足:“这些年,电视不断刺激大众泪点,各款节目也志在撩拨,当年李斯特弹钢琴,让他母亲听出感情,上去就一个耳光,而我们今天的文艺,恨不得自打耳光让我们动感情。把歌德的告诫记心头吧:要做出大事,须得节制力量……”毛尖老师的提醒让人深省“泪眼潸然”,警惕那些失控的乃至别有用心的“泪雨滂沱”。

「云养狗」网络熟词,指因条件所限尚未或不能养猫养狗的人群用围观或分享猫奴狗奴生活日常的方法养猫养狗,即俗话所谓过干瘾、过眼瘾,算是现代版的画饼充饥。

「原二代」语出作者孔鲤文章,“原二代”指电视剧《白鹿原》中的“第二代”:“前十七集可以算作是白鹿原上第一代人的生长与第二代人的成长,从第十八集开始到第三十四集结束,则意味着白鹿原上第二代人逐渐做好了各自的选择,命运的齿轮也在转动着……”为一部剧或一部小说造个新词,也蛮拼的。

「藏书在哪儿家就在哪儿」来自作家凯蒂新近对作家麦克尤恩的专访。采访收尾,麦克尤恩简述乡村生活:麦克尤恩“家在伦敦城中心有栋大房子,乡下有座小房子,后来就交换了一下,在乡下有了这栋大房子,伦敦留了个小公寓。现在虽然还经常去伦敦,但这里更是家,‘因为书也都在这里’……”确实。藏书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比近几十年来批评界钟爱的那种政治正确小说要政治得多」来自作者陆大鹏文章,介绍作家斯蒂芬金新作《它》,认为“这本恐怖小说其实是一堂文学课”,它通过小说人物之口,对那种“象牙塔的、脱离实际的‘政治口号’做了反思……(《它》)貌似‘缺乏政治觉悟’,但实际上比近几十年来批评界钟爱的那种政治正确小说要政治得多”。

「拒污」网络熟词,意为拒绝污化交流,多作网络口头禅、网络套话使用。在网络语境中,汉字“污”已成热词,语用范围广泛,原有词义边界大为拓展,意味繁复,言及“污”或“污文化”,多有程度不一的黄、暴意味,且难有画一的界定标准,需视语境而定。

「消费是21世纪人类建立的最为世俗化的宗教」语出作者波波夫文章,文章说,大名鼎鼎的“亚马逊开的虽是‘假书店’,但它给零售业提了三个真问题……消费是21世纪人类建立的最为世俗化的宗教,它安抚过工业时代人们异化为螺丝钉的枯燥和宿命,同样也曾慰藉信息时代人们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人工智能的早期应用竟然也是为了诱使用户在浏览网页时转化为更多的购买”。

「隔壁大老李」网络熟词,与“隔壁老王”“人家孩子”“应用题小明”等近似,是网络著名虚拟人物之一,最常以顺口溜(看看别人看看你,看看隔壁大老李)格式呈现。语源说法不一,一说出自奇志、大兵表演某双簧小品,一说出自肥皂剧《家有儿女》中刘星的台词……比较而言,在知名虚拟人物系列里,“大老李”算不多见的正向符号,比起悲催的“隔壁老王”或全无个性的“小明”,总算还有个成人版的“人家的孩子”。

「社交媒体基本统治了年轻人的生活」来自作者南七道文章,语出Hayley Phelan有关社交媒体的观察的言论。作者发现,尽管社交媒体“从真诚有趣到变得虚伪做作”,但它仍旧“直接影响到”人与人的线下生活关系……“对年轻人来说,社交媒体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基本统治了年轻人的生活。”

「我的心好像换了一样」来自“新世相”微信公号推荐,语出藏族小学生宗巴。“去年九月,我们(新世相)与菜鸟网络一起,给他们设立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快递点’寄了1000本书,送给珠峰脚下的两所小学。五年级一班宗巴读完《爱的教育》这本书,在小半张纸片上写:‘我已经书看完的时候,我的感觉是心里有点感动,我的心好像换了一样,我已经来到学校的时候,我的心里有点快乐……’”“我的心像换了一样”这句确与习惯用法不同,它羞怯,战栗,而正是如是缺损传递出内心无可名状的喜悦,真挚而恳切。

「我们在网上说话的时候是不是要更小声了呢」来自品玩网推荐。最近,在日本举办的第31届全国人工智能大会上,几位研究者提供的一篇关于AI识别小黄文的论文引起讨论,“用AI来识别网络内容的研究方向实在让人不寒而栗。如果将来AI真的开始监督网上发布的内容,我们在网上说话的时候是不是要更小声了呢?”作者所谓“不寒而栗”并非针对审核小黄文,而是针对这种AI应用的方向,它趋向于严格、严厉、精微,而有时,生活之趣即来自于微妙之微、灰色之灰。

「高级丧」语出作者闫红本周文章,从当下盛行的“丧文化”视角回望小说《围城》中著名虚构人物方鸿渐,作者认为,方先生虽与丧文化“有染”,但却“丧”得个性鲜明:“普通的‘丧’是希望上进而不得,希望做一个优越的人而不得,高级丧则是看着世间的各种欲望发笑,不求升官发财,也不指望自我实现,那些看似诱惑的词,他们早已呵呵置之……聪明的人容易灰心,而不执着的终极就是高级丧”,精准剔分“丧”的细微差异,跟西餐牛排生熟度分成近似,若这样看,以刻板标准打分,方先生的“高级丧”也就三成熟?

猜你喜欢
文章
坚持“四个一”换得“四颗心” 奋力写好新时代“侨”文章
一袋干粮
专题文章介绍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文章英文摘要
文章英文摘要
文章英文摘要
文章英文摘要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文章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