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急慢性白血病的血液生化学临床检验价值

2017-11-22 08:15杨妍妍杨超王增兰刘宏裴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白血病血液病人

杨妍妍,杨超,王增兰,刘宏裴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小西天门诊部,北京 100082;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国宾检验中心,北京 100039;3.淄博市市级机关医院检验科,山东 淄博 255000;4.济南军区总医院脊髓修复科,山东 济南 250031)

40例急慢性白血病的血液生化学临床检验价值

杨妍妍1,杨超2,王增兰3,刘宏裴4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小西天门诊部,北京 100082;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国宾检验中心,北京 100039;3.淄博市市级机关医院检验科,山东 淄博 255000;4.济南军区总医院脊髓修复科,山东 济南 250031)

目的研究急慢性白血病在治疗的过程中血液生化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40例白血病患者,按照病情的急性和慢性分为急性检验组和慢性检验组,每组各20例。通过血液检验对比治疗前后的变化,包括血液中的铜、铬、锌等元素和血清酶的含量;另外选取20名身体情况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检验组和慢性检验组患者经治疗后,原本较高的微量元素含量得到改善(铬含量除外),并逐渐恢复到正常的范围。结论急慢性的白血病患者血液的微量元素及血清酶含量会对治疗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血液生化检验能达到很好地检测控制目的,有助于调整患者的治疗方式,提高疗效。

急慢性白血病;血液;生化学检验价值

白血病是血液发生病变产生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贫血、经常性出血以及身体发热。血液生化学检验(以下简称血液检验)原理是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液进行监测分析,包括微量元素的含量检测,如铜、铬、锌的检测;还有血清酶的含量变化,如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乳酸脱氢酶(LDH)等[1]。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慢性白血病在治疗的过程中血液生化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40例白血病患者,按照病情的急性和慢性分为急性检验组和慢性检验组,每组各20例。急性检验组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17岁-49岁;慢性检验组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21岁-53岁;另选取20名身体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急性检验组和慢性检验组在年龄、病情及病程资料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前,对急性检验组、慢性检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抽血检验留样: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低温保存;治疗1个周期后,对白血病患者进行第2次抽血,对样本进行生化学检验,对血清中锌、铬和铜的含量进行详细检测,并检验血清酶中ALP、GGT和LDH的含量变化[2]。

1.3 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前后血液样本的变化,具体包括微量元素在血液中的含量、血清酶的含量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白血病患者血液的ALP、GGT、LDH含量在治疗前均高于正常水平,在治疗后,其含量水平逐渐恢复到正常的范围。

3 讨论

白血病之所以会突然恶化,是其血液出现病变,其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急剧增加或减少,血清酶的含量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病人的病情变化就会出现较大的波动,甚至导致死亡[3]。本研究对白血病病人的血液进行生化学检验,能及时了解病人血液的各种病变情况,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和改动,在把控病人的病情方面具备极佳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白血病病人在治疗开始前,其血液的金属元素含量均高于正常水平,经过1个周期的治疗,急性检验组、慢性检验组病人血液中的金属含量除铬元素外,基本得到较好改善,且逐渐恢复到正常的含量范围,病人的病情得到有效的稳定和控制。白血病在治疗后,其血液中的锌和铜含量得到有效的改善,逐渐恢复到正常的范围,但铬的含量却出现增加[4]。

铜元素与人体的造血有很大的关系,铜元素能吸收和运输血液中的铁元素,这又与铜蓝蛋白的总体含量有关系。人体在出现炎症的时候,就会刺激并促成铜蓝蛋白的合成,血含量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在正常的造血过程中,经过血清酶的分解,多余的铜元素就会被排出,如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人体的铜含量就会增加,人体的血液就会发生病变,这也是白血病的重要判断因素。

综上所述,应用血液生化检验,能检测出病人血液的变化,能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保证了病人的生命安全,降低了白血病的死亡率。

表1 血液生化检验结果

[1]王丽红.急慢性白血病的血液生化学临床检验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3): 6684-6684.

[2]彭家明,吕小林.急慢性白血病的血液生化学临床检验价值[J].当代医学,2016,22(20): 52-53.

[3]付朝泓,阮红刚,张华.急慢性白血病的的血液生化学的临床检验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A02): 953.

[4]薛魁,孙夫松.探讨急慢性白血病的血液生化学临床检验方法及意义[J].医药,2016(11): 00023-00025.

猜你喜欢
白血病血液病人
谁是病人
多彩血液大揭秘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神奇血液
病人膏育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