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爸爸团”造口罩还孩子一口健康的空气

2017-11-22 07:13洪湖
职工法律天地 2017年19期
关键词:极客博士后博士

□洪湖

“极客爸爸团”造口罩还孩子一口健康的空气

□洪湖

因为雾霾,3岁女孩茜茜成了医院的常客。看着孩子被雾霾折磨,“极客老爸”、清华大学博士后候琰霖决定要为女儿造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口罩,让她能吸上干净安全的空气。哪知道,他的提议得到了一众“极客爸爸”们的响应,他们大都是各行各业拔尖的博士、博士后,别人众筹资金,他们众筹“才智”,你贡献你的思路,我贡献我的技术,他贡献他的包装。耗费整整一年时间,防霾儿童口罩终于造出来了,经检测,对PM2.5颗粒的滤过率达99.9%,同时透气性比纱布还高,孩子戴上口罩后不会憋气,世界自然基金会还为这种口罩颁发了“地球一小时蓝天自造一等奖”。

爸爸们说,让孩子带上口罩,是无奈之举,而让孩子脱下口罩,才是他们最想做的事。

孩子被雾霾折磨“博士爸爸”操碎了心

今年43岁的候琰霖,2011年至2013年在清华大学完成了他的博士后学业。之前的十年,他一直在清华紫光下属企业负责IT研发,是位名副其实的“极客”。所谓“极客”就是指那些智力超群,狂热于某种技术的人。别看他是一个理工男,可也有铁面柔情的一面,面对女儿茜茜时,他可是实打实的“暖爸”。2010年,女儿茜茜出生后,候琰霖一家三口一直住在清华校园里。校园里环境清幽,大树参天,空气新鲜,直到三岁,孩子的身体一直都很好,很少有生病吃药的时候。

2013年7月,博士后毕业后,候琰霖从清华校园搬到了通州区的新房,天气晴好的时候,能看到远处的香山,雾霾严重的时候,连对面的楼都看不见。候琰霖和妻子还算好,三岁的孩子却适应不过来,特别是雾霾高发季,孩子经常流鼻涕咳嗽,一声接着一声,一咳就是一个多月。

2013年冬,北京的雾霾特别严重,天气预报上常常出现“重度空气污染”。为了让孩子幼小的身体不被雾霾侵略,候琰霖叮嘱妻子,除非天气晴好,否则就让孩子在家,小区楼下最好也不要去。一个刚刚学话的孩子,整日关在家里,闷都闷坏了。时间长了,茜茜不愿意了,在家里闹腾,嚷着要出去玩。

实在没办法,候琰霖只能寄希望于口罩。他从网上买来了号称能抵御PM2.5的雾霾口罩,价格昂贵但却不实用,孩子的脸都很小,但这些口罩明显偏大,甚至盖过衣服的领口,虽然看上去很瓷实,但边缘还是漏风,雾霾依然能钻进去。为了给孩子弄出一个合适的口罩,候琰霖还自己亲手做过,但做出来的东西特别难看,孩子怎么都不愿意带。口罩是小东西,但如果不合适,带了就跟没带一样,有些孩子如果带了不合适的口罩,遮住了脸,假如身体不适,有突发情况,家长因为没能及时察觉,反而更加危险。候琰霖苦闷不已,他在微信群里跟同学聊天时说:“偌大的中国,竟然没有一款专门为孩子生产的‘雾霾口罩’。”同学给他推荐了一款,日本制造的,日均使用成本达三十多元,但只适合四岁以上的孩子,三岁以下孩子还是不好用。

候琰霖没想到,他的苦恼也是群里很多家长的苦恼。如果有一款专门为儿童打造的“雾霾口罩”就好了。没想到,他在群里一说,很多家长都纷纷响应。候琰霖的朋友圈大多是博士或者博士后,也基本为人父母,孩子的健康是他们最关心的,每个人都表示愿意资金支持。资金支持是一方面,如何把口罩造出来,而且达到100%抵御雾霾,还方便好用,才是最重要的。除了众筹资金外,候琰霖提出了“众筹才智”的想法:“一个篱笆三个桩,我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微弱,而要想把口罩造出来,需要很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比如滤芯的选择、产品的设计等等,这些都需要用到你们这些专业人才,如果你也想给你家的孩子提供一口新鲜的空气,我欢迎你们加入进来,我们一起为孩子造一个安全的口罩,让他们可以放心去玩,无忧无虑健康地长大。”

