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天堂

2017-11-24 12:36董连军
昆嵛 2017年4期
关键词:下锅伙计饺子

奶奶要是活到今天,应该有110岁整了,奶奶是2000年离开我们的,走了已经整整17年,可是我对奶奶的想念,却是越来越浓,奶奶常常就在脑子里转悠,转悠,转悠,直转到我的眼泪要流下来,奶奶活着该多好。

奶奶是地主的女儿,年轻的时候净享福,没遭过什么罪,嫁给了爷爷,爷爷当时是沐浴联中的校长,在旧社会,也算是门当户对了。奶奶从娘家带来了3个伙计,4匹骡子,还有2头驴,住的大房子前后都是大院子,大房子之间就是四合院,在我们村里算是大户人家。

奶奶虽然是大家闺秀,但“为富不仁”这四个字却和奶奶一点都沾不上边。记得大爹曾告诉我,有一件事记忆特别深刻,在他10岁的时候,那是1948年的某一天,一头驴死了,在整个家族也是大事了,那天晚饭,念念不忘的是吃的驴肉馅的饺子,那个年代是多么奢侈的一餐,饺子还没到嘴边,哈喇子就流了一地了,那个馋人哪,大爹才十岁就吃了一大海碗,想不到吧,给伙计们准备的晚餐也是驴肉饺子,这是奶奶吩咐的,奶奶是家里的大拿,可是刚要下锅煮的又一盖帘饺子还没下锅,就被吃美了正撒欢儿乱跑的大爹给全碰到地上去了,大爹挨踢这一脚是难免的,四婶子朝着奶奶转个眼珠子使眼色,小声和奶奶说,“弄刀撮起来,下锅里给伙计们吃。”奶奶却大声回话道,“这些碎饺子蒸了,留着明天都一块儿吃,给伙计们重新包好的,都吃个鲜,这不一头驴呢。”奶奶总是这样,令人都信服,让人总依靠。大爹说奶奶是慈眉善目的,逢人都是笑嘻嘻的,但我不解,在我有印象的时候,奶奶已经80多岁了,似乎很少笑,我甚至一直都想象不出奶奶笑着的样子,这是后话,暂且不表。大爹说那时候有一个伙计的老婆因病走了,撇下了一个3岁多的孩子,没人照顾咋办,奶奶就特意允许这个伙计带着孩子干活,当时还未出嫁的姑姑,得闲的时候也帮忙照看,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就和大爹、姑姑、奶奶、爷爷都熟了起来,现在已经是老爷子了,就在去年过年,还去看过大爹。言归正传,有一天,这个孩子得了个怪病,身上总是痒得不行,一抓一挠就是血丝,村里的医生都看不好,奶奶就带上钱,让伙计套上马车,亲自送孩子到几十公里外的牟平医院(据大爹说和现在的滨医有渊源)看病。

奶奶从不怨天尤人,奶奶不会恨人,奶奶更不会哀叹生命,即便是当校长的爷爷被批斗以至于早早离开人世,甚至于面对失去儿子时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绝望,奶奶还是坚强地活着。到1949年,全国解放了,到1950年年初的时候,奶奶家的伙计们虽然都多有不舍,也都各回各家了,但不管怎样,没了主仆关系,也都还保持着联系,逢年过节,也都带点东西,来看看爷爷奶奶,一待就是一上午,中午奶奶管他们吃饭,然后都回家,年年如此。可到1967年过年的时候,奶奶家冷清了许多,以前的那些伙计基本都没来,也就那个孩子(这个时候,已经是20多岁的青年了)来拜了个年,大爹说,奶奶、爷爷那会明显没有以前精神了。万万想不到的是,这一年的8月26日(阴历七月二十一日),正好是奶奶六十大寿,可就在这一天,在所有贺寿人的惊愕中,在儿女子孙们的愤怒哭喊中,只见奶奶紧紧抱着爷爷,声嘶力竭地吼道,“你们要干什么,还有没有王法,你们不能说带就带人!”爷爷在一片混乱嘈杂中、在反反复复的拉扯后,最后终究被一群红卫兵小将给带走了。这一天晚上,全家人都沒有睡觉,终于熬到了天亮,奶奶等不了了,就和大爹去寻找爷爷,东打听西打听才得知,爷爷被弄在一个大院里,只见大门紧闭,门外站了俩红卫兵,好说歹说就是不让进,就差下跪了,下跪也不让进,说是要好好改造爷爷这个右派。奶奶哭了(大爹说,第一次见奶奶哭),她哭喊着,“他教了一辈子书,当了半辈子校长,怎么就成右派了。”大爹寻机爬到后方院墙上往院子里看,就见爷爷脖子上挂了两个大水桶,桶里装着石头,爷爷那一米八的大个子,就弯成了一个大虾状,后来爷爷就再也没有直起来过,直到去世。大爹当时并没有告诉奶奶,怕奶奶撑不住,就说看不到。后来奶奶还是挺过来了,只是奶奶变得寡言少语了,但她还是常常帮助别人,河南、河北的杂技团,安徽、贵州来的马戏团,只要来村里演出,挨家挨户求赞助的时候,奶奶总是慷慨解囊,给的总比别人家的多,虽然没了爷爷,奶奶已经很少出门,更别说看演出了。

奶奶这辈子有四个子女,最疼的还是老小,也就是我的爸爸,天不怜人,1988年9月22日,我放学后像往常一样坐在门墩上,等爸爸下班后开门,可怎么等就不来,我着急得在门口哭,最后得知爸爸出了车祸,从此我没了爸爸,奶奶没了儿子(写到这里,我的泪水已止不住),奶奶两天没吃没喝,最后还是活了下来,奶奶依旧善良地对待每一个人。

奶奶每次看到我,都会掉泪,我想可能是想我爸爸了,当我扛着锄头去山上除草的时候,奶奶的窗户正好可以看到我来回的路,奶奶就这样望着我上山,然后就一上午一下午地等着,再望着我下山。1999年12月20日,当奶奶得知我要去当兵的时候,这一次奶奶没有掉泪,眼睛也忽然亮了,嘴角也似乎有了笑意,“孩子,到了部队,别怕吃苦,好好干,干出个样来。”正是怀着这样的期望,我样样争第一,在总参谋部黄龙王沟训练基地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参加了全军统考,当我在解放军通信指挥学院正成长为一名共和国军官的时候,奶奶却走了,这最后一眼,也没看上,掀开奶奶睡过的炕席底下,竟是一张用小手绢包了一层又一层已经卷了边的我的持枪训练的相片,我哭了。

奶奶善良而又坚强的一生,影响着我,影响着下一代。如果有天堂,奶奶,您一定在那里。

董连军,197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部队转业干部。原于北海舰队航空兵独立团任职,现任牟平区道路运输管理处科长。系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

猜你喜欢
下锅伙计饺子
饺子
下雨的订单
随园食单——黄芽菜炒鸡
张家界的三下锅
为什么事情没办好叫“砸锅”
防偷吃的毒招
包饺子
如何煮出一锅好粥
喝到世界尽头
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