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善和机制”创新国企基层党建新机制

2017-11-24 01:52邱虹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充分发挥党务工作者

邱虹

以“善和机制”创新国企基层党建新机制

邱虹

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取得了重大突破,一些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了缓解或解决,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但是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企党建工作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显现,一些固有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也日益不适应甚至阻碍新形势的发展。笔者结合工作经验,按照“以德治企”的思路,探索提出了“做善事,促和谐”为核心的党建工作机制,该机制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建工作真正成为推动企业发展与服务员工群众的有效载体。

一、当前国企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有弱化的表现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然而当前国企基层党组织存在组织职能弱化的普遍现象。具体表现为:首先,在国有企业经营决策中,由于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制度保证,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难以发挥,形式主义往往大于实际意义。其次,党组织机构不健全的现象在当前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的组织架构更倾向于适合市场运行的组织架构,在改革过程中,往往忽略基层党组织的机构完善,由此加剧了国企基层党组织的弱化。再次,基层党务工作者业务素质弱化普遍存在,在较长时间内对党务工作的忽视,党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呈下降态势,尤其新进党务工作者往往缺乏系统培训,甚至有些企业的党务工作者不是党员身份,国企基层党建工作出现弱化现象在所难免。

(二)党建工作意识持续淡化

在国企基层党建工作中,党建意识弱化的问题尤其严重。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效益增长和增强企业竞争力成为国有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重经济、轻党建便成为国企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思潮千奇百态,受新形势和新环境的影响,党员自身的思想觉悟下降,党员意识淡薄,党员对于基层党建和活动漠不关心,甚至排斥情绪滋生。

(三)基层党组织活动虚化

受限于组织条件和物质条件,当前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很难做到与时俱进。一方面,党建工作的活动方式和内容趋于虚化,更多的是照本宣科地学习国家大政方针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精神,缺乏生动活泼的党组织活动。另一方面,现代企业中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基于生产、经营展开的,企业组织的各类活动更多的是基于全体员工,而缺少党组织的单独活动。

(四)党务工作者有边缘化的趋势

在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中,党务工作团队成员多是非专职的,其政工工作能力与职业素质往往不成正比,综合性人才数量较少,由此导致国企基层党建工作团队实力薄弱,缺乏推动党建工作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在思想认识上,从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到一线党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业务、轻党建”和“重物质文明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的观念。一方面,基层国企承担集团的创利压力,是集团业务依赖的利润中心,使得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党务工作者缺乏应有的责任和激情,被动应付的心态很重。另一方面,部分基层国企党员干部根深蒂固地认为党建工作是务虚的,无法进行物化、量化考核,出现党建工作和业务经营“两张皮”的现象。

(二)组织生活过于呆板

一方面,基层组织生活形式单调、内容单一,基本上以集中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通过宣读的方式学习上级党组织传达的指示精神。另一方面,大多国企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工作流于形式,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很难起到应有的引导和帮扶作用。正是由于组织生活过于呆板,致使基层党建工作缺乏吸引力,甚至日益趋向于走过场、搞形式,最终损害了党组织形象、破坏了基层党建工作。

(三)制度不全职责不明

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完善制度是保障,明确职责是关键。当前基层党组织在组织设置、制度完善和职责明确等方面,往往落后于企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革,存在组织机构不完善、运行机制不顺畅、工作职责不明确等问题,由此导致组织决策执行困难,甚至无法正常决策,从而极大地损害了企业党建工作的水平。

三、创新国企基层党建新机制

针对以上困难,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积极探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提出了以“做善事、促和谐”为核心和基础的党建工作机制,“善和机制”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建工作真正成为推动企业经济发展与服务员工群众的有效载体。

善和机制,以“做善事、促和谐”为核心原则,以不损害他人和公共利益为基本要求,立足于公司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抓典型、树先进,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展示党员先进性,极大地提升了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成功破解了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困局。

(一)善和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善和机制立足于公司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成为公司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善和行动完善了基层党组织设置,形成了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一体化党建工作格局,有效地推动了公司各级基层党组织之间开展活动经验、先进典型的交流与互动,促进了基层党组织的共同提高。另外一方面,善和机制以创建“先进党支部”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广泛开展富有特色的、服务基层党建工作的主题活动;以选树“优秀共产党员”为关键,积极创建特色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及时选树典型、推广事迹,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二)善和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方面,在善和行动中,公司普及善心,培养员工要有行善意识,公司基层党组织更是积极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参加善和活动,通过善和活动,抓典型、树先进,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展示党员先进性,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另一方面,公司先后开展多次以善和为主题的管理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显义工作法”脱颖而出,公司基层党组织据此树立先进模范典型,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学习戒骄戒躁、弘扬正气、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开拓进取的工作方法,公司利益至上的主人翁精神。“显义工作法”是以公司管护科的普通党员张显义同志近几年的工作经验为基础总结提炼而出的工作方法,凝聚了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理念,代表了他们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全面体现了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显义工作法”的实施在公司营造了爱岗敬业、规范操作、提升素养的良好氛围,充分展现了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善和机制充分发挥文化建设营造引领作用

首先,公司先后开展多次以善和为主题的管理活动,全面落实以善和精神为中心,以善和理念为方向,以善和宗旨为指导,以善和原则为基础的善和机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了企业管理,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各部门总结提炼了“四勤、五三、六准则”,将工作重点、要点进行了概括,理清了工作思路,指明了工作方向。

其次,以善和机制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实现了企业文化建设与基层党建工作的良性互动。借助企业文化建设,基层党建工作融入到广大党员的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沟通了党员干部的思想,进而增强了企业党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借助基层党建工作,企业文化建设找准了发挥作用的着力点,促进了党员干部的团结协作,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再次,善和机制针对政治、经济新形势,与时俱进,兼顾原则性与灵活性,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领导企业文化共同发展,进而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威信。

(四)善和机制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党务工作队伍

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证明,党务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方面,善和机制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尤其重视思想作风能力建设,对基层党务工作者提出了严格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和观念引导,提高了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责任心和荣誉感;通过落实岗位责任制,全面提升了党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善和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注重对基层党员干部,尤其是在企业发展改革中发挥突出作用的党员领导干部的培养。严格按照合格党员的标准,对不胜任、不称职党员干部进行问责,切实表明从严要求、从严管理党员干部的决心。

(作者单位:山东省中鲁远洋渔业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充分发挥党务工作者
充分发挥巡视巡察办公室职能作用
市政府召开党务会议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充分发挥人大作用 扎实开展联动监督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大力推进地方党组织党务公开
充分发挥老促会秘书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