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二题

2017-11-15 04:15李少武
长江丛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首长老区老伴

李少武

小说二题

李少武

劳动报酬

上午,镇委齐书记在县委开完紧急会议后,立即回到镇里,同镇党委一班人往石桥村赶。

一路上,齐书记心情激动,又喜又忧。明天上午九点,中央首长要来县里视察,主要看看老区的教育和农民生活情况。县委把首长访问的两家农户定在离铁路、公路较近,生活和居住条件相对较好的石桥村。首长视察的对象安排在他所管辖的范围内,说明县领导充分肯定他的工作成绩,这不得不使齐书记高兴。但他又有所忧虑,怕农户没选好,影响首长的情绪。县委书记说:要把这一任务当作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谁出了差错免谁的职。

来到石桥村,村头的五幢漂亮楼房映入他们眼帘。齐书记说:“下车去一家一家仔细看看。”

第一户:房屋外观华丽,室内因主人没钱装修而搁置。再装修来不急,不行。

第二户:房屋内外装修都很好,但室内家具破旧。不理想。

第三户:男主人是结巴,说话首长听不懂。也不行。

第四户:女主人长相太丑,影响美观。更不行。

第五户:村主任说这家应该没问题,这幢房子是他一个在香港定居的二姑妈出资十几万元修建的。男主人以前当过民办教师,有知识,口齿伶俐;女主人虽然是种田的,但有几分姿色。齐书记看完后说:美中不足的是家中的摆设不高档,体现不出当代农民的现代化气息。

选来选去,五家农户各有优缺点,定谁家好呢?

齐书记最后拍板说:“时间不等人,在老区农村要想找到各方面条件都好的农户比大海捞针还难,就定第二户和第五户。家具破旧、不高档,我们可以对他进行包装,二十一世纪新型农民的现代化气息不就出来了吗?歌星还不是靠包装而成名的。”

于是,幸运的光环降临到了石富宽和石贵民两家农户头上。

齐书记叫车,把镇里的高档沙发、办公桌椅、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拖来,分发到两农户家中。两家屋内,顿时“靓”了起来。

石贵民说:“样样都好,就是有一样不行。”

齐书记忙问:“什么不行?”

石贵民说:“生活。如此气派的房屋家具,主人总不能一二三餐吃萝卜、白菜吧!必须带点荤。”

齐书记笑着说:“是呀!首长打开冰箱一看,里面不能什么都没有。没鱼、没肉,怎么体现如今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准。”

齐书记掏出手机,打电话给镇食堂事务长,叫他买二十斤鱼、二十斤肉和一些蔬菜送到石桥村,分发到石富宽和石贵民家。他嘱咐两家晚上弄一点吃吃,但不能全吃完,要留一些剩汤、剩菜放在冰箱里。

第二天,中央首长如期而至。省委书记到火车站迎接,少先队员手拿鲜花夹道欢迎。

首长按预定计划一一走访了两家农户。每到一家,他拉着主人的手,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身体情况、孩子读书情况、全家几口人、农副业收入每年多少……他们都一一作了回答。看到老区人民翻天覆地的变化,首长非常高兴。

视察结束,齐书记带人搬东西,两家农户的脸一下子变了。

石富宽拿着刀子恶狠狠地守在门口说:“谁要敢进屋搬东西,老子一刀子捅死谁。”

齐书记厉声喝道:“你好大的胆子,光天化日之下,岂能由你行凶?”回头对随行人员说,“打电话叫派出所来。”

石富宽说:“叫派出所来,首先抓的是你。你作为领导干部,晴天白日,竟敢带人闯民宅抢东西?”

齐书记理直气壮地说:“我搬的是镇政府的财产,不是你的。”

石富宽说:“镇政府的财产是怎样跑到我家来的?我问你要了?你要先说搬来的东西要拿走,我要你搬来干啥?哄继父老子?”

镇领导在石富宽家碰“钉”子后,来到石贵民家。石贵民听说要搬东西,阴沉着脸说:“东西不能搬。这些是我应得的劳动报酬。”

齐书记说:“你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何谈得上是你劳动所得呢?”

