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工具的设计与应用效果

2017-11-17 09:19唐敏怡严红云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良肢正确性偏瘫

唐敏怡 严红云

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工具的设计与应用效果

唐敏怡 严红云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工具的设计与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3月收治于我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良肢位摆放知识的口头讲解与良肢位摆放行为的观察督导等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加用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工具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偏瘫观察对象干预后良肢位摆放依从性、正确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肢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工具的设计与临床应用,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依从性与正确性,降低偏瘫后肢体并发症发生风险。

脑卒中;偏瘫;良肢位摆放;护理工具

10.3969/j.issn.1672-9676.2017.21.019

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使得脑卒中患者的生存率亦表现出上升趋势,随之而来的则是脑卒中后带各类后遗症生存患者数量的持续增长。偏瘫是常见的会对脑卒中幸存者形成严重生活困扰的后遗症类型,而良肢位摆放已被证实对该类后遗症具备积极的预防价值[1],早期的科学化良肢位摆放护理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与降低功能残障度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我国脑卒中幸存者病例普遍存在着良肢位摆放依从性低与正确性偏差的问题[2],故未能充分发挥良肢位摆放在该类患者功能恢复中的积极效应[3],探讨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例良肢位摆放依从意识与正确执行能力的护理方式至关重要。我科设计了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工具并将之应用于临床,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3月收治于我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做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均符合脑卒中偏瘫诊断标准(世卫组织WHO)[4],男41例,女35例。平均年龄(53.26±11.04)岁。将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偏瘫入选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常规良肢位摆放知识的口头讲解与良肢位摆放行为的督导等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加用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工具干预,具体干预方式如下:

1.2.1 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工具的设计思路 护士长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回顾既往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护理中的难点与重点问题,并开展良肢位摆放依从性与正确性自我体验活动,最后确认制作可对护理对象良肢位摆放意识及能力起到良好全面提示与指引作用的三类护理标识工具。标识工具名称、规格、内容及使用方式等见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工具方案,见表1。

表1 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工具设计方案

1.2.2 护理人员利用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工具开展相应护理活动 (1)责任护士于护理对象入院后首日即开展良肢位摆放教育,以PPT主题课件方式进行良肢位摆放价值强调,展示良肢位摆放依从者与不依从者的不同后果图片,详细解说长期正确执行良肢位摆放对肢体功能恢复的积极促进作用。(2)录制并播放真人版良肢位摆放视频,逐一展示四种体位(健侧、患侧、仰卧位、坐位)下的良肢位摆放方式,指导护理对象及家属进行模拟摆放,护理人员进行同步观察与纠偏。(3)按照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工具设计方案中的使用方法,分别于相应位置与护理情境下使用人型体位标识卡、体位标识枕套和手掌形标识三种工具,向护理对象详细讲解上述三种标识工具的提醒与指引功能,观察患者及照顾者在护理标识工具提醒与指引下的良肢位摆放执行行为并进行合理引导与调整。(4)出院时以成本价向患者提供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工具套装,内含人型体位标识卡3~5张(依患者居所需求而定)、体位标识枕套2个(可供换洗)、手掌形塑胶标识2个(餐桌1个、轮椅1个),叮嘱护理对象及照顾者回家后继续利用上述工具长期坚持执行良肢位摆放行为。

1.3 评价方法

1.3.1 良肢位摆放依从性与正确性的评价指标 以吴春燕等[5]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自行设计良肢位摆放依从性与正确性测评量表,每日测评3次,持续测评30 d,护理对象在护士观察时点执行了良肢位摆放行为,评价为1分,反之评为0分,评分范围在0~90分,护理对象在执行良肢位摆放的基础上,其摆放行为正确有效安全,评分为1分,反之评价为0分,评分范围同依从性。

1.3.2 观察记录两组偏瘫入选者干预后偏瘫后肢体并发症发生例次,并发症包括肩关节脱位与肩手综合征、肩部疼痛与足内翻、废用性肌肉萎缩与关节挛缩等,并发症发生率=上述并发症发生例数/总观察对象例数[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良肢位摆放依从性、正确性评分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良肢位摆放依从性、正确性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肢体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肢体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注:对照组并发症发生10例包括肩关节脱位1例,肩手综合征2例,肩部疼痛2例,足内翻1例,废用性肌肉萎缩2例,关节挛缩2例;试验组并发症发生2例,包括肩关疼痛1例,关节挛缩1例

