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4例

2017-11-20 13:40余贤兴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11期
关键词:黄柏痛风性痛风

余贤兴

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浙江台州318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4例

余贤兴

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浙江台州318000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观察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4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急诊就诊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其中男40例,女4例;平均年龄50.2岁;平均病程3.6年。对照组43例,其中男41例,女2例;平均年龄48.6岁;平均病程3.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入组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满足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2];②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之湿热闭阻证[3];③年龄18~80岁,男女不限;④治疗期间能持续遵嘱治疗;⑤自愿接受此治疗方法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四妙丸(本院中成药房提供)。并用自制痛风膏(大黄、黄柏、黄芩、没药、乳香、元胡)外敷,磨粉机磨成细粉状,用蜂蜜调成膏状放密封罐冷藏,用时将痛风膏均匀涂在纱布上敷在患处,用绷带绑好,1天1换,直至患者疼痛完全消失。两组共治疗7天。嘱患者在治疗期间减少活动,限制嘌呤摄入,多饮水,饮水量2000ml以上,忌辛辣、冰冷食物。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记录患者疼痛完全缓解所需的时间,治疗前后均检测血清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等血液指标。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时间平均为2.25±1.05天,对照组平均为4.75±2.35天,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组临床疗效比较

3.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时间治疗组(n=43)对照组(n=44)C反应蛋白(mmol/l)56±2.83 8±5.02*#54±2.72 20±4.08*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血尿酸(μmol/l)560±56.48 304±40.02*#550±54.32 528±42.38血沉(mm/h)53.03±15.08 21.04±8.09*#58.04±140.2 38.4±9.07*

4 体会

中医学认为痛风主要病机是由于暴食膏粱厚味以至湿热内蕴所致,痛风急性期多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口干、面红耳赤、大便干、小便黄赤,舌红,脉数,治则宜清热解毒利湿。四妙丸方中以黄柏清热燥湿为君,苍术燥湿健脾为臣,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兼可引药下行,同时佐使薏苡仁渗湿泄浊等湿热于小便出,为佐药。全方具有清热利湿,活血通经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能够减少尿酸盐向外循环中的释放,其利湿作用则体现在通利小便,促进尿酸的排泄,通过对四妙丸的药理分析加上对四妙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的观察,可以认为四妙丸治疗对痛风性关节炎有明显的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少。自制痛风膏中大黄通过泻下而达泄热目的,凉血解毒,逐瘀通经;黄柏、黄芩乃苦寒之品,具折火之功,亦具有清热、解毒、燥湿的作用[3];没药具有散血去瘀,消肿定痛作用;乳香具有偏行气伸筋作用;元胡具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功能。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逐瘀消肿、通络止痛之功。

[1] 吴华香.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痛风治疗指南解读[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8):843-846.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1.

[3] 陈永灿.简易名方临证备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82.

2017-06-11

猜你喜欢
黄柏痛风性痛风
痛风的治疗
痛风性关节炎的辨治经验
痛风了,怎么办?
黄柏炮制品的考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美丽的黄柏山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夏天,从第一次痛风开始预防
黄金分割法结合动态设计优选盐黄柏提取工艺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