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布克赛尔县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2017-11-20 00:29朱宏志
克拉玛依学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实践

摘 要: 新疆和布克赛尔县人文历史悠久,地处国家5A级景区喀纳斯以及北疆旅游大环线的“黄金节点”,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文化旅游发展的安排部署,和布克赛尔县以规划为依据、以城镇为依托、以要素为统筹、以资源为载体、以文化为抓手、以措施为保障,依托自身优势,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

关键词: 和布克赛尔县;文化旅游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17.04.05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朱宏志.新疆和布克赛尔县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克拉玛依学刊,2017(4)22-2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坚持三产大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努力把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战略支柱产业。”和布克赛尔县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机遇,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文化旅游发展的安排部署,围绕加快推进互联互通、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做文章,坚持顶层设计,着力在宣传推介、打造品牌、精品线路、夯实基础等方面下功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一、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

新疆和布克赛尔县人文历史悠久,中外考古学家考证和什托洛盖骆驼石高台是迄今新疆发现的最古老的一处人类活动遗迹,新疆的历史是从和布克赛尔揭开了第一页;同时,它既是历史上1771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东归英雄的故乡,也是我国三大民族英雄史诗之一《江格尔》的故乡。和布克塞尔地处国家5A级景区喀纳斯以及北疆旅游大环线的“黄金节点”上,有新疆独特的天然热气泉、龙脊谷雅丹地貌、王爷府旧址、准噶尔古城等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2016年,全县新口径旅游接待总数达到22.2万人次,同比增长16.9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8亿元,完成旅游总投入9 350万元。

1.坚持顶层规划设计

布克赛尔县高度重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编制完成了《和布克赛尔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龙脊谷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准噶尔御气园度假区总体规划》《“牧游”旅游总体规划及其控规》,启动了《县城镇江格尔文化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全力实施和布克赛尔镇江格尔文化景区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什托洛盖镇双山景区创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准噶尔御气园休闲度假景区(即中国漠西·蒙王气泉养生国际旅游度假区)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目前,县城创国家5A级江格尔文化旅游景区规划、和什托洛盖镇中国漠西·蒙王气泉养生国际旅游度假区规划编制已完成,初审后将全面实施项目建设。和什托洛盖镇双山景区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工作已通过自治区A级景区评定复验。

2.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和布克赛尔县充分利用新疆大漠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实力雄厚、管理规范、诚信运营、队伍专业、服务项目广泛等优势,签订了《共建和布克赛尔县生态旅游养老城》战略合作协议,在共建全国首家城镇生态旅游养老城、打造候鸟式养老基地、承接全国各地的老年旅游客团方面展开合作。大漠集团已累计发送留宿游客团53个、3 700人次;接待克拉玛依市旅行社团队23个、3 510人次。认真落实全国旅游援疆工作会议精神,组织了由辽宁省盘锦市10家旅行社和中青旅新疆国际旅行社参与的“游客援疆”新疆踩线活动,进行了为期8天的行程考察,中青旅新疆国际旅行社同盘锦市天辰国际旅行社签订了“游客援疆”框架合作协议。积极组团参加新疆旅游商品博览会、冬博会,和布克赛尔县洪谷尔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鹿血酒和江格王绒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赛月”牌驼绒被,被授予“新疆礼物”标识。

3.加快景区开发建设

2016年,和布克赛尔县旅游固定资产投入达到9 350万元。新疆漠西·蒙王气泉养生度假区完成项目前期部分投入212万元,主要有總体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可研报告、勘界报告等。四季牧歌生态农场完成项目投资500万元,主要有梅花鹿养殖观光场、15座蒙古包、道路和绿化等工程建设;汗赛尔马文化园完成投资120万元,主要包括敖包、蒙古包35座、道路和场地绿化等工程。争取自治区旅游局牧家乐项目1个,投资50万元,已投入使用。和布克赛尔县江格尔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拟投资5.25亿元,在布斯屯格牧场省道318线和国道217线交汇处新建的江格尔文化自驾营地项目,已纳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旅游局全国514家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项目库中,完成一期工程和正在实施二期扩建项目,累计投资7 968万元。河南省信阳盛峰生态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和布克赛尔县注册成立了新疆准噶尔热气泉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 000万元,同时与浙江麟德旅游规划院签订了《准噶尔御气园国际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合同,已通过对“准噶尔御气园”国际休闲度假区旅游总体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初审,并入选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单。2017年4月底已开工建设。

4.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和布克赛尔县紧紧围绕江格尔文化主题,全力打造“赏江格尔艺术、观雅丹地貌奇石、穿越千年牧道”的江格尔文化旅游品牌;推动与中港建设集团的合作,签订了4.5亿元的江格尔文化旅游项目战略框架合作协议,达成江格尔文化旅游景区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项目招商意向;着手通过以PPP总承包的方式,实施对和布克赛尔镇江格尔文化产业园、东归文化园和江格尔文化旅游特色小城镇整体打造项目;投资500万元,完成江格尔史诗四幕八场歌舞剧编排工作;主动参与“塔城的山花开了”之“史诗塔城”活动,为活动线路编排、景点介绍提供相应的资料和技术保障,提升了县城知名度和影响力。