石贵民不温不怒,不快不慢地说:“我活了半辈子没撒谎。你们叫我一个年轻人去撒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的谎,而且还要脸不红,心不跳,说话面要带微笑,既不能啰嗦,也不能结巴,更不能让老首长看出破绽,你说这有多难啊!不是为了这些沙发、电器,我干嘛违背良心,违背事实,费这么大的劲去骗一个人人敬仰的老首长呢?你们说这不是劳动是什么?谁要剥夺我的劳动成果,我要谁吃不了兜着走。我将一级级上告,直至中央。

局长退休之后

谁也没想到张局长退休后会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以致心神不宁。

张局长从政三十余年,开惯了会、讲惯了话、吼惯了下级、布置惯了工作、指挥惯了人……许多年来,他一直黑着脸,他自己是这样的脸,却喜欢别人给他的总是笑脸。他觉得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尊严,这才叫男人。

去年年满六十退下来之后,他就再没有看到别人的笑脸,既不能开会、讲话、吼下级,也不能布置工作、指挥人。他一下感觉失去了平衡,整天闷闷不乐,无所事事。

几个月后,张局长釆纳了朋友的意见,白天到老年大学去听听课,傍晚同老伴一起到河边散散步,节假日到乡下钓钓鱼或找老同志下下棋、打打扑克。他的生活过得同上班一样充实、有规律,心态慢慢调整过来了。

但有一样张局长的心态一直难以转变。

张局长在位时,逢年过节下级单位的领导爱往他家里送一些烟、酒、鱼、肉之类的东西。送的人多了,他搞不清哪些东西是哪个单位送的,往往把张三送的东西误认为是李四送的,把送了东西的单位误认为是没送东西的单位。后来,市里明文规定,春节期间严禁下级单位给上级领导送礼品、礼金。为顾及影响,张局长在大会上一再重申,不准给局领导送礼,违者纪律处分。但下级领导还是在晚上一如既往地偷偷送。他们认为领导嘴上虽是这么说,你把东西送到他家后,他表面上会批评你几句,心里却喜滋滋地夸你。你如果没送,别人送了,又怕领导说你死板,给小鞋穿,把你调到条件艰苦的偏远地方去。

张局长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上门给他送礼的人寥若晨星。张局长心里又失去了平衡。虽然他有足够的钱,有吃、有喝、有穿、有用,不缺这点东西,但就是心里不舒服。每到佳节来临之际,张局长坐在阳台上,看到家属大院里一个个送礼者,出了东家进西家,而他家的门始终没人敲一下,心里很不是滋味,常常唉声叹气,无缘无故冲老伴发脾气。

女儿、女婿见此,怕他憋出病来,就买了一些烟、酒、鱼、肉送给他。但东西相同,送的人不同,张局长的心病还是没有解决。

春节前夕的一天晚上,老伴到大儿子家去了,张局长一个人在家。他关掉电灯,默默地站在窗边看外面的动静。突然,门敲响了。张局长精神一振,立刻打开电灯,三步并作两步地走过去开门。来者是徐站长,他的司机手里提着一条菜场上难得一见的十几斤重的青鱼。张局长笑容可掬地说:“哎呀,老徐,你还没忘了我!”

这一夜,张局长兴奋得睡不着觉。

第二天,他迫不及待地要老伴把青鱼弄给他吃。

他高兴地说:“老婆子,你说是红烧好吃,还是清炖好吃?”

老伴说:“无论怎样弄都不好吃,那怕你到北京去把‘皇’厨请来精心地做,也食之无味。”

张局长不解地问:“为什么?”

老伴说:“你高兴个啥?你以为人家是真心送鱼你吃?他是送给二单元四楼的王局长,天黑、心急,摸错了单元。我昨晚回来在大门口听到徐站长一个劲地埋怨司机:‘你个年轻人,眼力这么差,连单元也望不清楚。现在又到哪里去买青鱼送给王局长呢?’”

张局长脸色由红变白。他气呼呼地一把抓起鱼,从阳台上摔了下去。

小说责任编辑:郑 因

猜你喜欢
首长老区老伴
莫让老伴变成“老拌”
我和老伴的快乐“毽 ”身法
老伴,幸福相伴
家有『首长』
2019年度广东省老区宣传工作 先进集体名单
延安,老区的希望
奋力打赢老区脱贫摘帽攻坚战
“能在向守志首长身边工作,我非常荣幸”
张景芳十几年如一日 七楼背瘫痪老伴上下(外四首)
革命老区展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