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的分析

2017-11-14 11:05杨舒
西部论丛 2017年6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体系构建

摘 要:航空业的高速发展,使我国部分地区形成了以航空港为中心的综合经济体,在这一新型经济形式的不断演化与探索过程中,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体系的理论内容也应运而生。由此,本文从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体系的构成框架入手,从政策项目、重点项目、发展均衡、基础建设四个方面,对其发展策略进行分析,为航空经济的发展建设研究提供参考内容。

关键词:航空经济;体系构建;协同发展

引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在高速发展的进程中,逐渐进入了历史性的转折点,尤其在发展新型经济形势,创设综合经济实体的道路上,更是凭借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取得了一定的历史成绩。为了进一步的发挥新型产业结构的优势作用,必须从其发展的整体框架入手,在深刻分析结构特性的基础上,对方向型问题展开探讨,从而保证系统建设的有效性与价值水平。

一、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体系的系统框架

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体系,是我国航空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在不断对其发展方法进行创新与尝试的过程中,需要以多层次、多角度的视野对其内涵与结构进行优化,从而保证体系发展的健康性[1]。在此,需通过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系统,在三层框架结构知识的指导下对其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更加深刻的探讨其发展中所采取的结构与构成策略。

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过程中,在宏观层面上,是面向整体航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在中层内容上,是以航空经济为核心,在多种产业类型相互协同配合下的发展关系;而在微观层面上,需对涉及航空经济的具体发展项目进行研究,进而明确整体体系中的具体发展项目,从而保证各个环节在充分配合中价值条件的发挥。以此多视角下的系统框架,才能保证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的完整性,使其在发展过程中,有着稳定的发展动力。

二、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体系的发展策略

(一)提高政策扶持力度

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需在政府主管的领导下,建立直属的领导小组,并在工作中,编著并完善“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资源线路图”,以此内容作为指导,对相关的体系建设所涉及的经济资源进行整合与管理,进而使其在建设中发挥出更加典型的优势作用[2]。同时,在工作小组的引导下,应将航空港经济体系的产学研究融合到发展机制中,并为建设中的产业经济结构提供具体的理论支撑。另外,为了更好的为经济体系创造发展环境,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需在经济管理上加大力度,通过法制化建设水平的加深,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机制,使人才、技术、科研等优势条件被充分的调动起来,服务于以航空经济为中心的协同体系构建。在激励机制、监管策略、市场机制、竞争调节、人才管理等方法策略的指导作用下,使新型的航空经济发展结构有更加充足的长效动力实现发展的目标,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二)集中发展重点项目

调整航空经济发展结构的同时,应尝试对政府的服务流程进行优化升级,在加强各个产业之间联系密切程度的基础上,将政府对于试验区域的重点规划项目进行科学性的管理,从战略性的高度规划整体产业园区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在明确思路、精准定位的引导下,完成配套产业建设与补充,形成有重点、有核心的完整产业结构规划。

发展中,需明确的认识到航空港在整体航空经济协同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在保持航空货运业务内容稳定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服务意识与创新意识。通过创新要素的培养、供需关系调整、加大投资力度、完善产业协调等方法入手,集中资源对重点建设的项目进行完善,在聚焦发展核心的过程中,完成整体产业建设。以此目的为出发点,需要相关的政府部门在推进传统行业改造升级的工作中发挥出积极的价值作用,在加快新兴产业布局的基础上,使资金、人才、技术等重要的经济资源,在流动方向与速率上有明显的倾斜性,进而保证航空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

同时,在进行结构性调整的过程中,需重视各个结构之间的连接性,将与产业布局相关联的高等院校与发展中的一线企业建立连接,从而加快资金与技术的流动性,在高校、科研单位、企业这三者之间,形成完善的创新利益共同体,在分担风险、分享收益的过程中,建立起更加科学化的行业发展模式,服务于航空经济的核心构成建设。

(三)打造平衡发展生态

企业是形成产业的重要生产动能,大学是为行业建设提供人才与技术的基础,研究机构是保证发展科学性的核心。在发展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三者各自的优势条件与资源优势,在政府部门的协同管理下,充分的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价值的互补作用。并在加快技术转化生产动能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发展的加速。在经济建设的实验区,仅凭借国家的政策支撑与引导,自身不进行发展的创新,会使产业在发展中产生惰性,并直接降低理论的优势性[3]。因此,必须将企业的技术创新应用作为主体,把高校作为科研动力的源泉,在政府对环境的把控与主导作用下,明确产业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动力条件,在平衡产业环境中各个构成部分的同时,打造生态化的平衡发展模式。

以此内容为出发点,必须在航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汇集机制,从而构建起针对不同产业层级需求的发展平台。例如,在相关高校与政府部门之间构建起灵活的互访机制,通过航通融资项目形成校企联合,并在人员交流上、持股加盟、派遣挂职等方法上,加深相互之间的联系密切度,进而保证学术公关、技术应用、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建设需求。

(四)不断巩固创新基础

航空经济的发展协同系统创新体系,需在建設中对航空物流、信息系统等核心产业内容进行升级,进而保证技术建设水平的稳固,并以此维护整体行业发展的持续性水平。在执行上,对创新产业模型的维护,需从内部加强与外部升级两个方面进行提升,从而更加全面的保证效果的科学性。

首先,在执行对外吸引政策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对海外相关行业的高层次人才进行引进,进而强化国内在人才资源上的不足,并将国际上的先进管理办法引入到国内的经济建设中。尤其在航空港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针对一些急缺的岗位优势人才,采用特殊的申报引进方法,从而尽快的补充岗位缺口,为航空港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其次,在队内培养的工作中,需不断通过新型政策的出台,加快国内高校的研究进度与人才培养质量,在学术领域建立完整的科研梯度。从而在教育、科研与服务这三个方面,在集成管理模式的作用下,带动内部的科研发展与转化,保证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体系基础的牢固性。

例如,在河南省的航空类高校建设中,通过教学思想的解放,在深化办学理念的同时,不断加深与企业单位之间的合作,在政策的引导租用下,通过各种优势性策略,增加对于相关行业领军人物的吸引力。在此方法下,有效的汇聚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在打破传统技术思想桎梏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教育与科研能力,从而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合体建设中,实现了中和能力的提升。在项目内容上,通过与清华大学、北卡罗来大学等国内国际一流院校的合作,形成了国际一流的航空经济机构。

总结:新型经济形势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内容的引导与扶持,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更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协同各个产业在其中的发展关系,在集中优势项目的同时平衡发展条件,并在内部培养与外部吸引的管理策略下,不断加强新经济体系的基础稳定性条件。通过各项策略的执行与配合,完成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建华,张晓欢,刘春雨.航空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转型的动力[J].中国经贸导刊,2016(36):51-53.

[2] 郭利平.经济新常态下郑州航空港经济的演进路径及对策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8,29(02):26-32.

[3] 周书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创新人才发展战略研究[J].中州学刊,2017(10):35-37.

作者简介:杨舒(1989.01—),女,籍贯:河南省扶沟县,学历:硕士,毕业于中国民航大学,现有职称:中级经济师,单位:河南省机场集团,研究方向:民航运输管理。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体系构建
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内涵及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探讨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