3 讨 论

3.1 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护理价值与常规护理模式的局限性 现阶段我国每年的新发脑卒中病例数已达150万例次之上,幸存者中合并一种或多种后遗症者比例高达86.5%,在目前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数量为450万人[7],庞大的偏瘫后遗症患者群体所形成的照护与经济负荷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难题。良肢位所涉及的各类摆放姿势,在促肌力恢复与促关节活动度恢复方面的有效性,是任何药物均无法企及的,有研究者指出,良肢位摆放可通过静止性反射抑制持续性控制等效应而对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形成有效对抗,从而产生较好的痉挛抑制效果,可促进机体机能的恢复进展,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是一种科学而有效的偏瘫后肢体并发症防治干预手段[8]。良肢位是康复专家们以治疗康复为出发点所做出的体位设计方案,这种治疗性体位属性使其在执行时可能因强迫性、长期性等特点而对脑卒中患者产生一定的舒适度负面影响,使患者的依从意愿不高,与此同时,常规的口头讲解与良肢位摆放动作示范护理方式,仅可在干预当时对患者执行意愿与正确性产生一定作用,随后患者就会因缺乏持续生效的良肢位摆放提醒与指引而产生遗忘,不愿和(或)不能坚持正确有效的良肢位摆放行为,使得良肢位摆放这一具备较高肢体功能康复价值的行为难获落实并切实发挥效应,故以何种护理方式来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例的良肢位摆放依从意识以及长期正确执行度,成为脑卒中康复护理急需探索与解决的护理难题之一。

3.2 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工具的设计与临床应用,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依从性与正确性,降低偏瘫后肢体并发症发生风险 良肢位摆放是一项持久性、琐碎性、细节性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活动,良好的依从性与执行的正确性是获取理想康复效果必不可缺的两大要素,而这种依从性与正确性离不开护士积极有效的良肢位摆放护理行为,护理人员必须在良肢位摆放护理中扮演好教育者、引导者与督导者的角色,方可切实提高患者及照顾者的良肢位摆放执行意识与执行正确度。常规的良肢位体位摆放护理仅具备节点化的教育与督促效应,引导者角色处于缺失状态,教育者与督导者角色胜任度较低,而本研究对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工具的设计与临床应用则弥补了上述角色缺陷。首先,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以其精心独到的设计理念,使其能够全面适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各类良肢位摆放生活情境之中,保证患者在各类体位下以及进餐时、坐轮椅时均可获得良肢位摆放的视觉强化提醒与指引,这种康复活动抽象概念的形象生动化处理,完成了良肢位摆放教育活动、引导活动、督导活动的强化,有利于护理对象良肢位摆放意识的激发与行为能力的提升;其次,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工具的存在,可替代护理人员持续地向患者释放直观性、人性化、温馨实用的良肢位摆放行为提醒与指引,克服护理人员无法24 h督导的缺陷;最后,由人型体位标识卡、体位标识枕套和手掌形塑胶标识所构成的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工具套装,涵盖内容全面,色彩选择具积极心理暗示,放置位置可随实际需要灵活动态调整,随时向患者渗透良肢位摆放行为暗示并提供正确摆放范本,患者在使用时便捷可得,材质舒适、造价低廉、不易损坏失效,经济实用性极强。

综上所述,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工具的设计与应用,可成功提高护理对象良肢位摆放的依从性与正确性,最大限度地摆脱偏瘫后肢体并发症风险威胁。结果显示,试验组偏瘫观察对象干预后良肢位摆放依从性、正确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偏瘫后肢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1] 龚 霁.首次脑卒中患者生存率和死亡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8):71-73.

[2] 钮晓芳.持续质量改进提高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合格率[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2(12):46-47.

[3] 韦淑萍.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良肢位摆放作用[J].吉林医学,2013,34(27):57-59.

[4] 沙 薇,徐 莉,王 稳.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的康复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0):147-148.

[5] 吴春燕,叶志弘,柴剑丽,等.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4):493-496.

[6] 马 将,闫晓丽,黄 洁,等.集体康复教育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并发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20):2357-2360.

[7] 覃佩红.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进展[J].中国临床护理,2013,5(2):176-179.

[8] 陈运芳.良肢位的摆放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中的重要性[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2):860-861.

Thedesignandapplyingeffectofnursingidentificationtoolsforgoodlimbpositionofpatientswithstrokehemiplegia

TANGMin-yi,YANHong-yun

(Suzhou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Suzhou Municipal Hospital,Suzhou 21500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esign and applying effect of nursing identification tools for good limb position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hemiplegia. Methods: A total of 76 patients with stroke hemipleg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March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equal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t random. 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nursing including oral explanation of good limb position knowledge and observation supervision of good limb position behavi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extra intervention by nursing identification tools for good limb position. After intervention, the relevant observation indexes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compliance and accuracy of good limb posi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limb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desig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nursing identification tools in good limb posi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mpliance and accuracy of good limb position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hemiplegia, and reduce the risk of limb complications after hemiplegia.

Stroke; Hemiplegia; Good limb position; Nursing tools

215002 苏州市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本部

唐敏怡:女:本科,主管护师

严红云:女,本科,主管护师

2017-07-16)

(本文编辑 刘学英)

·通 知·

因工作需要《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社的原电子邮箱(hlsjyj@hlsjyj.com)已停止使用,新注册的邮箱为hlsjyjshb@126.com,特此通知。

猜你喜欢
良肢正确性偏瘫
品管圈质量控制对脑卒中偏瘫良肢位摆放正确率的影响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PDCA 循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早期护理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
一种基于系统稳定性和正确性的定位导航方法研究
哈萨克族患者脑卒中早期良肢位摆放正确率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浅谈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
“正确性”与“实用性”的初探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