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应对海外特殊经营风险的防控措施

2017-11-15 11:59陈立金
关键词:辉山经营风险乳制品

陈立金

(闽江学院 爱恩国际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中国企业应对海外特殊经营风险的防控措施

陈立金

(闽江学院 爱恩国际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企业与海外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同时中国企业面对的源于海外的风险也日益严峻。文章通过对中国企业面对的海外特殊经营风险的案例思考,提出企业如何应对海外特殊经营风险,给正在面临同类情况的中国企业一些借鉴和启迪。

内部控制;特殊经营风险;浑水机构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中国的产品遍布全球,而一些中国企业也积极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将企业积极引进外资,资本迅速增值。然而,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上市行为也意味着企业承担的风险不确定性增加。如2017年3月下旬开始,中国的上市公司辉山乳业股价暴跌,市值一天蒸发上百亿元,随即资金链断裂,执行董事“失联”,独立董事集体请辞,这一切均缘于美国浑水匿名调查机构的做空报告。而在中国类似的企业不仅仅是辉山乳业一家,受到的风险也不仅仅是经营风险。

一、中国企业面临的海外风险

目前,海外风险的构成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环境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医疗卫生风险、特殊经营风险。

(一)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海外风险中首要考虑的风险因素之一。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环境风险是指海外对企业发展构成影响的各种外部力量,它包括金融市场、竞争对手、股东关系、资本的可获性、行业等不同层面的因素。

(二)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企业面对海外风险的一种外部风险。政治风险是由于海外国家的各种政府因素产生损失的可能性。政治风险主要有两种:宏观政治风险如恐怖活动、“内战”;微观政治风险如设立新的监管机构或对本国内的特殊企业征税。利比亚战乱导致中国石油开发企业在利比亚投资受损就是其中典型案例。

(三)社会风险

社会风险是指由于社会冲突导致的损失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恐怖主义是社会风险集中爆发的一种形式。例如,索马里海盗对于中国外贸通航的北印度洋航线产生严重的威胁。

(四)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因海外国家各种经济因素导致的经济损失。例如:特朗普政府在外贸上推行保护主义,强调美国企业回国投资本土制造业,同时加大对中国等贸易逆差明显的国家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征收重税,从而让“美国再次伟大”。这一些政策的推行有可能导致中国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在美国优势下降。

(五)法律风险

企业法律风险是指在法律实施过程中,由于企业外部的法律环境发生变化,或由于包括企业自身在内的各种主题未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对企业造成负面法律后果的可能性[1]。

(六)医疗卫生风险

医疗风险是指存在于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某种因素,可能会导致相关企业损失的可能性。例如,禽流感的流行,导致世界范围对于禽类需求的下降,从而引发禽类供应产业的衰弱。

(七)特殊经营风险

在上述中国企业面临的海外风险之中,多数风险属于外部风险,企业更多的是采用规避或承受等相对保守的方法应对。而作为经济风险中的一种——经营风险近年来经常出现在中国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受到学界及经济界的重视。经营风险是指公司的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中出现失误而导致公司盈利水平变化,从而产生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或由于汇率的变动而导致未来收益下降和成本增加,这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风险[2]。在中国企业面对的经营风险中,又有一种特殊类型(本文用特殊经营风险来表述)。特殊经营风险主要指针对有一定规模的上市企业,海外的匿名调查机构通过查询企业年报,找出企业存在的可能经营问题,进行深入的一线调查后,向投资者公布企业投资风险警示,引发企业股票的剧烈下降,甚至退市破产的可能性。

在海外匿名调查机构中,浑水机构(下称浑水)是最为知名的一家。浑水机构的英文名称是Muddy Waters,它是一家美国的匿名调查机构,经常针对在美国、中国香港等地上市的中国公司发布质疑调查报告,从2010年来由于通过发现公司存在严重经营问题,而成功猎杀多家中国公司,一时在资本市场名声大噪。

