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新高考,高一语文如何“改”

2017-11-14 11:05刘爱玲
西部论丛 2017年6期
关键词:题目班级文章

刘爱玲

2016全国高考已降下帷幕,福建回归全国统考模式,归入全国课标卷考查行列。高考是高中教育的指挥棒,试题是教学的风向标,新一轮教育改革正在掀起,高中教学需要“如何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怎么考”,高中教育改革可以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透过2016这份试题,我们可以揣测命题者的命题思路。较之福建卷,明显全国卷的阅读要求量更多,考查的题目更灵活。对于全国卷,我们明显还没适应,但2017年高考试题又开始“变”。

原来全国卷中现代文阅读共有三篇,其中一篇论述类文章阅读是必考内容,而实用类和文学类阅读则是二选其一。现在新考纲要求三篇都是必考了,这等于要求学生要多阅读一篇文章。 从平时学生的答题来看,一篇2000字的文章,阅读加答题的时间约在15-20分钟左右,虽然其他个别题型改成了选择题,但语文高考答题时间整体还是会较之前的紧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更好的完成相应的题目,提高阅读速度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对于起始年段的学生,我觉得有必要从高一开始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锻炼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阅读训练的手段可以多种形式,阅读的也内容可以多样化,既兼顾古诗文言,又涵盖近现代的经典名篇;既可以重点讲解课内范文,又可以延伸拓展课外“大家”作品。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下今年高一我为提高学生阅读所做的几点尝试和想法,很多还不尽成熟,处于试验阶段,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纵观高考的改革趋势,对于语文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会做阅读题,更要会“读”语文。一个真正会读语文的学生,不管高考的形式如何变,她都能轻车熟路的应对。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课,经常陷入传统的思维定式中,从主要情节的梳理,到重要人物的分析;从关键句子的赏析,到文章主题思想的解读;从语言的品读,到手法的讲解。我们一直觉得语文应该是这样教的,真的如此吗?我想不一定,语文可以大胆些,再放开些。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怕进度赶不及,怕期末的考试内容没教完。实际上,语文要教的内容永远教不完,同样即使一学期不教,如果孩子态度端正,学习兴趣浓烈的话,期末语文他们也肯定考不差。所以,在高一上学期,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把课程放慢,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开学第一课给学生推荐了两本本学期的阅读书目《并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野火集》,并要求学生自行阅读,一个月一次读书交流会。截至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开展两次,虽然效果是微弱的,但至少学生开始读闲书,开始觉得读语文并不只是那么回事。

其次,结合每单元的教学内容,适当的开展拓展阅读。比如必修一第一单元主要学习现代诗歌,虽然高考不考现代诗,但我们还是利用第一单元这个契机,开学的第一个月,在班级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学生自己动手去搜集近现代的名家作品,并在每节课的课前三分钟在班级朗诵。本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更促使学生不得不去查阅资料,提升他们学习的能力,最主要的是,一人一篇,全班同学54篇,对于近现代诗歌学生有了初步的印象。

最后,以读促写。高中学生最害怕的一件事应该就是写作文,为无话可说。所依为了免除这尴尬的局面,我一般都是提前给材料,甚至从抄作文、练字开始。在本届高一,我做了一个新的尝试:在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分别创办了班刊,一到两个月一刊。截至目前为止,我们班刊已经出了两期,第一期主要内容为近现代诗歌集锦,全班学生把自己朗诵的诗歌誊写工整统一装订成册,并且由小組负责封面设计及相关的页面设置;第二个月的班刊为每次课前十分钟学生的班级演讲稿集锦。两期班刊下来,明显感觉学生的进步,也许现在他们的语文成绩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我看得出,他们开始阅读了,他们尝试自己写作了,他们开始自己讨论了。路,还很长,但我想坚持试看看。

二、学会“对话”,阅读再放开些

虽然天天在喊新课改,天天在用种种手段来活跃课堂的气氛,天天在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我们一直在教课文,这真的是语文课吗?明显不全是,我们经常把高中最主要的阅读教学给忽略了,而更多的把所有的教学功利的当成是在为高考解题服务的。

在教文言文时候,除了讲授文言里面重点的文言知识,进行情节梳理的时候,我们会教会学生,碰到记叙性文章,我们可以从题目入手,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然后按照故事的发展去联想文章是如何设置情节的,如《烛之武退秦师》,我们会引导学生抓住题目的“退

”,按照为什么退,怎么退,退的结果如何,三个方面去思考文章的情节。当然这方法既快捷又清晰,也确实让学生更清晰的掌握文章,也让老师讲课的思路更加的清楚。类似这样的“套路”,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可以举出很多。

我时常困惑,阅读教学我们是不是可以教的再纯粹些,不再是我们按照套路的把问题抛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来发现。教学这么久,每次上阅读课,大部分都是我自己借助教参,提前写好教案,提前备好预设的题目,课堂就是和学生一起解决这些预设题目,生成我们想要的答案。一堂课下来,即使有些问题是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但我还是情不自禁的将他们引上我预设好的答案,一不小心他们一些闪光个性的观点被我扼杀了,慢慢的他们也觉得应该按老师说的那样思考。

首先,善用比较阅读的教学。让学生在同类型中去发现两种的不同,可以是一个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可以是同一作品的不同版本,可以是同一话题的不同作家作品,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去寻求不同,去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其次,提倡学生多问问题。但是目前我们的学生一般是没问题的,甚至也不会发现问题,更别说问问题了。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都会一直表扬勇于问问题的同学,甚至不时的回放他们的问题,鼓励他们思考、提问,但又不乱问。

最后,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高中教材所选的文章相对都是经典的,它们不仅在思想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甚至在写作上也有很多借鉴的地方,特别是必修一几篇文言文。

为了适应新考纲的变化,每个语文老师都在绞尽脑汁研究考题,琢磨新的教学方法,但我相信语文变的是形式,不变的还是阅读和写作,如何确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让他们真正会“读”语文,应该是我们一直都在努力的。

注: ①《比较品读教《雨巷》》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4——1——2

猜你喜欢
题目班级文章
班级“无课日”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追根求源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