“极客博士团”出谋划策让口罩成为时尚单品

候琰霖的倡议,得到了群里不少父母、同学的支持,不仅百万元的研发资金到位了,连后方的“智囊团”都到位了,他们中有心理学家、材料设计师、工业设计师、雕塑家、艺术家、服装设计师、玩具设计师、呼吸科医生、户外达人等等,基本上都是各行各业的狂热爱好分子,也几乎都是博士或者博士后。因为以爸爸们为主,候琰霖便为团队取名“极客爸爸团”。大家伙的想法很简单,就用这些钱去造出一个口罩,方便自家孩子用,其他的也没想那么多。

一切准备就绪,候琰霖便开始了前期的准备工作,他的想法很明确,这个口罩最好方便消毒,也方便拆洗、更换,硅胶的底座加上滤芯是基本的标配。候琰霖在陪女儿去医院做雾化时发现,雾化所使用的雾化器,特别符合孩子的脸型,而且透明,密封效果不错,他觉得可以借鉴。之前同在紫光工作的老同事李凌己博士和北大口腔医院颌面外科的刘树铭博士,知道后跟他一直讨论到深夜,如何构图,如何搭建雏形。

回到家,候琰霖就开始画图,他借用女儿的小脸,开始画起了设计图。花了几天时间,初步的图纸才算完成。可这只是一个平面图,如何把图变成立体的3D图呢?清华美院的朋友杨玉婷适时地给就贵点,只要对孩子好就行,反正也是自家用,成本不是太大问题。”大家的想法也都基本一致。口罩造到了这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便解决了。除此之外,他们还装置了冷凝排水呼气阀,戴口罩时,口罩里特别容易渗进水汽,水汽越大,呼吸也就越不通畅。所以在口罩上“极客博士团”的父母们设计了排水螺旋冷凝阀,它可以及时排除水汽,不会让孩子感到憋气、呼吸有阻力。他提供了帮助。3D模型制作好后,候琰霖又想办法,采用最先进的3D打印技术,把它打印出来。这便是口罩一开始的雏形了。

候琰霖把这个打印出来的口罩雏形给女儿稍微佩戴了一下,看上去还好,可也不是特别完美。他想着肉眼都能看出不完美,那么孩子佩戴了,雾霾肯定还能从边上的缝隙里钻进去。知道候琰霖的难处后,“极客爸爸团”的博士郭戈第一时间站了出来,他毕业于清华精仪系,本身也是一家3D科技公司的负责人,他愿意借助他们的平台,再加上志愿者的力量,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建立一个儿童面部点阵数据库。有了这个数据库,便能知晓适合孩子的口罩它的着力点在哪里,更好地符合中国孩子的脸型。

第一个困难便这样解决了,第二个要解决的就是滤芯,也是口罩的重中之重。口罩的作用就是净化空气,必须选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滤芯材料。候琰霖先后验证了四百多种材料,都不太满意。“极客博士团”的清华医学院博士后龚研成副教授主动揽下了这个活,他愿意去找找看。

每天,候琰霖都会关注寻找滤芯的进展,龚教授那边有一点情况,也都会跟他交流。一天晚上他从外面回到家,发现女儿正带着他拿回家实验的半成品口罩做游戏。孩子出于好奇,总是用舌头去舔这个口罩。候琰霖看到后,便问:“茜茜,你为什么喜欢去舔这个口罩呢?”孩子的回答很简单:好玩,想看看什么味道。孩子的话给了候琰霖很多的启发,孩子的幼年时期,喜欢用舌头、鼻子去感知一些外在事物,佩戴口罩时,他必然会用舌头碰触到,这便要求他们制作口罩的包装材料,必须是食品级的,对孩子没有任何副作用。

晚上,候琰霖把这事跟龚博士说了,他听后也觉得是这个理,口罩既然是给孩子戴的,孩子便最有发言权。他告诉候琰霖:“起码要像奶嘴一样安全。”经过种种实验和甄别,他们选择了一种食品级的硅胶作为口罩的底座,没有任何异味,并且可以多次消毒清洗,并从国外选择了一款通透性非常好的过滤材料,就是价格昂贵。候琰霖把这事跟“极客博士团”的爸爸妈妈们通报了,钱是大家出的,每个人都有知情权。一位博士爸爸说:“没关系,贵点

种种难题解决之后,口罩终于造出来了,茜茜是第一批试戴者,可孩子看上去不太喜欢,出去也不愿意戴。问她为什么不喜欢,孩子直截了当地说:“口罩太丑了,不可爱,一点也不好玩。”孩子对美丑有着直观的感受,孩子爱美的天性在那里,实用是一方面,好看也是一方面,现在雾霾天这么多,佩戴口罩的时间也很多,如果不好看,孩子戴几天也会厌倦的。如何让口罩变得好看起来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现在的孩子都鬼精鬼精的,都很爱臭美,我家的孩子就是那样,什么都要求美观,如果难看,别人见了笑话,她不会再戴第二次。”如何才能美观呢?有人提议选用丰富的色彩,有人提议用可爱的卡通图案装扮,总之要符合孩子的个性。

