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直肠癌超低位保肛吻合口瘘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探讨

2017-11-14 11:05胡宇
西部论丛 2017年6期
关键词:危险因素

胡宇

摘 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超低位保肛吻合口瘘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手术的患者共计120例,对其进行腹腔镜超低位直肠手术,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结果:年龄、基础疾病、术前白蛋白、肠梗阻、Dukes分期以及肿瘤直径和预防性造口是导致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出现吻合口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临床中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的低蛋白白血症进行处理,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并针对患者的基础疾病进行术前治疗和控制,进而提高患者的疗效。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超低位保肛;吻合口瘘;危险因素

随着临床医疗技术和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中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已经逐渐成为临床中治疗直肠癌的首要方式和金标准。超低位直肠癌是相对于低位直肠癌的一种临床情况,即临床中直肠癌患者的肿瘤下缘与肛缘距离小于5cm[1]。目前临床中主要使用手术对该症患者进行治疗,但是临床中吻合口瘘依旧是临床中影响超低位保肛手术的疗效的主要因素。本次研究就对腹腔镜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手术中吻合口瘘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手术的患者共计120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63.12±3.33)岁,其中合并基础疾病患者65例,未合并基础疾病患者55例;合并肠梗阻患者50例,未合并肠梗阻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的辅助下依照TME原则锐性切除直肠癌肿瘤以及直肠系膜。使用超声刀将患者的开乙状结肠两侧的系膜根部切开,并在其分支根部使用两枚Hemo-lok夹,远端同样使用一枚Hemo-lok夹,最后再将两者间的血管切断,清扫其根部淋巴脂肪组织;之后切开患者乙结肠两侧以及其直肠上端的系膜,游离距离应当与肿瘤下方保持至少2cm。后方自底前间隙付下神经前面位置开始向下进行分离工作,分离中注意保护患者双侧腹下神经,;在两侧位置则沿着患者的直肠系膜疏松间隙行走,直到分离患者的直肠间隙,于患者的肿瘤下方位置裸化患者的直肠肠管,然后在患者的提肛肌上缘3cm位置使用腹腔镜线性切割闭合器闭合切断患者直肠。于患者的下腹部4cm位置处取以小切口,经由此处将患者直肠近端切断部分取出,并且与患者肿瘤近端10cm位置,游离裸化肠管,切除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标本的移除,然后于患者的近端肠管荷包位置缝扎强生吻合器底针座等到吻合,之后在从患者肛门位置将配套的吻合器置入患者体内,并与近端肠管相吻合,吻合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系膜血管,防止其出现扭曲等情况。最后待彻底止血工作完成后,使用蒸馏水对患者的相应部位进行反复冲洗。

1.3观察指标

记录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在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情况,将患者的发生情况与患者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对患者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性别因素

男性患者68例,出现吻合口瘘患者10例,占比14.71%,女性患者52例,出现吻合口瘘患者8例,占比15.38%,X2=0.018,p=0.895。

(2)年龄因素

65岁以上患者50例,出现吻合口瘘患者15例,占比30%,65岁以下患者70例,出现吻合口瘘患者3例,占比4.29%,X2=23.266,p=0.000。

(3)基础疾病因素

存在基础疾病患者65例,出现吻合口瘘患者16例,占比24.62%,无基础疾病患者55例,出现吻合口瘘患者2例,占比3.64%,X2=18.138,p=0.000。

(4)术前白蛋白因素

术前白蛋白大于35g/L患者40例,出现吻合口瘘患者1例,占比2.5%,术前白蛋白小于35g/L患者80例,出现吻合口瘘患者17例,占比21.25%,X2=16.797,p=0.000。

(5)肠梗阻因素

存在肠梗阻患者50例,出现吻合口瘘患者16例,占比32%,未存在肠梗阻患者70例,出现吻合口瘘患者2例,占比2.86%,X2=29.501,p=0.000。

(6)Dukes分期因素

A、B期患者共75例,出现吻合口瘘患者3例,占比4%,C、D期患者共45例,出现吻合口瘘患者15例,占比33.33%,X2=28.333,p=0.000。

(7)肿瘤距肛缘位置因素

大于5cm患者58例,出现吻合口瘘患者7例,占比12.07%,小于5cm患者62例,出现吻合口瘘患者11例,占比17.74%,X2=1.267,p=0.260。

(8)肿瘤直径因素

直径大于4cm患者72例,出现吻合口瘘患者16例,占比22.22%,直径小于4cm患者48例,出现吻合口瘘患者2例,占比4.17%,X2=14.222,p=0.000。

(9)预防性造口因素

造口患者20例,出现吻合口瘘患者1例,占比5%,未造口患者100例,出现吻合口瘘患者17例,占比17%,X2=7.354,p=0.007。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年龄、基础疾病、术前白蛋白、肠梗阻、Dukes分期以及肿瘤直径和预防性造口是导致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出现吻合口瘘的主要影响因素。

3讨论

吻合口瘘是临床结直肠手术后极易出现的一种较为严重的临床并发症,也是导致手术患者在术后出现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术前白蛋白、肠梗阻、Dukes分期以及肿瘤直径和预防性造口等七项因素是导致患者出现术后吻合口瘘情况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应当针对这几项因素对患者进行术前处理,提高患者的安全性[1]。

患者的年龄、Dukes分期、肠梗阻以及肿瘤无法进行直接的影响和干预,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主要针对患者的术前白蛋白、预防性造口两方面进行干预。目前临床中低白蛋白症是临床中导致患者出现吻合口瘘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保证患者的手术效果,要在术前术后积极对患者的低蛋白白血症进行处理,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而在预防性造口方面,一方面预防性造口能够降低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病几率,但在另一方面其术后同样会有多重并发症出现,要针对患者的情况选择是否使用该手术。

综上所述,在临床腹腔镜超低位直肠术中,年龄、基础疾病、术前白蛋白、肠梗阻、Dukes分期以及肿瘤直径和预防性造口是导致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出现吻合口瘘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保证患者的预后情况,我们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的低蛋白白血症进行处理,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并针对患者的基础疾病进行术前治疗和控制。

参考文献:

[1] 张展志,肖萌萌,李雁,etal.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与对策[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1):40-44.

[2] 王得勝,叶钢,冯平,etal.腹腔镜直肠癌根治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30(4):303-305.

猜你喜欢
危险因素
急性胸痛恶性事件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及治疗策略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联的临床研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