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的世界

2017-08-17 09:55李守奎
美文 2017年13期
关键词:先王鬼神先人

◎ 李守奎

·专 栏 ·

先人的世界

◎ 李守奎

李守奎 1962年出生于河北省阳原县。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古文字、出土文献和汉字学,任历史文献学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生导师,目前开设的课程有汉字学、《说文解字》导读、出土文献选读、楚文字读解等。

小时候总是分不清“先后”与“前后”的差别,长大才明白是因为自己时空混乱,先后是时间距离,前后是空间距离,一度很为自己理解力的提高而高兴。后来学了点儿文字、训诂,什么事情都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先”为什么能够表达时间距离?这得从古人心目中的两个世界说起。

跨过死亡这道门槛,人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鬼神生活的世界。不同的时代,鬼神生活的世界大有区别,我们为了讲文字,就得讲讲距离造字时代比较近的古人的鬼神观念。试着读一段西周晚期的金文。

钟,集成01·260

这是西周的厉王胡的一个钟。周厉王很出名,专政弭谤,只许别人说好听的,不许人说真话,弄得国人“道路以目”,国人终于忍无可忍,发生暴乱,将其流放,西周自此加速走向衰亡。这位天子在位期间不问苍生求鬼神,给自己铸了不少铜器,在讨好鬼神上用足了功夫。这些礼器有的居然流传至今,上面的钟就是其中一件。留存至今的西周天子自作器极少,很是珍贵,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我们选取其中一段与鬼神相关的铭文读一读:

唯皇上帝百神保余小子,朕猷有成无競,我嗣配皇天,王对作宗周宝钟。锵锵聪聪,肃肃雍雍,用招各丕显皇祖考先王,先王其严在上,蓬蓬勃勃将余多福,福余顺孙,三寿唯利,其万年,畯保四国。

铭文的大意是:

上帝百神保佑我谋略成功成为周王,我制作宝钟报答。这宝钟奏出的音乐美好和谐,用以招来在另外一个世界的列祖先王。先王就在上天,降给我好多福祥:子孙繁昌,万寿无疆,长治久安。

这段铭文透漏了很多周人的鬼神观念。皇天高高在上,是有意志的最高神,也是天神先祖所居住的地方。天子就是天之子,皇天派其子到人间下土为王,治理四国万民,不过这是临时差事,任期结束还得回到天上,伴随在上帝的左右。天上与地上是两个世界,天上居住着上帝百神,天子的先祖先考也在其中,地上是天子率文武百官统领万民。天与鬼神高高在上,临视下土,天子的一举一动尽在其眼皮底下。天子表现好就降下福,表现不好就降下祸,所以天子就得好好表现。祭祀就是对鬼神的贿赂,摆好酒肉,奏起音乐,请鬼神来享用,鬼神一高兴,噼里啪啦降下百福。厉王铸钟作乐,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乐鬼神。信奉宗教的人不惧怕死亡,因为他们相信还有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可是这些来到人间的天子及其子孙们,占据着人间的一切美好资源,吃喝玩乐,很是享受,以至于流连忘返,祈求在人间万寿无疆了。周厉王比起春秋那些编钟以自乐的王公贵族们还算有正事儿。明白了古人观念中人世间与天上这两个世界,我们再来分析一些表意的汉字,就能对其深层的意义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先说“先”字。

《说文》说:“,前進也。从儿从之。”看来许慎和我一样,不太分得清“先”与“前”意义的差别。徐铉看不太懂,就创新为“之人上,是先也”,更是头脑发热后的诞语,不知所云。“先”字出现很早:

甲骨文,其祀多先祖,余受佑(合38731)。

春秋晚期金文,乐我先祖(郘钟,集成01·233)

“先”是“人”的前面有一个“之”,之就是出发到某地方去,中学课本《陈涉世家》中“辍耕之垄上”中的“之”就是这个意思。人的前面加上“之”,就是去往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也就是“先人”。先人比世人先到达另外一个世界,这就是那些在帝左右的先祖先考们。所以“先”最常用的两个意义就是名词先人和形容词时间上在此之前的。

“之”与“徂”同义,都表示前往。“之”在先中表达死亡后前往另外一个世界,“徂”则改换一个偏旁来表达到另外一个世界,《说文》:“殂,往、死也。”至今我们说“某某人走了”,大都是该人死亡的讳称,其文化源远流长。

再说一说“世”字。

《左传》成公十三年:“无禄,献公即世。”学者早就知道这个即世就是指死亡,可死亡怎么就是即世呢?“即位”是走上既定位置,“即世”岂不就应该是走上人生舞台?令许多学者不得其解。楚文字中即世多见用法与《左传》一样,都是指死亡,但字形有点特别。

《系年》21:文公即世,成公即位。

“殜”字见于《广韵》等后世字书,其音义与古文字没有关系。简文左侧从“歺”,右侧从“枼”。“枼”与“世”古代读音相同,世就是从枼截除下来的一部分。所以这个字肯定可以读为世。关键是左侧为什么从“歺(歹)”?这个部件与死亡有关,例如死、殇、殂、殡等。我怀疑这个“殜”是指人死后要去的世界,也就是以死亡为界的另外一个世界。“即世”就是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构词方式与即位一致。最近朱惠琦著文详论,证成其说,我希望能够早日发表。

死亡是人世间生命的结束,是另外一个世界的开始,人类从一个世界到另外一个世界只是先后的问题。成为先人,具有了超人的能力,可以在天庭与宗庙之间来回陟降,降福降灾,何等威风。所以古人有时活得不耐烦,就求速死,欣欣然奔向死亡。当然天庭里大概放不下所有人,平民百姓哪里敢想升天,即使是天子,如果缺德胡来而“失天命”,死后还能到帝廷否?不好说!即使去了,也要被列祖列宗打板子的吧!天子的另外一个世界在天上,老百姓的另外一个世界又在哪里呢?在地下。漂亮的女鬼久处墓室,偶尔来到人间被张生遇见了,于是就有了一段缠绵悱恻的人鬼相恋,被蒲松龄知道了,就有了《聊斋志异》……

猜你喜欢
先王鬼神先人
先人(外二首)
试论荀子的“先王观”
镜子
从门缝掬接月光
浅谈先秦诸子的鬼神观
怀念亲人,不忘先祖
荀子“圣王”的三种解读
知耻自律
泰民众愿行善报答先王
先人[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