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性激素测定诊断儿童性早熟的可行性分析

2017-11-23 16:32梁洁莹邹海珊梁桂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2期
关键词:诊断

梁洁莹 邹海珊 梁桂兰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性激素测定诊断儿童性早熟的可行性。方法 92例性早熟患儿, 依照具体诊断结果分为假性性早熟患儿(假性组, 18例)、部分性早熟患儿(部分组, 50例)以及真性性早熟患儿(真性组, 24例);另选取同期来本院接受健康检查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开展血清性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水平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 假性组E2(40.51±13.28)pg/ml高于对照组(5.88±2.54)pg/ml和部分组(6.08±2.17)p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性组P、T、PRL、E2、LH、F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假性组以及部分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性早熟患儿开展血清性激素检查, 能够在第一时间取得公允性较强的诊断结果, 方便及早分辨出性早熟性质以及治疗计划制定, 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 血清性激素;儿童性早熟;诊断;治疗药物方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2.029

所謂性早熟, 主要指的是幼儿期表现出青春期体征, 通常情况下为少于正常青春期平均年龄2个标准差而出现的任何第二性征发育现象。最近几年, 我国儿童性早熟发生率已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 该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对患儿发育和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有文献指出[1], 血清性激素测定诊断儿童性早熟方面具有极高临床价值。为了证实该理论真实性, 结合实际情况, 本文选取2016年3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92例儿童性早熟患儿为研究对象, 全面分析血清性激素测定诊断儿童性早熟的可行性情况, 并对上述命题进行全面分析, 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择取2016年3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92例性早熟患儿为研究对象, 经诊断, 患儿均符合此次研究纳入标准[2]。其中男12例, 女80例;年龄1.2~8.3岁, 平均年龄(5.28±1.28)岁。将92例患儿依照具体诊断结果分为假性性早熟患儿(假性组, 18例)、部分性早熟患儿(部分组, 50例)以及真性性早熟患儿(真性组, 24例)。别选取同期来本院接受健康检查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9例, 女71例;年龄1.4~8.5岁, 平均年龄(5.36±1.27)岁。性早熟患儿与健康检查儿童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本实验使用贝克曼化学发光仪及配套试剂开展实验室检验工作。检测各组FSH、LH、PRL、E2、T、P水平。抽取各组受试儿童空腹静脉血2 ml, 完成血清分离, 后对以上几项性激素水平加以检测并进行比较。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假性组E2(40.51±13.28)pg/ml高于对照组(5.88±2.54)pg/ml和部分组(6.08±2.17)p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性组P、T、PRL、E2、LH、F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假性组以及部分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 1 血清性激素测定诊断儿童性早熟的现实意义 与以往相比, 我国儿童发生性早熟的几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临床调查证实, 机体发育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活动, 其发育为连续性过程, 详细为:下丘脑在分泌出性激素, 两者之间存在负反馈机制。当儿童进入青春期之后, 下丘脑对于性激素负反馈敏感性下降、促性腺激素分泌量上升, 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也更为活跃, 儿童就此步入性成熟期[3]。而本实验结果显示, 对疑似者开展性血清性激素检测, 能够对性早熟患儿提供行之有效的诊断, 和其他组相比, 真性组的各项血清性激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说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变化为实质性。其余结果证实, 假性性早熟具备部分早熟特征, 原因为E2参与生殖系统发育以及促进第二性征出现。部分性性早熟患儿可能因误服促性激素以及促性腺激素类药物致使第二性征出现。儿童性早熟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两点[4]:①在出现第二性征时, 患儿的性意识以及智力依旧处在幼儿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 患儿内心不良情绪增多, 极易出现烦躁、抑郁等心理障碍, 进而给学校以及家属带来一定压力;②因骨骼提前生长, 骨骺也呈现出融合趋势, 进而令患儿身高比同龄人低。另外, 因性早熟引起的生育功能异常以及缺失等情况, 也迫切需要医生尽早对患儿开展干预治疗, 阻止第二性征过早出现, 缓和骨骺闭合时间, 保证骨骼以正常速度生长, 保护患儿的生育功能。

