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2017-11-14 11:05绳克
西部论丛 2017年6期
关键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凝炼,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融入教育体系,内化成一种自觉行动。本文重点解读了某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以期推进新疆高职院校相关实践研究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

关键词:南疆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24字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党的十九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2]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肩负着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和發展祖国边疆历史重任,培育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面对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党对高校的领导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是我们高校履行好政治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价值

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和文化认同成型的重要时期,90后、00后一代成长于媒体飞速发展时期,文化水平高、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接受快,同时受传统约束少,受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影响多。南疆高职大学生大多是来自新疆、云南、贵州等边疆地区,对外界的接触较少,深受本民族传统习俗影响。对于他们来说,“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就表现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规范的一种自觉接受、自觉遵循的态度,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作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活动,并使之内化为自己实际行为选择的自觉的价值取向”[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指导南疆高职大学生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必须要融入高校教育和文化建设全过程,特别要注重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示范引领、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方式相统一,使其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形成以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规范自己行动的标准,自觉内化为价值取向。

二、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

多元文化思想的冲击。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完善,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潮在社会中逐步滋生,一些封建、落后、腐朽的地域文化也趁机死灰复燃蔓延至大学校园,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更是在学生中甚嚣尘上,价值多元化选择冲击和瓦解传统集体主义主流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新疆地区本身就是多元文化聚集地区,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敌对势力错误引导和社会个别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使得处于三观定型关键期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对核心价值观认知和实践上更加的多变和复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自发路径与自觉路径难以产生共鸣,部分大学生出现了对核心价值观“消化吸收不良”的现象。

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发挥不畅。学校承担着向学生灌输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任务,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战场。但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没有形成合力,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教育力度不够的问题突出。一方面目前南疆高职高校虽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但没有针对性的就其某个内容进行专门教育,学校进行的宣传讲座和学术报告也很少;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细化和教学时间限制,在教学方式上大多采用“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化、单一性灌输方式,这种脱离了复合目标和丰富生活意义的扁平化教育大大降低了将价值知识转化为价值信念的有效认同。更不用说部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呲必中国”[4]影响学生价值观的感受和认知。

家庭文化、社群文化的影响。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各种自发自觉影响交互作用的立体过程,绝不是孤立的“院墙教育”,家庭教育和社群文化是青少年重要的受教育场所和实践场所。以南疆为例,很多学生从小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产生朴素的宗教情感和封建迷信思想,形成一些与核心价值观不适应的人际交往礼仪规矩及行为习惯,对学校和社会教育难以有效接受和自觉认同。另一方面,在家庭教育和社群教育中盲目崇拜所谓的“成功学”、片面的注重智育轻视甚至忽视德育人格等现象,妨碍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合力的形成。反之,如果我们的所有学生能够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则能在所处社群中充当“传播者”的角色,对家庭乃至整个地区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产生积极影响。

学生自身条件较弱。调查研究表明,高水平大学的学生在认知、认同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5]。不可否认,南疆高职院校距离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大学还有不小的距离,我们的学生在自身能力、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识、自律等方面还无法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以笔者所观察为例,大多数学生在课程之外并非将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课外知识、丰富自身的经验上,而是观看体育表演、网络书籍、游戏上,对现实、对人生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导。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大学生对复杂的世情国情区情缺乏能进行十分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有的甚至没有去探索了解的意图,局限于自身的一亩三分地,缺乏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思考

营造优良的校园育人环境。校风、教风、学风、行为准则、学校的传统和习惯,都是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通过科学的管理、完善的制度、健康的集体活动、密集的舆论引导大张旗鼓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营造一种科学、健康、有序的校园文化,使学生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同时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和周边环境整治,让科学的、健康的价值观居于主导地位,形成有利于师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强势和文化氛围。

落实教育教学改革。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同意识既来自于自身的认识,也来自支配性的制度实施。高校应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正在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有机融合、同步推进,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校园环境。一方面着力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在课程设置、教育方式上采用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同时注重更新完善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加强各学科间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另一方面要统一部署、顶层设计,推动政策设计、考核评比改革,变传统的一元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为多元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用有效的制度机制规范师生行为,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法治意识、现代意识,凝聚民族团结的正向效应;同时着力营造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媒介宣传与交流平台,把新媒体作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主动引导学生在错误言论的侵蚀前保持清醒头脑,提升高职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多样价值观的辨识力;另外结合地域及教学特色,充分考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国情和需要,合理引导学生面对社会热点和身边琐事,深入探讨学生最为关心和最为困惑的问题,在知识传授中更加注重思辨精神培养,实现理论思想上的认知认同。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教师应努力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6],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师德为上,在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践行教师职业职业理想和道德规范,以优良的学术水平、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雅的言行举影响和带动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激励学生自觉地加强思想政治修养。高校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抓好“两课”教师和学生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其政治敏感度与洞察力,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定期组织宣讲骨干培训,增强理论宣传骨干培德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自觉做培育良好社会风尚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以行动注解的价值观比单纯的灌输更能触动人心。同侪群体是大学生获得信息、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来源,相互之间相近的心理认同感、政治情感倾向和亚文化特征使他们较容易接受对方的影响。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群体压力、从众心理、群体规模的积极影响发掘学生中的榜样形象并加以推介,充分释放优秀学生骨干的引领作用。学校还应通过举办民族团结模范、道德模范和为民务实清廉先进典型系列报告会、座谈会和访谈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去了解和学习社会中英雄模范和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学习他们人民至上的道德情怀、勇于担当的无畏精神、以诚待人的为人品格、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激励学生见贤思齐,以榜样人物引领人生规划,在服务人民和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活水源头,因为扎根于中华民族丰厚的土壤而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为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指导。南疆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特色,高校应大力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古为今用、以古鉴今,挖掘和阐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时代价值,让学生在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心理基础。

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形成认同内化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7]。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态度,即“个体对特定社会刺激如事物、观念或他人所持有的,具有一定结构、相对稳定和内化了的心理反应倾向。”[8]实践则是从认同到内化的关键环节,就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都内含于日常的实践活动中。高校应以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基础,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载体和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着大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承载好核心价值观转化认知、强化认同的功能。比如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组织开展青少年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爱心公益活动、创新创造活动、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用好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增强青少年对主流价值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了解当前形势,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与此同时,大学生必须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应当不要把自己仅仅看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被灌输者,更要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主动了解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以及民族精神的形成过程,了解世情国情,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对生活中纷繁复杂的现象作出正确判断,把从外部环境运转的工具转换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目的上来,努力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素中汲取实现个人价值的满足,探寻自身在风云变幻的未来社会发展中应处于的位置,实现自我教育。

四、结语

培育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要在遵循其成长规律共性的同时因地制宜的充分考虑学生的民族特色、教育背景等特殊性,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生活、学习、成长的各个部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论文为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校级课题《南疆高职院校大学生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立项编号:2017XK057)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 安姝: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作用 引导大学生实现社会价值认同[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2).

[4] 大学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N].辽宁日报,2014-11-13.

[5] 郭朝辉: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实证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10).

[6]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CD]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5/c_1110528066.htm.

[7]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3.

[8] 《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记者: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问题研究——访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长戴木才研究员[J].思想教育研究,2013,(2).

作者簡介:绳克(1991年10月),男,汉,河南南阳,硕士学历。

猜你喜欢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三严三实” 做师生满意的党员干部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大力弘扬“东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