候琰霖找到了自己的好友庞琦,他是北京服装学院的设计专家,对色彩和外形这一块有很好的见解。那天,茜茜也去了。庞琦特意把孩子叫到一边跟她玩。他问茜茜:“你觉得这个口罩像什么呀?”茜茜笑着说:“就像是一个小动物的嘴巴。”庞琦觉得孩子的比喻特别生动,细看之下,新制作出来的口罩就像是萌宠考拉的嘴巴一样,人戴了,就像是一只小考拉。“那你最希望这个口罩是什么颜色呢?”“红色,蓝色,最好有像彩虹一样的颜色。”孩子边说边比划着。听从了孩子的建议,庞琦给出了初步的想法。

一群傻爸爸的坚持让孩子自由地呼吸

光有这些还不够,为了让孩子更喜欢上这些口罩,候琰霖和“极客父母”曾设计过芭比娃娃的华裔玩具设计师TONYYAO参与设计。每一次的设计,候琰霖都会带给孩子们看,他们喜欢便是最好的“标准”。前前后后花了一年多时间,一件让孩子喜欢、大人放心的口罩总算完成了。口罩造好了,候琰霖忙找工厂赶制,好让这些辛苦已久的父母带回去放心给孩子们试用。他们做过专业的测试,这个口罩,对PM2.5颗粒的滤过率达99.9%,同时透气性比纱布还高,孩子戴上口罩后不会憋气。用上这个口罩后,茜茜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大大降低,也能高高兴兴地出去玩了。

2015年年初的一天,茜茜感冒了,候琰霖带着她去医院看医生。当时茜茜戴着一个粉色的口罩,特别的外观顿时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和家长。一位妈妈走过来问道:“你这口罩哪里买的?效果怎么样?”茜茜自豪地说:“是我爸爸自己造的。”那位妈妈好奇地望着候琰霖:“真是你自己造的?真好看,看上去也不错。”候琰霖点点头,淡淡说起了口罩的来历。因为都在排队候诊,还没叫到号,两人便多聊了几句。

那位妈妈说:“我托朋友也从国外买过不少防雾霾口罩,可孩子戴了,效果都不太好。不瞒你说,我这孩子上幼儿园中班,自打进入冬季,他咳嗽就没停过,上两天休三天,关键是孩子整夜咳嗽,休息不好,你看瘦的。”候琰霖看了看旁边的小男孩,比茜茜大,可是个子还没茜茜高。候琰霖心疼孩子,便说:“要不你给我一个地址,我给你寄几个我们的口罩,你给孩子试试看。”

哪知道,那位母亲回去使用后,抗霾效果特别好,又推荐给了朋友,想从候琰霖他们这边购买。候琰霖告诉她:“这个口罩当初就是我们一帮孩子爸,孩子妈,自己折腾出来的,也是为了自家孩子,大家没有过多精力去弄这些事。”对方听后,对他说:“你想想现在雾霾这么严重,受雾霾侵害的孩子又有多少,你去医院看看,哪个医院的儿科不是挤满了人,既然东西好,为什么不能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呢?让更多孩子受益,不好吗?”候琰霖不知如何回答。晚上,他把这位母亲的话在群里跟当初一起参与造口罩的搭档们说了,大家听后也觉得有道理:“既然有人需要,要不咱们试试看,不为了赚钱,只是让更多孩子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决定去干,候琰霖迅速注册了自己的品牌。从品牌开始的第一天,“博士团”的爸爸妈妈们就提出了一条标准:不赚孩子的钱,以公益的形式为更多孩子服务。为了补贴这方面的开销,候琰霖他们延伸出来“成人雾霾口罩”,用其他方面获取的微薄收入,去贴补在孩子身上。目前,他们的口罩基本上把成本控制在了一块钱每天,所有的家庭都能承受,对那些困难家庭,他们每年都将向一万户困难家庭提供一年的幼儿口罩。“博士团”的举动打动了世界自然基金会,一举获得了“地球一小时蓝天自造一等奖”。

2017年3月27日,候琰霖在微博上转发了一篇文章:一位父亲为了让孩子不在雾霾里生活,只得放下好不容易打拼的事业,移民出国。看到这篇文章,候琰霖心情很沉重,他说他们今天造口罩只是无奈之举,希望孩子能健康长大,而让孩子脱下口罩自由呼吸,才是他们的目的,为了这个目的,他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一起努力。

猜你喜欢
极客博士后博士
是极氪 也是极客
清华博士后建了一个理想中的农场
初代数码极客,玩出了『电商导购第一股』
制冷博士来帮忙
神奇博士感冒了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录
博士蚊
父亲“跨越式”家教培育出24岁女博士后
润博士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