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2017-11-22 08:15李忠法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凸角伤椎椎弓

李忠法

(成都高新博力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微创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李忠法

(成都高新博力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6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参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小于参照组,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参照组,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短;术后,实验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稍差于参照组(P<0.05);两组Cobb's角、伤椎后凸角、矢位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微创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理想,与传统手术疗效接近,但创伤小、恢复快,更值得推广。

微创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胸腰椎骨折;Cobb's角;伤椎后凸角

胸腰椎骨折是常见的脊柱损伤,多是由交通事故、高空作业坠落所伤,患者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造成神经系统损伤,引发各类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手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途径,但在手术方法的选择上要慎重。为探寻更为理想的手术方案,对部分患者采用微创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入院后均经影像学检查被确诊。其中男性55例、女性37例;年龄23岁-60岁,平均(46.5±4.5)岁;AO分型:A 型20例,A2型18例,A3型30例,O型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麻醉后,在C臂X线机的透视下,对伤椎采用克氏针定位,并在皮肤上标记伤椎以及相邻椎体,以伤椎上、下的4个椎弓根点为中心取横行切口,将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逐层能够切开,并分离椎旁肌。在X线机的定位下,将穿刺针通过椎弓根中轴向椎弓根刺入,保持穿刺方向平行于终板,后置入椎弓根螺钉。而后在两侧的上下切口之间建立肌肉隧道,将连接棒、复位固定椎体置入后锁紧螺塞,最后缝合创口。参照组:为患者采用传统的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两组患者在术后均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伤椎前缘高度、Cobb's角、伤椎后凸角以及矢位指数。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小于参照组,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参照组,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的术后康复指标对比 术后,两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Cobb's角、伤椎后凸角以及矢位指数对比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实验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稍差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Cobb's角、伤椎后凸角、矢位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对比(Mean±SD)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指标对比(Mean±SD)

3 讨论

在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中,以往多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较易出现螺钉松动、断裂等情况,致使伤椎椎体高度丢失[2]。现阶段,我院主张为该类患者采用微创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可以弥补传统开放手术的不足之处。在附加伤椎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中,将螺钉置入伤椎后,可使伤椎与相邻椎体更好地连接,稳定性更高,可有效避免固定失败,还可减少后凸畸形情况[3]。微创手术可避免因强力牵拉所导致的大范围椎旁肌剥脱,进而有效缩短术后肌力恢复时间,这样患者可以进行早期下床活动及功能锻炼[4-5]。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参照组采用开放式手术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小于参照组,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参照组,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短;术后,实验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稍差于参照组(P<0.05);两组Cobb's角、伤椎后凸角、矢位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这一结果说明微创手术的疗效与传统手术接近,但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

综上所述,应用微创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理想,并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刘东,孙远新,张克非,等.微创经皮椎弓根固定联合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36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2): 2641-2642.

[2]张文志,尚希福,段丽群,等.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2,5(2): 106-111.

[3]蒙泰辉,刘战立,刘云,等.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J].创伤外科杂志,2017,19(3): 193-197.

[4]陈任,蔡薇,李孝海,等.微创与开放方案置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对疗效指标及预后的影响[J].创伤外科杂志,2016,18(8): 485-488.

[5]朱勋兵,韩俊柱,王胜,等.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8): 1208-1210.

猜你喜欢
凸角伤椎椎弓
多节段颈椎前路术后颈椎前凸角丢失的危险因素分析
青年下腰痛患者腰椎前凸角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研究
经皮伤椎强化联合经皮骨水泥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效果观察
凸角型滚刀的加工过程模拟研究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单节段胸腰椎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脊柱测量尺和Spinal Mouse脊柱测量仪测量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的信度和效度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短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