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刑人员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2017-11-14 01:13马宏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9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思考

【摘 要】由于开展社区服刑人员传统文化教育存在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本文在解析监狱的罪犯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寻找社区服刑人员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不足的前提下,从实施主体、内容、形式以及对象上,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社区服刑人员;传统文化教育;思考

传统文化就是通过文明进程演化、汇集成的,反映本民族的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本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和。其内容就是历代所有的物质上的、制度上的和精神上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等等。具体如儒家学说提出的“仁义礼智信”观点,其中的“礼”,就是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传统文化已经传承了五千年,早已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所以用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传统文化教育罪犯,易于罪犯接收,能收到成效。有调查表明,对罪犯进行教育作用最明显的是传统文化,此项调查的调查对象不仅是罪犯教育者,还包括罪犯,调查人数达到了400人,所以它的结论具有一定代表性。

一、开展社区服刑人员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司法部《教育改造罪犯纲要》提出:要对罪犯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使罪犯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和良好的民族礼仪。要对罪犯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罪犯明确人生目的,反思人生教训,端正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失败与挫折。要对罪犯进行道德修养教育,教育罪犯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从小事做起,敢于自我解剖,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虽然《教育改造罪犯纲要》是针对监狱的罪犯教育改造工作制定的,但是同样适用于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教育工作,因为不论监禁的罪犯还是非监禁的罪犯都是因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偏差,而导致犯罪的,而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对罪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塑及提升大有裨益。

加之,监禁的罪犯和非监禁的罪犯,在其成长过程中都同样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把传统文化作为他们的教育内容,易于他们接受,一样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有犯罪心理学家指出,犯罪行为与犯罪者的人格有关。罪犯正是因为人格上有缺陷,才导致了犯罪。罪犯人格缺陷是指缺乏责任感、羞耻感、罪恶感等等,而传统文化中具有仁爱、孝悌、诚信、爱国、克己、慎独、勤俭、宽厚等这些内容,它们对重塑人格大有裨益,所以,我们应该将传统文化作为罪犯教育的内容,以促进罪犯人格缺陷的弥补。

二、服刑人员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和不足

实际工作中,监狱就在利用传统文化教育改造罪犯中,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取得了成绩。

(一)监狱利用传统文化教育罪犯的實践经验

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道德文化,传统道德文化强调“由内而外”和“正己正人”的道德教化。现实中,监狱以传统道德文化制度、传统道德文化价值观念、传统道德文化舆论环境等要素为一体的罪犯传统文化教育正在形成。

各监狱领导高度重视,不仅注重提高监狱民警对利用传统文化教育罪犯的认识,还通过多种渠道让罪犯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洗礼。在利用传统文化教育罪犯的实施过程中,资金较充足,责任明确、监督到位。在实施形式上灵活多样,有课堂授课、播放影片、乐队、读书兴趣小组、专家讲座、故事讲述、趣味竞赛、黑板报专栏、监舍标语等,注重传统文化道德教育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例如,有的监狱在罪犯中开展性善性恶演讲式讨论,通过演讲争论,引导他们对善与恶的理解,达到鼓励他们向善的目的。又如有的监狱监区的大楼上标有醒目的大字“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勉励罪犯,让他们重拾信心。

在实施内容上,各监狱将授课的内容都编成教材,有的监狱还制作成视频资料。但是目前,全国各监狱的罪犯传统文化教育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教材,一般集中在道德品格、修身养性方面,如《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心得》、《了凡四训》等。

监狱传统文化教育实施后,监内文明改造氛围和罪犯改造面貌,都有很大改观,罪犯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各地司法行政机关社区服刑人员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和不足

开展社区服刑人员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归结为传统文化在社区服刑人员教育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所以,越来越多的司法行政机关开始实施社区服刑人员传统文化教育。

各司法所利用本区域的红色文化资源,让社区服刑人员参观或者聆听老战士讲故事,让他们感受革命传统文化,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过去的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性,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并促进他们珍惜改造机会,服从监督管理。某司法所在社区服刑人员集中教育活动中,加入佛学内容,邀请禅院法师授课,讲授佛学中劝导人心向善的佛理,并将其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从而在守法、懂得感恩、服从、约束自身行为、守规矩等方面,对社区服刑人员起到警醒的作用。在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前,某司法所工作人员上门看望社区服刑人员,这是利用了传统节日的气氛,达到感化服刑人员的目的。某司法局在社区服刑人员集中学习课堂,宣讲孝文化,帮助他们理解孝的意义,树立起正确的孝德观,用孝心、善心洗涤曾经的过错,重塑自我。某司法局在社区服刑人员中开展了“日行一善、以善养德”的活动。某司法局开展了主题为“学习传统文化,树立正确人生观”的社区服刑人员集中教育活动。将《三字经》、《弟子规》用于告诫服刑人员怎样做人、做事,讲解“仁、义、礼、智、信”的内涵,以规范服刑人员的言行。活动结束后,社区服刑人员表示,感触良多,今后一定严格遵守各项管理规定。

从以上实例知晓,各地司法行政机关都已经意识到传统文化在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中存在优势,也都纷纷在探索实施,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比较监狱罪犯的传统文化教育,社区服刑人员传统文化教育还刚起步,存在缺乏制度保障,责任和监督不到位,资金不充足等这些问题。另外,各地司法行政机关的传统文化教育都是针对社区服刑人员整个群体开展的,没有对特殊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还有,各地司法行政机关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主体单一,实施内容和形式有待扩展。endprint

