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注射联合芒硝外敷治疗腹部术后腹胀效果观察

2017-11-15 10:01徐定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8期
关键词:腹胀

徐定华

【摘要】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足三里注射联合芒硝外敷治疗腹部手术患者腹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笔者所在科室接受腹部手术后腹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腹胀缓解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利多卡因足三里注射联合芒硝外敷组腹胀明显减轻或消失,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利多卡因足三里注射联合芒硝外敷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术后腹胀,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足三里注射; 芒硝; 外敷; 腹部术后; 腹胀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8.0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8-0121-02

腹部手术患者由于术前肠道准备不充分、术中麻醉、手术创伤、腹腔炎症刺激、水电解质紊乱、术后疼痛、术后镇痛泵的使用、术后长时间卧床及精神、神经因素等方面原因,都会导致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腹胀,排气、排便功能障碍,直接影响患者术后身体机能的恢复。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本文对80例腹部手术后腹胀患者行除常规治疗外,采用2%利多卡因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芒硝外敷腹部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21~76岁,平均48.5岁;肠癌根治术23例,胃癌根治术18例,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10例,绞窄性肠梗阻9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6例,胃溃疡穿孔手术5例,开腹胆囊切除术5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4例;患者术后2 d(48 h)均无肛门排气,出现不同程度的腹部胀气,体征可见腹部膨隆,叩诊鼓音。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继续采用常规术后护理,包括禁食禁饮、补液、抗感染、支持治疗、腹部按摩、腹部热敷、肛管排气、指导床上活动及鼓励早期下床活动,胃肠道手术常规予胃肠减压等。观察组除上述常规治疗外给予以下治疗:(1)2%利多卡因4 ml+生理盐水4 ml混匀后于双侧足三里各4 ml穴位注射,1~2次/d(腹胀症状较重,能耐受足三里注射刺激的每日2次)。选用10 ml注射器,用6~7号针头,常规消毒,固定足三里穴位皮肤,垂直进针,刺入深度为针头的1/2~2/3,上下缓慢提插,当患者有酸、麻、胀、痛感,充分得气后回抽注射器无回血则缓慢推注药液4 ml。推注完毕将针退到皮下,快速拔针,并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顺时针方向按揉2 min。更换无菌针头,将剩余药4 ml同法在对侧足三里进行注射。(2)根据患者体型胖瘦予芒硝250~500 g,研碎成末后装于自制的封包袋中敷于腹部,注意避开手术切口,敷药时注意将药物尽量摊平,以1~2 cm厚度为宜,在芒硝袋上覆盖长方形大毛巾或折叠好的浴巾(毛巾长度须超过芒硝外敷部位),身下铺一长方形成人护理垫,防止芒硝潮解后污染患者衣物和床单位,再以腹带加以固定。芒硝溶化或芒硝结晶变硬时及时更换另一芒硝袋。用药后密切观察治疗效果,记录患者第一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观察患者腹胀缓解情况。

1.3 疗效判断标准

(1)显效:治疗后24 h内肛门排气或排便,腹胀消失;(2)有效:治疗后24~72 h排气或排便,腹胀减轻;(3)无效:治疗后72 h仍未排气,仍自觉腹胀明显;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1]。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情况比较

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67.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腹胀缓解情况比较