二、特殊经营风险的成因

(一)直接成因

中国企业面临的海外特殊经营风险的直接成因是以浑水为代表的机构对中国企业的做空。浑水往往通过对中国企业财务状况的深入发掘,指出存在问题的中国企业,通过公布其问题存在的相关证据,做空其股票,与一些相关机构和公司如对冲基金在企业出现问题、股价下跌时乘机获取利益。

(二)深层原因

1.财务风险

浑水能够做空中国企业的关键往往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风险控制不严,内部控制机制不严,虚设假账,甚至已经形成弊案。例如,从辉山乳业2017年提供的财务年报中可以看出,2016年其毛利率达56%,同年蒙牛的毛利率为33.7%,伊利集团的毛利率为38%。至于辉山乳业毛利率高的原因,辉山乳业解释为“在乳制品行业,奶牛养殖的饲料成本占到60%-70%,而辉山乳业自建苜蓿种植基地,使得其产品成本较同行业较低”。然而浑水在没有账册和原始单据的情况下,从一线摸底时发现其苜蓿种植基地有被夸大的嫌疑,基于此,推出辉山乳业夸大其盈利水平。浑水做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信息不对称欺骗投资者,资本开支造假以及董事局主席涉嫌转移资产。经深入调查后,处于危机中的辉山乳业已经呈现“树倒猕猴散”之势,作为公司的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从一开始就不见踪影。

在深入调查中,发现其董事长及其妻子通过设立多家非上市企业,制造企业内部交易,通过内部舞弊,导致企业的债务以及辉山乳业过快增长。这期间董事长存在指示伪造利润的嫌疑,并通过借贷等融资方式补偿债务、支出成本。

2.行业风险

第一,奶源的数量与质量问题。乳制品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优质奶源的需求。而考虑到奶牛养殖的利润率低、养殖风险较大,我国多数乳制品企业采用的模式是小规模分散饲养奶牛,这与大规模现代化的乳制品加工需求不吻合,现有的优质奶源供应远小于需求[3]。乳制品行业的增长迫使奶源基地加快建设。将“打造中国最值得信赖的乳品品牌”作为企业理念的辉山乳业打造了全产业链生产模式,从源头开始重视奶源基地(甚至牧草场饲料)的建设,虽然可从源头控制奶源的数量与品质,然而一次性投入量过大,带来基地闲置等新问题。

第二,消费不足问题。我国液态奶的人均消费量与世界平均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无论大中小城市均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有较大差距。国内仍没有消费乳制品的习惯,亦存在部分人因经济条件的制约无法消费。不过,随着乳制品产品种类的多样化,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消费意识走向高层次化,未来的消费市场仍被看好。而目前乳制品企业的数量发展速度相对于乳制品消费市场而言,发展迅速。如图1和图2所示,当中国乳制品行业利润波动变化时,同期中国乳制品规模以上企业增速加快。

图1 2012-2014中国乳制品行业利润总额与利润率变化示意图

图2 2011-2012中国乳制品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

注:图片出处为艾凯咨询网的2016-20SS22年乳制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第三,中国乳制品行业特有的产品质量风险问题。乳品的生产源于奶牛的产奶质量,而中国奶牛疫病发生次数增多、机会增大,例如: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在我国部分地方有蔓延的趋势,一些地方出现口蹄疫等烈性传染病[4]。这些因素也会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从细节上看,企业的产量受到冲击;而从宏观上来看,行业的商誉受到更大考验。

第四,冷链销售端的市场风险。乳品的易变质,使其相对于其他食品行业而言,在其流通渠道要具备低温冷链物流及销售进行配套。而冷链产品的销售终端与现代零售业态相关,但是社会现代零售业态在大中城市发展较好,其他城市发展迟缓,这使得乳品企业难以开展有效而深入的市场拓展和深度分销。除了伊利、蒙牛、光明等少数大型乳品企业以外,多数企业的合作渠道有限,市场布局狭小。

综上所述,可见乳制品业属于一个高风险行业,其产业链脆弱[5]。在供、产、销等环节多,一旦其中任意一环节出现差错,后果严重。之前的三鹿奶粉就是前车之鉴,而从中吸取教训的辉山乳业强调全产业链生产,又将其投资分散、投资总额增加,财务风险加大。

