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把握“三农普”畜牧业指标

2017-11-22 06:35谢晓峰
河南畜牧兽医 2017年18期
关键词:普查员入户普查

谢晓峰

(孟津县横水镇农业服务中心,河南 孟津 471142)

浅析如何把握“三农普”畜牧业指标

谢晓峰

(孟津县横水镇农业服务中心,河南 孟津 471142)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简称“三农普”)是全面了解“三农”发展变化情况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新常态下全面了解“三农”基本情况,准确把握“三农”发展变化的最重要统计调查方法。普查的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农户普查表中涉及畜牧业指标23项,农业经营单位表涉及畜牧业指标25项,畜牧业数据质量对“三农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如何把握畜牧业指标,提高畜牧业调查数据的真实性,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对提高畜牧业数据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提出以下思考。

1 影响畜牧业数据质量的问题

1.1 基础工作不扎实

目前我国畜禽养殖多数以家庭散养为主,原始资料记录简单、不完整、不规范。基层调查台账记录不清晰,逻辑关系不畅。

报表指标过多,表间数据逻辑关系审核不够严格,容易出现人为更改数据的行为。加之对调查指标理解和计算方法不熟悉,常因人员频繁变动造成调查资料缺失。

基层普查员文化水平较低,业务培训少,缺乏必要的专业调查知识,报表质量差。加之基层普查员兼职多,工作任务重,普查员责任心不强,疲于应付。

调查时点把握不准。畜牧业调查数据上报时间误差,经过审核、录入和汇总后,由于时间紧,养殖户分散,交通不便利,容易造成散养户数量漏报。

1.2 督促检查不到位

由于主要畜禽存栏、出栏情况变化快,加上业务培训不到位,对调查指标理解不深、不透,对畜禽存栏、出栏,肉、蛋、奶调查数据表间逻辑关系不明白,也不深入学习和研究。个别普查员责任心不强,督促检查不到位,使个别调查单位的调查数据与当地实际情况不一致,入户次数没有达到规定要求,督促检查不到位,对畜禽存栏、出栏数据的对比核实不积极。

1.3 质量控制力度不够

随着养殖户防疫意识的增强,禽流感、口蹄疫、链球菌等疫情防疫要求更严格,调查员无法直接深入现场实地核实调查数据。目前畜禽监测还没有一个较成型的指标评估体系,调查数据与畜牧局、统计局指标有较大出入,数据评估难度较大。

1.4 人为干预影响数据真实性

人为影响,主观干预,是造成统计数字不真实的重要原因。一是随着新农村建设和移民搬迁力度不断加大,畜牧业养殖模式和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给基层普查工作增加了难度。二是畜产品市场是完全开放的市场,市场的变化直接反映畜产品生产与消费变化情况,调查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受市场检验。三是各级政府对主要畜禽数据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对畜禽存栏、出栏、肉产量、牛奶和禽蛋产量数据十分重视。加上来自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及政绩考核等多方面因素,地区之间的攀比心理比较普遍,给基层普查员造成了很大压力。

1.5 普查入户率低,误差大

理论上讲,农业普查数据准确性最高,国家投入人力、财力也最多、数据最权威,从摸底调查,纸质表填写,到PDA录入及数据平台改错,实际将数据处理了5次,应该比较准确。但是,在实际普查过程中,有些普查员思想不重视,存在漏户现象,致使普查数据缩水,不利于发挥普查的优势。

1.6 养殖户配合程度低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补偿意识比较强,许多养殖户把数据填报作为一种利益补偿,在没有获得应有利益补贴时拒绝填报,配合度下降。特别是普查没有入户慰问品,即使入户普查,不能保证普查对象如实提供统计数据,只能大致了解本户2016年度畜牧业养殖规模,涉及本户收入类指标,只有凭普查员估算取得。