经过72 h的治疗,观察组25例腹胀完全消除,12例腹胀明显减轻,仅3例腹胀无缓解。而对照组仅9例腹胀达到完全消除,18例缓解,仍有13例腹胀无缓解。观察组腹胀消除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医认为,腹胀乃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司,胃气壅塞所致,与脾胃肝等脏腑密切相关[2]。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腹胀乃腑气不通,治疗应以理气通腑。现代临床及试验研究表明,刺激穴位可特异性地对相应脏腑器官产生调治效应[3]。三里者,胀之要穴也,刺激足三里具有调理气机的作用,使紧张的胃肠变得弛缓[4]。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刺激足三里可调通腑气,行气导滞,从而促进胃肠蠕动[5]。进而促使肠腔内积气排出。应特别注意的是,足三里注射时,取穴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疗效,应采用手指同身寸定位法取穴。患者自身无法进行取穴定位时,操作者应先与患者比对手掌,手掌大小一致时可以由操作者的手掌进行取穴定位,如果经比对手掌大小有差异时,可用棉签准确量取患者手指尺寸后进行取穴定位。进针后应上下提插,须充分得气回抽无回血后方能推药。应注意足三里穴位处皮肤破损及感染时不宜进行此操作。术后须待患者麻醉作用消失,感觉恢复正常后注射为宜。另外,注射前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好适宜的注射针头,掌握好穴位注射的深度,型号过小达不到穿刺深度,体型肥胖皮下脂肪较厚者,选择7号针头,穿刺深度适当要深(刺入深度為针头的2/3)方能充分得气,体型较为消瘦的患者可选择6号针头,穿刺深度不宜过深(刺入深度为针头的1/2),且刺激量应适当。应强调足三里穴位准确取穴位定位后应做好标记(指掐法或棉签点压法标记),注射前时应再次核对穴位,应掌握正确的进针角度,应垂直进针,不可偏斜,否则会偏离穴位,不利提插也不易得气,达不到预期效果。endprint

利多卡因穴位注射,对大脑皮层起稳定作用,对胃肠道平滑肌有解除痉挛的作用[5]。2%利多卡因穴位刺激加注射,可以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从而治疗消化功能紊乱[6]。此外利多卡因穿透力大,作用快、利于传导,作用安全,不至于出现新斯的明、胃复安等注射后胃肠蠕动过强导致的对胃肠道术后吻合口的不良影响,以及由于蠕动过强出现的各种不适。利多卡因尤其适用于进行胃肠或膀胱手术患者,以及不宜使用新斯的明等穴位注射的手术患者。此外,由于局麻作用,患者注射后局部疼痛感消失,减少了穴位注射后带来的不适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应注意的的是,利多卡因和生理盐水的配比应按1∶1的比例各4 ml配制,两种药液抽药后应充分混匀,否则注射时药物浓度不均匀,两侧足三里注射的疼痛感会出现较大差异,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每日两次穴位注射的患者,两次注射间隔时间应至少8 h,腹胀症状有所改善后可改为每日一次注射,直至肛门排气腹胀消失。