三、风险防控措施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受到境外机构的做空,主要原因是自身企业管理中风险管控不严导致被对方抓住把柄。

(一)风险防范

1.控制环境维护

风险防范主要从企业内部建设做起,如在内部控制中,我们强调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设立好职能组织机构,并在此基础上设立相关的职能岗位,做好岗位描述。要将企业日常的业务风险用风险地图的方式,列明其发生频率与影响程度,将主要风险通过设立规范流程图等方式减少风险。

2.发挥行会的团结

借鉴海外经验,特定行业的行会功能强大,不仅是提供行业技术交流协作,行业贷款担保,还可以提供行业法律咨询,对于行业遭受境外不公调查,行会可调动本行业企业联合反击。

3.严格财务审计

财务安全事关企业生存的命脉,从财务管理角度,严格记账规范,强化内审与外审。特别强调对海外法律法规也需要熟悉,防止因对海外资本市场运作规范的不理解导致自身的损失。我国赴海外融资的公司应事先充分了解海外法律制度,如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和《多德—弗兰克法案》等证券监管法律。同时,作为企业应有一套监督检查机制,强化监督,作为企业管理层应有面对风险的法律意识和素养。

(二)风险控制

1.投保保险

保险能很好地分担企业风险,如在职业责任险中的险种——董事高管责任险。概括地说,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是以公司董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向公司或第三者(股东、债权人等)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在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都为自己的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了董事责任保险(D&O Insurance)。在我国香港地区,董事责任保险的购买率也达到60%-70%。据了解,中国石化、中国移动、宝钢、康佳、云南铜业、南纸股份、云南白药集团等相继向不同的保险公司购买了董事责任保险。因此,董事高管责任险是分担企业风险的因素之一。

2.积极抗辩

从控制角度而言,及时的抗辩是最为必要的。企业在提高保险意识的基础上,应全面参与,积极应对,做好抗辩的思想准备。同时,企业积极做好应对措施,为了保证企业的市场信誉,如果能在驳回起诉阶段赢得驳回起诉的动议,对于投资者及各方面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3.主动公开

对于做空机构指责,要勇于公开相关真实信息,保障公众、合作企业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偿债能力、盈利水平等的信息知情权。

4.积极应诉

海外做空机构往往以诉讼等法律方式将做空的负面影响增强,国内企业应诉积极性仍待提高。为此,为了维护正当权益,企业不能观望,没有坐享其成的事,要积极寻求专业的顾问律师团队和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的帮助,争取胜诉或者降低赔偿额。其次,在诉讼中,国内企业应使用应对的措施和方法来化解纠纷,减少损失,保证企业的协调发展。

四、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国企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企业面对海外特殊经营风险,利益最大化已经不是他们追逐的唯一目标,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的核心问题[6]。而在当代中国企业与海外之间发展越来越多的资金、经济业务、人事等关系的大背景下,及时地规范自身内部管理,从而规避特殊经营风险,有利于企业以更加成熟的姿态展现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参与到全球竞争中。

[1]商业银行应创新法律风险管理机制[N].中国财经,2013-05-15.

[2]李欢. 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23).

[3]王微双.乳制品生产企业原奶采购风险预警体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崔玉东,朱战波,朴范泽.我国奶牛乳房炎防治现状与研究展望[C]// 中国奶业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6.

[5]吴洋.内蒙古乳业风险因素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6]宋雪菁,韦庆云.浅谈企业经营风险管理[J]. 中国集体经济,2017(9) .

F74

A

2095-0292(2017)04-0056-03

2017-05-19

陈立金,闽江学院爱恩国际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营销管理。

[责任编辑孙兰瑛]

猜你喜欢
辉山经营风险乳制品
房地产开发中的经营风险管理探讨
2018年1~2月乳制品产量同比增长8%
全球乳制品交易价格指数上升3.1%
公路施工企业经营风险防范探析
通过乳制品源头控制提高原料奶品质的措施
浅谈如何降低医院的经营风险——从内控管理的角度分析
杜马斯燃烧法快速测定乳制品的含氮量
国际地面工程项目经营风险之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