真性性早熟为临床常见特发性性早熟种类, 儿童为该疾病的好发群体, 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高。有文献指出, 在真性性早熟群体中, 女性患儿占80.00%~90.00%[5]。假性性早熟的发病原因诸多, 例如肾上腺病变、误服雌激素类药物、性腺肿瘤等, 其中以误服雌激素类药物最为常见[6]。过多摄入雌激素会加速垂体中分泌催乳素的细胞异常增生, 进而令垂体催乳素水平以及释放量激增。对于此类患儿在开展临床治疗过程中, 应避免摄入外源性性激素, 特别注意的是, 应尽量避免儿童食用含有性激素的食品。

相关学者研究证实, 对于疑似临床性早熟患儿, 开展6项性激素检查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其能够精准的鉴别性早熟性质, 这一点重点体现在FSH、促性腺激素以及LH中, 其能够为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公允依据[7]。endprint

3. 2 治疗药物进展情况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为现如今国际上治疗儿童性早熟的标准药品, 其已经被证实可以积极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活性, 减少性激素分泌以及骨龄进展。全面改善成年身高, 其用于治疗中枢性性早熟(CPP)已经有30余年历史, 在此其中缓释型药剂因依从性良好, 进而被广泛使用[8]。

孕激素类药物除却能够减少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作用外, 也能经减少固醇类合成途径的多种酶类降低性激素合成, 其对于促减数分裂甾醇(MAS)以及家族性男性性早熟(FMPP)均有一定效果。肌内注射剂量为50~100 mg/d, 口服剂量为10~50 mg/d。抗雄激素药物主要分为受体阻滞剂以及受体合成抑制剂两种。前者能够和雄激素一并竞争外周组织激素受体, 并在垂体水平部分对肾上腺激素产生抑制作用, 例如环丙孕酮等。后者可减少P450c17酶活性, 全面降低17羟孕酮向雄烯二酮转化, 其不良反应为转氨酶上升以及肾上腺功能减退等。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家族中的一员, 其对于不同组织存在雌激素样以及抗雌激素效果[9]。雌激素合成抑制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AIS)能够和芳香化酶全面结合, 减少酶活性, 进而阻止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化。联合治疗从理论上来讲, 对于MAS性早熟男性患儿临床治疗中, 除却使用AIS/雌激素效应阻滞剂之外, 还需要联合使用雄激素受体阻滞药物, 可取得良好效果。但这种疾病病例罕见, 当前临床尚无此类临床实验[10]。

综上所述, 对于性早熟患儿, 开展血清性激素检查, 能够在第一时间取得公允性较强的诊断结果, 方便及早分辨出性早熟性质以及治疗计划制定, 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玉清, 张美和. 健康儿童血清性激素水平测定的意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 22(1):53-54.

[2] 林艳, 方妍彤, 阮莉莉, 等. 性早熟女童血清睾酮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检测结果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2011, 32(9):1076-1078.

[3] 王彩云. 性早熟儿童体内瘦素与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17, 32(11):2382-2384.

[4] 鱼建飞, 马晓鹏, 梅林华, 等. 特发性性早熟女童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及IGF-1水平的研究. 中国性科学, 2017, 26(4):81-84.

[5] 方晓贞. 儿童性早熟诊断中性激素检测的临床应用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 2014(34):176-177.

[6] 龙峥嵘. 儿童性早熟临床诊斷中性激素测定的应用价值评定.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36):114.

[7] 张利明, 陈静. 性激素测定对儿童性早熟诊断的意义.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2):370-371.

[8] 程双喜, 郭涛波, 陈霭信. 儿童性早熟诊断中性激素检测的临床应用分析. 中国医学创新, 2016(6):116-119.

[9] 黄庆华, 吕迎霞, 周燕. 健康儿童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的意义探讨. 中国保健营养(月刊), 2012, 22(18):3670.

[10] 张晴, 李旭, 商艳朝. 性激素检测在儿童性早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世界中医药, 2015(a1):633.

[收稿日期:2017-09-13]endprint

猜你喜欢
诊断
智能变电站设备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研究
针对代谢标志物的分子探针设计与合成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法医尸检中生前伤检验的研究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PLC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