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桑园拔穷根
——记定襄县蒋村乡史家岗、大坡、下东留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姚晓伟、闫子彦、闫娜

2017-11-24 15:45中共定襄县委组织部
支部建设 2017年22期
关键词:穷根党员

□ 中共定襄县委组织部

开拓桑园拔穷根
——记定襄县蒋村乡史家岗、大坡、下东留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姚晓伟、闫子彦、闫娜

□ 中共定襄县委组织部

在定襄县蒋村乡东山脚下,一片片绿油油的桑苗正在春风里随风飘摇,舒展着刚刚绽开的嫩叶。行间套种着杭白菊,看起来柔柔弱弱的,但无不透露着一股生机。田畔的小路边,站着几位老农,眼中满含希望,嘴中呢喃着:“这下可有盼头了,那三个娃娃还真日能…”

老农口中的三个日能娃娃是谁呢?原来他们就是定襄县委组织部选派到史家岗、大坡、下东留三个贫困村的第一书记姚晓伟、闫子彦、闫娜。他们其实也不是娃娃,但在村民的眼中,他们就是娃娃,有点嫩。

一、临危受命勇于担当,穷根不拔誓不收兵

2015年8月,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吹响了,定襄县委组织部精心挑选了55名优秀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实现了全县5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14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选派全覆盖。姚晓伟、闫子彦、闫娜三个人分别被选派了相邻的史家岗、大坡、下东留。三个人虽然都在定襄县生活工作多年,但这些穷乡僻壤还真的没来过几回。三个村的情况都差不多,贫困户大多是老弱病残,种着几亩旱地,一年一季玉米或谷子,产量低而不稳,收入少得可怜,仅能维持最基本的温饱。面对这棘手的情况,加上那些村民投来的不信任的目光,三个人心头犯了愁,该怎么办呢?他们凑在一起,共同研究,互相鼓劲:“共产党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呢?想当年党不是领导人民把一个千疮百孔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吗?我们难道就不能把这一百多户贫困户的穷根拔掉吗?我们一定要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对得起群众的期盼,不脱贫谁也不回去! ”三位第一书记燃起了战斗激情,在一起发下誓言,颇有歃血为盟、桃园结义的模样。

二、调研走访找准病因,党建引领突破思路

信心是有了,可有什么具体措施呢?三人各自回村,进行了大量的走访调研,发现了一个共性问题:就是贫困群众要么是没想法,要么就是有想法也没个带头人。村里的党员大多各谋各的,起不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扶贫先扶志,扶志党员带。”三人一合计,决定把党建作为带动群众脱贫的突破口,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动贫困户树立脱贫信心,增强他们的内生动力。

三人分别找到各自村里的党支部书记,说了自己的想法。通过促膝长谈,村支书充分理解了他们的想法,又把全体党员召集回来进行了座谈。大家分析了党支部存在的问题,达成了一致。人心齐,泰山移。两学一做、领头雁培训…各种活动搞起来了,村级活动场所建起来了,久违的三会一课也坚持了起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上畅所欲言,四议两公开全面铺开。通过加强党建工作,村里党员、干部的面貌焕然一新,干事热情空前高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党员、干部的行动,温暖了广大贫困户的心。大家纷纷说:“咱不为甚也得行动起来,看人家党员们为咱的事比人家自己的事都着急,咱再不行动还成个甚了!”

通过党建工作,群众的热情被点燃了。但光有激情信心还不行,该怎么办呢?究竟什么样的路才适合当地呢?什么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呢?在走访群众的过程中,他们得知当地有栽桑养蚕的历史。三人心中一动:这不是正适合我们这儿的情况吗?桑树一年栽植,多年受益,又比玉米谷子省水耐旱,而且用途广泛,可养蚕还可观赏,搞农业观光旅游。还能开发桑葚、桑叶茶等功能食品,树枝还是造高档纸的优质原料…就它了。说干就干。村两委和群众代表会议通过后,立马开始行动。姚晓伟过去跑过业务,外界关系多。他把求助信息发在微信朋友圈后,马上就有了回音。有位朋友说浙江有家公司搞桑蚕业,挺不错。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么大的事儿总得实地考察一下吧。三人自掏腰包,带了车辆,把三个村的代表和农委果树中心、农技中心的专家都请上,一起去浙江考察了一番,初步确定此项目可行,开始做准备工作。

