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学习,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2017-11-20 08:22丁娟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

丁娟

摘 要:场景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新范式。教学中,将数学知识还原为学生生活化、经验化的场景,能够让学生感受、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关联。教师可以创设“体验场景”“探究场景”“模拟场景”和“支持场景”等,唤醒学生的认知,激活学生的思维,助推学生的数学创造。

关键词:场景学习;数学教学;数学深度

“场”,原本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如电场、磁场等。后来,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首先将“场”这一概念引入心理学、社会学之中,意指一个有影响的物理区域或心理区间。在数学教学中,援引“场”这一概念,并将其扩展为“场景”,旨在给学生提供一个观察、操作、思维、想象等的空间和载体。场景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和学习过程,成功建构了一个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场”“体验场”“实践场”“创造场”。

一、创建“体验场景”,唤醒学生的数学认知

学生的数学学习要真正发生,必须产生真切的学习经历和体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体验、感受,进而获得类化、迁移等能力。如此,学生才能将一个陌生的对象转变为融于心智的感悟。只有经历体验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事实上,学生可能坐在教室,但却心不在“场”。因此,数学教学中的场景学习必须触及学生的心灵。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经历过程,把握细节,用心投入,全身心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灵性、点燃学生的思维。

创建“数学场景”可以运用教材中的插图,可以设计启思性问题,可以引领学生的操作,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等。例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中的“相遇问题”,为了让学生体验“同时出发”“同时相遇”“甲、乙双方所行时间相同”等概念,笔者将此部分内容的学习编成了情景剧,学生场景体验学习的过程就是情景剧展开的过程。随着一声令下,两位学生分别从教室的两边出发,当两位学生相遇时,再次喊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直观感知到甲、乙双方所行时间是相等的,所行的速度是不相等的,一个快一些,一个慢一些,所行的路程也是不相等的。只有学生经历了场景体验,才能获得深刻的认知。根据角色表演,学生自主总结出相遇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有学生根据甲、乙双方所行驶的路程关系,总结出“甲程加乙程等于全程”;有学生在教师的“走—停—走—停—……”的动作要领(注:甲、乙双方的一个走停就是一个速度和)中,总结出了“速度和乘相遇时间等于路程和”……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笔者对两种数量关系进行整合,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让学生认识到两种数量关系的内在统一。

可能有人会觉得,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怎么会有亲历和有体验呢?事实上,如果没有场景体验,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常常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只有参与学习、亲历学习并获得深度体验,学生的学习才能真正地发生。

二、创建“探究场景”,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所谓“探究”,是指学生重蹈人类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步子”,在情景中“快闪”地重演人类知识形成过程。在数学探究中,教师不要做“分拣员”(代替学生整理知识体系),也不要做“送件员”(在学生面前快速卸下知识包),而要唤醒学生的“自取意识”,让学生在数学场景中自主观察、探究、发现、整理等。在场景中,教师可以设置问题,以便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盘活学生的數学思维。

例如教学《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比较多而且显得有点儿散,其核心知识是“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即一年有多少月,一个月有多少天。通过课前学情调查,笔者发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了解得不少。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笔者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近五年的日历表,创设“探究场景”,着力引导学生在对日历的比较探究中认识“一个月到底有多少天”。学生根据笔者所提供的年历表展开自主比较、合作探究。他们发现:一年中,某些月份的天数是固定的,如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都是31天,4月、6月、9月、11月都是30天,而2月却是不固定的。在学生初步比较每个月的天数规律后,笔者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记忆方法。有学生认为,可以采用拳头记忆法,有学生认为,可以采用单双数记忆法,还有学生认为,可以采用顺口溜记忆法等。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补充讲解相关的历法史料故事。

“一个月到底有多少天”这一核心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展开深度的数学探索,学生围绕问题展开个体思考、群体探究,激发了思维活力,激起了思维动力,激励了思维合力,激荡了思维张力。数学核心问题的解决,实现了数学知识的整体建构,体现了顺学而导、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三、创建“模拟场景”,引领学生的数学实践

