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经济刍议

2017-11-22 03:02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学术委副主任研究员
浙江经济 2017年20期
关键词:生态化共同富裕人文精神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学术委副主任、研究员

人文经济刍议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学术委副主任、研究员

什么叫人文经济学?似乎还没有什么确切的定义。在人文经济学会成立的相关告示中,人文经济学的内涵,是在与数理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中加以把握的。经济学原本就是人文科学,但是在一百多年前数学进入到经济学以后,在使经济学获得极大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脱离人文精神的偏差。“许多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都是精通数学的大师,但它过于偏向纯自然科学,失去了其应该有的人文精神”“现代的数理经济学只有对错,没有好坏,也不讲道德”,他们最终给出的结论是:为了纠正这个偏差,建立“人文经济学”是必要的。

毫无疑问人文经济学是关于人文经济体系化的认知。那么,进一步追问什么是人文经济呢?似乎也没有什么更为权威的表述。我在研究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受到对人类社会发展大趋势分析的影响,想到了一个“人文经济”的概念。

在我看来,人类社会发展是有趋势可依、有规律可循的。譬如近现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在经济领域里,最主要的大趋势就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中国作为一个工业化的后发国家,在践行上述传统“三化”的过程中,发现由于资源环境代价和社会成本过于高昂,已然难以为继,于是就与时俱进地将“老三化”,创新为“新三化归一”的发展道路。

除了上述基本面的“老三化”和“新三化”之外,当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到新世纪以后,大家分明还可以感受到的新趋势,还另有“三化”,即信息化、生态化和人文化。信息化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领域广泛而深刻的“增值应用”,生态化是生态文明理念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全面贯彻”,而人文化则是人文精神浸淫于物质生产和生活消费、渗透在价值创造和财富积累各环节的一个过程。

新世纪“另三化”中的信息化和生态化,在此不再展开,下面就对人文化这个问题多说上几句。

一句话是“经济里面有人文”。先不论当下党和国家的正式文献中,不乏读到的“文化产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中“微笑曲线”的两端:研发设计和品牌销售,就算看似纯粹的加工制造和流通消费过程,譬如说是假冒伪劣还是真材实料,是粗制滥造还是精工细作,是童叟无欺还是坑蒙拐骗,是省吃俭用还是暴殄天物,里面难道就没有一个人文精神的问题吗?

再一句话是“经济工作的灵魂是人文”。“天人合一”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至高境界,也是经济发展的人文理念。习总书记的一句“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道破了多少发展的真谛,又令多少经济工作的“昏昏者”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我们到底是要走“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黑色发展道路,还是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道路?这里面就有一个极其深刻的人文导向问题。人的价值观就是人的灵魂,社会的价值观就是社会的灵魂。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人文导向,正是经济工作的灵魂。常听到一种议论,说是中国的经济跑得太快了,快得“把魂儿给丢了”。这种说法尽管言过其实,但作为一种错误倾向,也的确是大量存在的:人文的进步,远远赶不上财富积累的速度。

还有一句话是“经济发展的最大人文在于共同富裕”。经济发展中固然有人文价值的取向,但为谁发展、发展起来为了什么?却是我们辛辛苦苦发展经济的起点和归宿,是最大的人文。十九大正在进行,我们不妨学习一下最新报告中的“金句”:“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国富不等于民富,民富不等于共富,共富不等于等富。劳动致富、创新致富、守法致富、共同致富,是我们要褒扬的善举,而以权谋私、巧取豪夺,贫富悬殊、为富不仁,是我们要贬斥的恶行。

经济发展的自信我们似乎是有了,但人文发展呢?经济是基础,包括人文在内的意识形态以及法律和政治都是上层建筑。什么时候经济发展中的人文化实现了,大约整个国家“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也应当会更牢固地确立起来了吧。

“经济里面有人文”“经济工作的灵魂是人文”,经济发展的最大人文在于共同富裕

猜你喜欢
生态化共同富裕人文精神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中国传统绘画的人文精神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