2 如何提高畜牧业数据质量

2.1 减少“三农普”误差

“三农普”调查误差是统计调查本身存在的问题,由于普查对象的样本量很大,必须克服主观随意确定样本框的行为,对普查样本单位的畜牧业抽样进行普查,增强客观总体的责任感。对于人为的登记误差,普查人员必须对畜牧业调查户做好思想工作,解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使农户认真配合调查,说实话、报实数,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必要的启发式询问,就能收到准确登记的效果。另外,要设置科学、简便、易行的指标体系。对现行调查报表的指标进行全面分析,果断清理精简,整合现行调查报表和指标体系。

2.2 及时查阅台账

畜牧业台账是畜牧业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必须客观对待。针对台账老化按季度上报,时间间隔太长,仅靠农户回忆,必然导致漏报及随意应付现象的发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求每季度由调查员入户询问调查摸底一次,同时建立分户台账,对畜牧业存栏、出栏调查上报数逐项造册登记,并与乡镇畜牧兽医站登记掌握的相关畜禽防疫数据进行核对比较,尽可能避免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同时,随机选择一种或几种调查方法,针对问题进行询问,核准存栏量、出栏量等指标,避免因现场核实难度大而出现调查数据虚报、瞒报现象。

2.3 改进调查方法

一是量化调查指标。规模户和散养户最大的区别体现在经济总量上,用经济总量指标划分规模户和散养户。二是出栏量可以直接反映当期生产数量,存栏量可以反映今后的基本储量,但是这两个指标所反映的经济现象都比较单一。饲养量是这两个指标的合计数,可以反映出农户的养殖规模情况,以饲养量来划分规模户和散养户比较科学。

2.4 加大培训力度

新的调查网点建立后,要按季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畜牧业调查业务培训,提高基层调查人员的业务能力。同时,要加强对新上岗人员业务指导和经验传授,使其尽快熟悉业务。主管领导和老队员要做好“传帮带”工作,做好新上岗人员与业务工作的良好衔接。对业务能力较弱的普查员,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强化个别指导,不胜任的普查员应该进行及时调整。

2.5 强化责任意识

一是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调查制度,加强对畜禽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检查指导。二是必须坚持入户调查、入圈清点,及时准确登记台账。三是必须对调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深入基层,及时掌握畜牧业生产变化情况,准确把握生产发展趋势,科学评估调查数据。

2.6 强化监督检查

按照国家调查方案,必须严格执行县队人员下点督促检查的次数和基层调查员入户调查登记的次数。对他们的现场调查要进行必要的跟踪检查和督导,从源头上进行调查进程控制,了解调查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帮助协调解决。

2.7 加强制度建设

一是必须建立和完善基层普查指导员、普查户基本情况信息库,并按年度进行更新。一方面加强对基层普查员的管理;另一方面对原始调查资料进行及时查询、核实。二是必须建立县级普查人员下基层登记制度。登记表包括下点日期、工作内容、工作时间、普查员签名等。三是必须坚持独立调查、独立上报,防止人为干扰数据,切实维护普查工作的严肃性和真实性。

2.8 加强数据分析和评估

在认真分析全年生产形势的基础上,把握好普查数据与核定数据之间的变化趋势,评估要以全年经济发展大趋势为依据,与上年增减幅度差距相比较,检查是否符合本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以及与周边地区相比是否有异常现象。

结合历史数据,对畜牧业生产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和评估,实事求是地反映当年的增长速度,切实搞准调查数据,把握生产趋势。

2.9 提高养殖户配合度

设计制作一些带有畜禽调查标志的纪念品,如笔、台账夹、挂历、台历等,由普查员在入户普查时赠送给养殖户,加强沟通,增强信任感。同时充分利用网络、电子邮件、手机等现代工具,强化对养殖户的管理,加强与养殖户的沟通联系,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网络直报,降低调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调查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适当提高调查补贴,完善奖惩机制。采取评选先进普查户、过节慰问、年底或年初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增进调查人员的感情,调动工作积极性,激发工作热情,提高配合程度。□

猜你喜欢
普查员入户普查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游戏
经济普查工作中普查员职权实现的若干思考
西平县谭店乡开展计生“十入户”活动
浅议房屋征收稳评入户应注意的问题——以某旧城区改建项目入户调查为例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
论入户抢劫
对雪
学习调查要“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