芒硝腹壁外敷,有行气导滞之功效,使气机通畅,荡涤肠胃。芒硝其性为辛苦咸寒,芒硝溶化后,在肠道内形成高渗盐溶液,吸附大量水分,使肠道扩张,引起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从而发生排便效应。芒硝外敷于腹部,通过皮肤作用于机体,使药物由表及里,直达肠道处,刺激肠蠕动,起到了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消除腹胀的作用[7-9]。应注意的是,芒硝袋外敷时应避开手术切口3~4 cm,芒硝袋应置于切口两侧,在两侧芒硝袋之间的切口敷料上垫以一块清洁干燥的棉质毛巾,以保护切口不被潮解的芒硝液污染,如脐周无伤口时应敷于脐部及天枢穴处,效果最佳。脐部为神阙穴,与诸经百脉相通,可疏通脏腑经脉,六腑通畅而达到促进肠蠕动恢复的目的[10]。芒硝外敷神阙穴,能通达气机,对缓解术后腹胀、促进排气有明显的效果[11]。天枢穴是治疗腹胀之穴,能通畅脏腑之气机,腑气通则传导功能自可恢复[12]。此外,敷药期间应注意观察腹部敷药部位的皮肤情况,如有出现皮疹、皮肤破损时不宜敷药。清洁皮肤时注意宜温水清洗,不宜使用任何清洁剂。腹部切口需要换药时,芒硝外敷应于换药后再进行。芒硝袋移位或芒硝潮解不慎污染手术切口时应及时行切口换药,避免对切口的刺激。芒硝袋外敷后4 h左右紧贴腹部一侧的芒硝由于腹部体热作用开始潮解结块,而未接触腹部一侧的芒硝尚未潮解,为更好地发挥疗效,敷药后4 h左右应取下芒硝袋重新抖松混匀后,继续敷于患者腹部,充分发挥袋内芒硝的作用。夏季气温高,芒硝潮解速度加快,应密切观察,及时更换新芒硝袋。覆盖在芒硝袋上的毛巾因为吸收大量芒硝液,会凝结成硬块,每次更换芒硝袋时应同时更换新的毛巾。芒硝袋宜选择大小合适、柔软、对皮肤无刺激、透气性好、不褪色易清洗晾干、耐消毒液浸泡、可重复利用的材质,经反复比对以绸缎布最佳且取材方便。芒硝腹部外敷时应根据体型选择芒硝袋的大小(大的芒硝袋装芒硝500 g,小芒硝袋装芒硝250 g),体型较胖的患者,外敷时应相应给予大的芒硝袋或者用两个以上芒硝袋,原则上应尽量敷及腹部除切口外的其余暴露部分,以尽可能全面消除腹胀,发挥最佳疗效。同时根据体型选择大小合适的腹带固定,固定不可过紧以免加重症状,松紧以翻身及床上活动时芒硝袋不移动及患者感觉舒适为宜。

本组观察发现,无效的3例患者均为脐周切口,芒硝袋无法敷及神阙及双侧天枢穴处,患者均为高龄且体型偏胖,因惧怕疼痛及担心活动影响切口愈合,不愿意进行主动的床上活动,对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较差。其中1例操作者未严格按同身寸取穴,定位不够准确,提插刺激不够,未充分得气便推注药液,注射后未加以按揉。另1例患者喜侧卧位休息,芒硝袋移位未予及时调整,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观察组其余37例均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疗效显著。另外,对于显效的患者(肛门已排气或排便,腹胀已消失),可停足三里注射及芒硝外敷。对于有效但腹胀未完全缓解的患者,应继续行穴位注射及芒硝外敷治疗,直至腹胀完全消除。对于无效的患者及时查找原因。

实践证明,腹部术后腹胀患者以2%利多卡因足三里注射联合芒硝腹部外敷治疗,两者联合使用发挥协同作用,加速肠蠕动,能有效缓解腹部术后腹胀,恢复胃肠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姜玉芳.术后腹胀患者的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2004,18(12):2231.

[2]肖振辉.中医内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4-146.

[3]刘清国,胡玲.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39.

[4]贺志光.中医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460.

[5]黄华勇.腹部手术后腹胀预防和解除方法的研究概况[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6):3266-3268.

[6]武亮,关丽荣,杨滨.利多卡因注射足三里穴为主辅以推拿华佗夹脊穴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11):30-31.

[7]黄雅镕.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971-981.

[8]江明性.药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261.

[9]覃梅梅,盘雪莹.中药芒硝外敷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9,16(8A):53-54.

[10]朱其卉,张剑,胡春娥,等.通气散外敷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胀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3,18(8):575-576.

[11]方麗华.芒硝敷神阙穴治疗妇产科术后腹胀效果观察[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0,33(3):236.

[12]周小萍.针灸配合中药足浴对胃肠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3B):698-699.

(收稿日期:2017-06-27)endprint

猜你喜欢
腹胀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肝硬化腹胀的临床疗效
及早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腹胀的影响研究
早产儿与足月儿发生新生儿败血症的特点比较
剖宫产术后腹胀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应用护理干预预防腹胀的效果分析
四磨汤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新生儿腹胀的疗效观察
胸腰椎骨折后腹胀发生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干预
耳穴贴压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的预防作用
耳穴贴压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的预防作用
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胀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