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某种原型启发,场景模拟就是要学生自己作为一个角色去表演、模拟、呈现教学内容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有动态过程的情境。在模拟性的场景中,学生全情投入。场景成为一种载体、一种工具,学生在场景中学习既感亲切、新鲜,又乐于接受。在模拟性场景中,学生的“学”与“用”有机结合,他们的思维不断升温,灵感不断迸发,切实感受到模拟实践的智慧与快乐。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笔者创设了一个贴瓷砖的模拟场景,引导学生做贴瓷砖的“模拟实验”。首先给学生出示一张长方形纸(模拟贴瓷砖的墙面,为了方便计算,长、宽均设定为整厘米数),让学生用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塑料片(模拟瓷砖)进行拼摆(贴瓷砖),学生的兴致很高,他们纷纷将数学探究融入认知行动中,在场景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当学生用小正方形塑料片(瓷砖)拼满整个纸面(墙面)时,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化实践。

师:看这块墙面,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块瓷砖。(生答)

生1:老师,我发现其实不需要数瓷砖的。我们只要用每一行瓷砖的块数乘行数就能得到瓷砖的总块数。

生2:老师,我发现每一行瓷砖的块数就是墙壁的长度,每一列瓷砖的块数就是墙壁的高度。

师:墙壁被贴满了,墙壁的大小就是长方形的什么?endprint

生: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师:看来,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

生3:与长方形的长和宽,也就是每行瓷砖的块数和行数有关。

教师提供了一张更大的长方形纸(墙壁),让学生贴瓷砖。贴着贴着,学生发现瓷砖不够了。

师:现在瓷砖不够了,想一想,我们只用贴好哪些瓷砖就可以知道长方形的面积?

生4:只要贴一行、一列。

生5:由于墙壁的长是每行瓷砖的块数,墙壁的高是瓷砖的行数。所以,我想长方形的面积只要用长方形的长乘长方形的宽……

模拟场景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愿望和探索激情,让学生重新找回生活的感觉,回归日常生活经验之中。在模拟场景中,学生自主参与,思维主动介入,他们的内心获得澄明,视界获得敞亮。他们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生活化,这样的生活场景是场景教学的应有模样。

四、创建“支持场景”,助推学生的数学创造

在支持、服务型行业中,场景主要是给他人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学生在接受帮助和支持的过程中,产生自我体悟以及学习、反省等诸多心理活动。支持性场景犹如一个学习支架,不仅提供知识性支持,而且提供方法性、策略性、情感性支持等。学生在支持性场景中拾级而上,朝着思维高峰步步攀登,自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获得感。教学中,教师通过情趣点的创设、链接点的构建、发散点的把握、冲突点的制造等,引领学生由参与走向深度沉浸。

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笔者首先和学生复习分数1/4,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师:看到分数1/4,你想到什么?

生1:把一块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生2: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生3:把一張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

这时,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仅仅局限于一个物体。

师:像这样把一个物体或者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分数1/4来表示。

这时笔者出示几个封闭的盒子,盒子里分别装着可数的糖,不可数的黄豆、芝麻等。

师(摇一摇):这里装着一盒子的糖,可以平均分成4份吗?每份是多少呢?这里装着一盒子的黄豆,可以平均分成4份吗?每份是多少呢?……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最终达成共识:无论是一个物体还是由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可以用分数1/4表示。

这里,教师给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经验、工具等支持。学生在教师的支持下理性认识到:无论平均分的对象是一个物体还是一个整体,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是可数的还是不可数的,只要是平均分,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如此,“逼”着学生自我否定、建构,再否定、再建构,进而让平均分的对象从具体走向抽象,让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从肤浅走向深刻、走向本质。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建构有思维深度、思想深度、生命深度的教学场景,能够让学生在场景学习中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数学的思维品质,开掘自我的学习潜能。场景学习,不仅仅触及自我的数学经验、生活的本身,而且,学生置身于场景之中,能够感受、体验到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力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
计算机支持小学数学知识建构的研究
践行生活化原则,优化初中数学教学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小学中段学生数学应用题教学方式解析
探究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