5.做好星级农家乐申报评定工作

为加快推进农牧区旅游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积极做好“牧游”旅游带动农牧民增收工作。和布克赛尔县积极开展农(牧)家乐申报评定工作,主动深入乡镇牧场了解农(牧)家乐经营现状,报送了铁布肯乌散乡乔龙农业休闲观光专业合作社、和什托洛盖镇三三农家乐,完成这两家三星级农(牧)家乐的命名。“绿色农庄”农家乐获国家旅游局命名的《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荣誉称号。endprint

二、制约和布克赛尔县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一是创新工作思路不足。文化旅游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大、综合性强,在景区开发、景点建设、功能配套、市场营销、行业管理等方面需要创新工作思路,在整体推进上寻求突破,努力把现有的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景区(点)优势、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

二是景区(点)建设开发不足。现有景区(点)相对比较分散,在开发利用与保持特色、扩展规模与挖掘内涵上深度不够,需要进一步挖掘生态休闲、文化名镇的特色资源,加快实施旅游项目建设。

三是开拓客源市场不足。政府招商主动性较强、企业参与积极性较低,企业和部门协同联动、形式多样的旅游宣传促销机制还没有形成,与文化、影视、旅游等公司的合作不深,需要进一步拓展游客市场,才能使和布克赛尔县的文化旅游产品更具特色和魅力。

四是提升行业形象需要突破。旅游行业规范化管理不到位,行业形象不高。为切实提升和布克赛尔县旅游行业的整体形象与人气指数,需要全面推行星级宾馆、农家乐和A级景区规范化管理标准,同时进一步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三、加快推进和布克赛尔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1.以规划为依据,引领文化旅游超前发展

和布克赛尔以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重点做好“十三五”期间文化旅游产业布局以及产品开发、目的地体系建设等规划编制,努力推出一批精品力作。一是建设和布克赛尔镇“江格尔文化产业园”“东归文化和旅游休闲文化产业园”。按照“景城一体、产城结合、业居统筹”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国家5A级江格尔文化旅游景区,建成具有生态、文化、经济等多元要素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具备浓郁历史文化与文明氛围的文化旅游景区,使和布克赛尔县成为居民素质较高、城镇景观精美、充满文化内涵、公共设施完善、居民生活方便,既有独特建筑风貌特征,又有完善服务管理体系的江格尔文化旅游精品蒙元城镇和新疆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二是建设和什托洛盖镇旅游商业综合体和中国漠西·蒙王热气泉养生国际旅游度假区。和布克赛尔县按照“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现代化城镇的发展思路,创建国家4A级旅游度假景区,推动商贸、物流、旅游城镇和电化特色城镇建设,发挥在准噶尔盆地旅游环线中住宿、餐饮、购物等重要节点作用,使之成为新疆重要的旅游+蒙医药康养基地。三是加大对骆驼石高台古人类活动遗址、准噶尔古城遗址、龙脊谷雅丹地貌、玉库乔龙草原的保护和开发力度。

2.以城镇为依托,带动文化旅游设施建设

和布克赛尔县树立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带动城镇建设的理念,探索文化特色旅游小镇发展模式,带动文化旅游大发展。

一是全力推进旅游交通公路建设步伐,打通连接景区的快速通道。首先,对规划拟建途经重点旅游景区项目的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积极争取设置出入口,将通往重点旅游景区项目的公路建设列入乡村公路建设规划,全面提高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和通达性;其次,着重建设“两镇”外环路,打造国道217线和省道225线、318线两侧风光带和入镇景观;再次,结合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把伊尔干河的改造和白桦林、准噶尔古城、入镇景观串连起来,形成和布克赛尔的“小绿谷”。

二是规划建设旅游功能服务体系及城镇出入口公路和景区景点游客服务中心等,为游客提供租赁、导游、咨询、票务等服务。第一,积极打造城镇人文体系,重点营造城镇的文化旅游氛围,塑造城镇的人文精神,打造特色浓郁的文化人文环境;第二,规划建设旅游商品生产园区,积极培育民族工艺美术品、民族服饰、土特产品生产专业户、专业村;第三,新建大型旅游商品购物广场,完善旅游购物网点;第四,设立旅游商品开发专项基金,重点开发具有和布克赛尔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

三是不断提升旅游商品市场营销力度,参加国内旅游商品博览会,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互联网平台,扩大和布克赛尔旅游商品信息发布的范围,使其被广大潜在旅游者所熟知。