从前面监狱利用传统文化教育罪犯的实践综述中看出,监狱的罪犯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虽然监狱的罪犯传统文化教育是实施于监禁环境,但是与社区服刑人员传统文化教育一样,教育实施对象都是罪犯,所以,监狱利用传统文化教育罪犯的实践经验是可以借鉴的。

因而,我们在借鉴监狱的罪犯传统文化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对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实践中的不足进行了一些思考。

三、社区服刑人员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一)实施主体方面

比较监狱的罪犯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社区服刑人员传统文化教育有社区资源优势,所以说,社区服刑人员传统文化教育不能仅仅依赖司法行政机关,它可以也应该有多个实施主体。应发动全社会力量,形成司法行政机关计划部署和牵头,居(村)委会、社区组织、志愿者等单位和个人参与的局面。

社区服刑人员传统文化教育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动服刑人员家属、志愿者、社区居民等开展各项活动,如发放宣传单;在社区宣传板上专设传统文化专栏,宣传修身、处世、忠孝等方面的内容。另外,司法行政机关可与社区携手组织文娱活动,如在社区表演孝德类生活剧。通过以上活动,创设出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传统文化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深受影响,所以应发动家庭成员、社区干部、志愿者等,用传统文化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

(二)实施内容和形式方面

司法行政机关应根据服刑人员的思想特点,从他们的需要出发,系统地梳理传统文化,将授课内容进行分类,如益智、行善、怡情等。另外,要紧跟时代的节奏,借助传统文化这个桥梁,让“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深入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使社区服刑人员牢记“八荣八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积极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借鉴监狱的实践经验,其实施内容是完全可以采纳的,如利用《论语心得》中有关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等内容,以及《了凡四训》中有关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故事,等等,可以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进行正面的引导。

借鉴监狱的实践经验,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应将实施中的授课内容编订成册,或制成视频资料,保存下来,这样可多次使用。同样,在实施形式上,也可借鉴监狱的经验,在资金充足的条件下,灵活多样,如课堂授课、播放影片、乐队、读书兴趣小组、专家讲座、故事讲述、趣味竞赛、宣传栏专栏等,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模仿监狱的经验,同样可开展性善性恶演讲式讨论,引导社区服刑人员向善。

(三)实施对象方面

在这里,实施对象仅指某几类特殊社区服刑人员。

(1)财物型犯罪的社区服刑人员。社区服刑人员中有财物型犯罪,而家庭經济困难是财物型犯罪的原因之一,有些财物型罪犯就衍生出一些错误的思想,如“我没钱,所以我犯罪。”他们缺乏应有的廉耻心。据统计,财物型犯罪占到社区服刑人员犯罪总数的大部分,所以培养财物型罪犯的廉耻心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在培养廉耻心方面,传统文化具有优势,如成语“礼义廉耻”,它已经存在两千多年,是我们大家都熟悉和奉行的成语。廉,不贪不污。耻,为不当的言行有羞愧之心。运用它消除财物型犯罪的社区服刑人员“因为贫穷就可以犯罪”的错误观念,让其认识到贫穷永远不是犯罪的理由,认清自己的罪行对他人、社会和国家造成了哪些危害。

教育矫正财物型犯罪的社区服刑人员,还可用古代哲理小故事——遗子以经。古代疏氏叔侄二人,将皇帝赐以的巨金花销掉,只留给子孙勤俭持家的家训,意在锦衣玉食会消磨人的斗志。诸如这些发人深思的哲理故事,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可起一定作用。

(2)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因为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过程中,这就需要我们要用优秀的文化对其加以引导,优秀的文化中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借助未成年人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我们向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助推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传统文化是古代圣贤思想的结晶,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积淀,对于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道德修养、性格养成都有很大帮助。比如,《弟子规》中的“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每个人都应该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要不断努力,才能走向成功。又如“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言语忍,忿自泯……”等内容,教诲我们“在家能孝顺、出外能敬长,要敬业而守信用。说话时忍一忍,就不会有意气之争”,这些作为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品德熏陶的内容,都是很好的素材。再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可以让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去分辨善恶、抑恶扬善。

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传统文化教育,不能进行枯燥乏味的说教,实施形式应生动有趣,比如参观、观看影片、演讲、知识竞赛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社区服刑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严重的错位,而传统文化对其重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起到积极、正向的作用,可以促进社区服刑人员成为学孝悌、懂感恩、明礼诚信的守法公民。

参考文献:

[1]焦集群.以传统文化介入罪犯改造理念的启示[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04-105.

[2]欧渊华.浅谈传统文化在罪犯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1-84.

[3]曾庆友,王瑞平,林晓军.监狱运用传统文化教育改造罪犯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司法,2011(5):54-57.

[4]王钰.以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教育改造罪犯“道德观”之浅见[J].社会心理科学,2012(12):22-32.

[5]何姝.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罪犯改造中的5W问题[J].商业文化,2011(3):19-20.

作者简介:

马宏(1972~),女,回族,籍贯重庆市,现供职单位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职称助教,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罪犯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育思考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