三、好事难成一波三折,攻坚克难勇往直前

就像相亲一样,咱见了对方,对方也得看看咱的情况。过了段时间,对方来定襄实地考察后,又打了退堂鼓:怕定襄没有经验弄砸了,路途太远管理成本太高…姚晓伟他们急了,多次跑到公司进行沟通。最后,公司领导被感动了:“就冲你们这份为村民辛苦办事的心,我怎么也得和你们合作。”

意向达成了,但更多的事情来了。由于气候差异较大,南方苗木发芽早,必须在发芽前拉回来,再根据本地气候适时栽植。提前拉回来的苗子还得用塑料布盖上,精心照料,生怕冻坏了、风干了。为了集中连片,还得协调土地,也得做工作。地解决了,水又从哪里来,苗木定植后必须浇一次水,才能保证成活率…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困难,他们齐心合力,又分工协作。姚晓伟擅长外交,负责和公司沟通协调;闫子彦本地人头熟,负责和有关部门打交道;闫娜工作上认真细心,有亲和力,负责和村干部、群众沟通。群众怕有风险,不肯投资,姚晓伟就说服公司全部垫付,还承诺从第二年起保底收入1000元,第三年以后收入达到1500元,远景收入以一亩桑园能生产蚕茧100-150斤,按现行市场价格每斤80元计算,亩收入8000-12000元。苗子拉回来后,水的问题又摆上了议事日程。闫子彦四处奔波,“拉关系、走人情”,为村里争取回1500多米水管,汩汩的清水流到田间;闫娜走街窜户,当起了“媒婆”,耐心地为贫困户讲述栽桑养蚕的好处,合作对象的实力……同时,各村党员干部也积极行动起来,发挥作用。大造舆论,坚定群众思想;处理问题,解决实际困难。党建工作的成效大大呈现出来了。三个村迸发了强大的工作动力,330多亩桑树套种杭白菊仅用了3天时间就全部栽植完毕。

在山坡上桑园里,姚晓伟、闫子彦、闫娜三人又站在了一起,采取公司+党支部+第一书记+农户的发展模式,合计着明年将在全县推广桑园3000-5000亩,公司便可投资建立蚕丝深加工厂,既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力问题,又能带动周边农户参与桑蚕劳务,更加快了脱贫创富奔小康的步伐,眼望桑苗暗暗起誓:一定要把穷根拔掉!

有人问:“你们认为咱们这个事情能做成的原因是什么?”他们说:“在其中我们个人的努力是微乎其微的。关键是我们狠抓了党的建设,把全村的党员调动起来,然后经过党支部、党员的引领带动,把全村拧成一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支持我们,才会有今天的局面。”

泽州县建强非公党建指导员队伍

泽州县着眼非公企业党建力量薄弱和有效覆盖不足的实际,集中选派一批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

他们坚持优、熟、便的原则,把好党建指导员的“入口关”。共选派党建指导员100名,按照组建上急需、规范上急需、发展上急需的原则,通过“五派”分配党建指导员。

他们细化分解任务,量化考核指标,实行包点到人。在作用发挥上,一是宣传到位,在企业职工中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二是监督到位,监督企业依照党和国家政策合法经营;三是指导到位,指导企业党组织完善制度、规范运行,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阵地,加大发展党员力度,拓展联系党员渠道,帮助建设党建队伍等;四是活动到位,组织党员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岗”、“模范班组”、“优秀党员”、“优秀职工”等党建主题活动,推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五是协调到位,推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进企业,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同时,协调企业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确保企业正常运营,从而推动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郭 浩 段礼堂)

省国土厅党组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重要讲话精神

省国土资源厅党组要求国土资源系统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在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过程中,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思想引领和力量源泉,全力推动全省国土资源工作取得新成效。全系统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厅党组成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切实发挥好“关键少数”的示范作用。要带头学习、带头贯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在增强“四个意识”、践行“四个注重”、履行主体责任、做到“四个合格”上做表率,带头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省国土资源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郭 锋)

猜你喜欢
穷根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精准铲“穷根”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倔”楼长是个老党员
党员之家
鹿泉岸下石窑小镇
电力扶贫“拔穷根” 照亮乡村振兴路
多措并举拔穷根 全力脱贫结硕果
春节返乡
党员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