3.以要素为统筹,促进文化旅游功能完善

和布克赛尔县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旅游要素,规划和营造一批民宿、餐饮、购物、休闲特色街区,全面提升和布克赛尔城镇旅游文化品位。一是挖掘和开发西蒙古土尔扈特部为主的民族特色餐饮、小吃,结合文化特色城镇的建设,打造以餐饮为主题的特色餐饮街区和品牌餐饮店,建成新疆多民族特色餐饮街区。二是整合富有鲜明地方性特色的民俗、历史、艺术和民间工艺等文化资源,发展健康、休闲、多元化的旅游娱乐形式,开发地方特色旅游娱乐产品。三是结合“江格尔文化产业园”“东归文化和旅游休闲文化产业园”片区开发,建设一批文化特色浓郁的住宿设施。四是以创建历史文化名镇、打造文化特色旅游小镇、建设智慧旅游城镇为目标,加快5A级江格尔文化旅游景区的建设步伐,带动城镇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丰富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五是编排精品儿童江格尔文化剧目,将江格尔史诗说唱融入农(牧)家乐休闲旅游节目常态化表演中,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六是发掘、整理和整合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历史、艺术和民间工艺等文化资源,发展健康、休闲、多元化的旅游娱乐形式,开发地方特色旅游娱乐产品。七是围绕史诗“江格尔”的故乡,举办“江格尔”文化、“阿依特斯”文化和生态休闲旅游节等各类精彩纷呈的旅游节庆活动,扩大和布克赛尔文化旅游品牌的影响力。

4.以资源为载体,促进文化与旅游有效结合

一是促进江格尔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在成功编排上演四幕八场《英雄江格尔》史诗情景音乐歌舞剧的基础上,通过巡演的方式扩大江格尔文化旅游品牌的影响力,提升和布克赛尔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促进历史民俗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人文文化资源,围绕打造骆驼石高台新疆人类的起源地,西蒙古土尔扈特部东归故里,发掘太阳神殿、准噶尔古城、保护李冠英旧址旧居等特色资源,开发新景观、新亮点。三是促进游牧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积极融合发展生态旅游示范区、民俗文化旅游区、乡村旅游示范区、休闲旅游度假区。按照“一乡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发展定位,大力实施南部“农家乐”、北部“牧家乐”等各具特色的农(牧)业观光、农(牧)家乐体验游项目建设。四是围绕“天上草原、云中牧场”旅游主题形象定位,通过景区开发建设,改善牧区相关配套设施,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将畜牧生产和精准扶贫工作与发展草原牧区生态和民俗旅游工作结合起来,在统筹草原牧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牧民增收方面探索一条新的有效途径。五是把自治区级牧游生态示范区——玉库乔龙草原作为始创新疆“牧游”旅游新业态的实验地,将江格尔史诗、蒙古族长调、祝赞词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阿肯阿依特斯弹唱及萨吾尔登、黑走马等舞蹈融入农(牧)家乐休闲旅游节目常态化表演中,并将此表演形式作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发展的有效途径。endprint

5.以文化为抓手,提升文化旅游宣传品质

一是积极争取与中科院或新疆社科院等权威机构合作,力争打造具备学术价值和传承价值的一套文献,成为宣传和布克赛尔文化的重要载体。二是积极争取与相关企业合作,设计制作江格尔与12勇士的微缩雕像及相关产品,以木雕、煤雕、铜雕、盐雕和油雕的方式呈现,不断扩大影响力。三是积极申报考古项目,争取与中国人民大学、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组织开展一次考古探秘活动。四是争取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中国影像志——和布克賽尔篇》纪录片,摄制一部反映和布克赛尔县地理风貌、旅游资源的宣传片。五是组织开展“探寻探秘和布克赛尔”自驾游活动,积极与疆内、外知名媒体合作,大力推介和布克赛尔精品旅游线路,组织不少于百辆车的自驾游活动,努力在疆内特别是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地形成热点话题效应、广告效应。六是引进新疆网络春晚,把本土文化的春晚节目列入2017年新疆网络春晚活动中,不断扩大活动传播力和影响力。七是继续深化提升江格尔文化旅游节暨那达慕大会的水平和层次,开展多层次、高水平和全方位的宣传营销活动,提升文化旅游节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全力打造具有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的文化旅游节品牌。八是开展《英雄江格尔》巡演,逐步将该剧打造成全地区、全疆乃至全国的文化精品。九是争取与江格尔奇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作,编排一部低成本运作、高质量运营的歌舞或魔幻形式的江格尔儿童剧。十是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发扬江格尔传统文化,在江格尔的发源地——那仁和布克牧场建设江格尔奇传承教育基地。

6.以措施为保障,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第一,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宣传、统一营销”原则,充分利用“北疆西部区域(四地五师)融合发展合作平台”,建立以克拉玛依市为中心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交流与合作圈,积极探索和构建跨区域大旅游发展,努力形成市县协调、县区(乡)联动、部门互动,上下一盘棋,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的旅游业发展态势。第二,坚持“依法治县、团结安县、资源强县、文化名县、旅游兴县、生态美县”的发展理念,在落实政策、营造环境、招商引资、优质服务上目标明、措施实,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任务的推进和工作的落实上,努力形成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强大合力。第三,从长远着眼、大气布局、细微入手,精心策划实施江苏中港建设集团投融资建设的江格尔文化旅游景区和河南信阳盛峰生态旅游投资公司投融资建设的中国漠西·蒙王热气泉养生国际旅游度假区等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通过以PPP模式开发建设文化旅游项目带动“文化名县、旅游兴县”建设,最终实现创建中国“旅游强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全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全文[EB/OL].http://xj.people.com.cn/n2/2016/1110/c186332-29286512-2.htm,2016-11-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