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雀之报
——2017《美文》藏书票“十二生肖”之七

2017-08-17 09:55永辉
美文 2017年13期
关键词:藏书票伏羲女娲

◎永辉

蛇雀之报

——2017《美文》藏书票“十二生肖”之七

◎永辉

河北蔚县剪纸民间艺人的工作台

蛇,十二生肖第六,配地支“巳”,称“巳蛇”。巳,起也,指阳气之盛。巳时是上午九点至十一点,时近中午,又名隅中,日禺。此时气温渐高阳气升腾,蛇便出洞隐秘于草丛之中,并且不会伤人。

我们华夏民族的始祖伏羲和女娲都有着蛇的身体:“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蛇身人面。”“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这说明蛇早早的就和我们的祖先发生着密切的关系,至少伏羲和女娲氏都是以蛇为图腾并加以崇拜。中华民族的图腾龙也是由蛇为身体和主干演化发展而来。

含有蛇字的成语为数不少,但难得有褒义的,找来找去最好的一个是“蛇雀之报”。“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以药封之,蛇乃能行,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明月珠。”另有:“杨宝幼时见一黄雀为鸱枭所博,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救之养百余日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以白环四枚相报,并云当使其子孙洁白,位登三事,有如此环。”大蛇口衔明月珠、黄衣童报以白玉环是报恩故事的典范。

剪纸艺术是伴随着纸的发明而出现的,目前发现中国最早的剪纸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公元四世纪至六世纪)五幅团花剪纸。这几幅剪纸,是用重复折叠的方式和形象互不遮挡的手法处理,说明剪纸当时已是相对比较成熟的艺术了。

唐代是剪纸的发展期,杜甫有诗“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已流传民间。唐代还出现了用厚纸雕刻成花版,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形成装饰图案的漏版印花工艺。

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多了,剪纸就有了普及的条件。民间的礼花、窗花,或是灯彩、茶盏上的装饰,剪纸出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明代是剪纸艺术成熟和繁盛期。剪纸无处不在,灯彩上的纹饰,扇面上的花饰,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用剪纸作为饰样然后再加工而成。更多的是民间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门花、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都让剪纸艺术大放异彩。

清代剪纸从民间走入了帝王家。故宫里的坤宁宫是清代皇帝大婚时的花烛洞房。宫内墙壁的四角贴有黑色的“囍”字剪纸角花,屋顶中心是黑色的龙凤剪纸团花。宫殿两旁过道上也贴满了剪纸花样。从纹饰、用纸和着色来看,除了剪纸图案稍大以外,和普通百姓家的基本没有差别了。

猜你喜欢
藏书票伏羲女娲
藏书票欣赏
How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伏羲结网打鱼
女娲
汉字的由来——伏羲造字
伏羲画卦
女娲造人
藏书票
藏书票
女娲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