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和林黛玉的“叛逆”影响因素探源

2017-11-25 02:41孟亚云
小品文选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叛逆封建礼教林黛玉

孟亚云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

简·爱和林黛玉的“叛逆”影响因素探源

孟亚云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

简·爱和林黛玉分别是《简·爱》和《红楼梦》的女主人公,本文是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从影响他们 “叛逆”的家庭、社会、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中来分析简·爱和林黛玉的性格、爱情等方面的叛逆,有利于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简·爱;林黛玉;“叛逆”

《简·爱》和《红楼梦》是中外文学史上两部不朽的巨著。高尔基曾说过:“文学即人学”。虽然,“人学”并不等于“人物学”,但是,既然文学以人为出发点、中心和归宿,那么可以说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永远是“人学”的最具代表意义的符号。所以,简·爱和林黛玉作为这两部文学巨著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就成为近世以来对其作品文学研究的最大“热点”。

简爱和林黛玉有着强烈的“叛逆”精神。所谓“叛逆”,顾名思义就是“背叛”、“有背叛行为的人。”指性格上与社会要求的“逆来顺受”格格不入,表现出个性独立、自尊自爱;在爱情观上反对以物质财富等外在的表现为标准,追求人格平等前提下的以心灵契合为基础的爱情;在行为上表现为,违反“正常”的规律,常常做出“规则”之外的事情。“任何一个社会为了自身的生存,都必须以某种方式塑造其成员的性格,即‘社会性性格’,从而使他们能够去做他们不得不去做的事。——一个人一旦偏离了其‘社会性性格’往往被视为‘不正常’。而一旦这种偏离超过社会所能容忍的限度,便会被视为‘叛逆’‘出了毛病’。”简·爱和林黛玉就是偏离了其特定社会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性性格”,表现出强烈的叛逆精神。本文从家庭、社会、自我意识等方面对简·爱和林黛玉的“叛逆”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分析。

1 家庭环境的影响

众所周知,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性格有很重要的影响。“现代心理学家对大脑生理发育和心理成长的研究发现童年生活对个体人格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家庭生活和童年的其他社会关系社会环境发生的。其中童年的创伤性经验对于个体人格的影响尤为重要。童年时期父母之爱的丧失或转移、自我身心残疾及家道变故等,作为人生最初的痛苦经验,在个体无意识的沉积要深刻得多。”①

简·爱和林黛玉的童年基本都是在寄人篱下的环境中成长的。简·爱寄居在舅舅家,但不幸的是在舅舅去世后,她的舅妈和表兄妹们厌恶她,经常在言语、行动上欺辱、虐待她。这使得幼小的简·爱从小留下心理阴影,在一味地隐忍却遭到更变本加厉的迫害的时候,她的内心开始反抗。控诉她的表哥约翰像杀人凶犯、包工头、罗马的暴君。这与简·爱喜欢读书,在书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支柱与精神共鸣息息相关。这些控诉约翰的词语,是她对读过的哥尔斯密的《罗马史》中的尼禄、克利古勒这一类人的看法。简·爱的“叛逆”与反抗意识的觉醒一定程度上与她的寄居环境有关。随着她搬离盖茨黑德府并在洛伍德受教育,简·爱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周围人的关爱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从思想上开始成熟,追求独立、自由、平等的理想更加坚定。

同样是寄居在舅舅家,但林黛玉比简·爱要幸运得多。有贾母的疼爱,黛玉在舅舅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因没有父母可以依靠,毕竟是寄人篱下的“孤儿”。她有自己的孤傲和尊严,不愿意被人瞧不起。因此在贾府一直“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生怕被人耻笑。当然,黛玉的“叛逆”与反抗一定程度上受她丰富学识的影响。林黛玉出身“书香之家”,父母从小对家中独女的她视若珍宝,专门请老师教她读书,天资聪颖的黛玉领悟很快,在诗歌、音律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有着诗人气质与“叛逆”精神的林黛玉,跟贾宝玉一样喜欢看《牡丹亭》《西厢记》之类被封建统治阶级摒弃的所谓“移人性情”的有真情实感的“杂书”。简爱和林黛玉的“叛逆”受到其寄居环境的影响。

2 社会环境的影响

特定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精神分析家曾指出:“社会对人的精神和人格的整合有很大的影响,在人的一生中个性化过程也会发生变化,宗教在帮助人们个性化的发展和人格的整合方面发挥过很大的作用,这是因为他为个性的实现提供了各种强有力的象征。”②接下来,从简·爱和林黛玉所处的不同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环境来分析。

2.1 不同的社会制度

简·爱生活的19世纪初,是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萌芽壮大的时期。此时,西方的封建势力、封建思想逐渐瓦解。自由、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一些女性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有了自我意识觉醒,开始反抗男权中心,追求平等、独立、的生活。简·爱在求学以及在桑菲尔德府的生活中,一直坚持并维护自己平等、独立的人格信念,在封建势力的重压下没有退缩,积极主动追求她想要的生活。

相比之下,林黛玉就不同了,由于生活在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资本主义还处于萌芽状态。自由、平等思想,难免要受到强大的旧社会制度的压迫与摧残。尤其是在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贾府,封建礼教文化牢牢控制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新思想萌芽的林黛玉只能默默地从侧面进行着反抗,以“叛逆”的小性子、尖酸刻薄的话语,孤高自傲的性格来揭露封建礼教的虚伪,与之对抗。但抗争是艰难的,她鄙视生活的环境,但又无可奈何地被困在这个她唯一能生活的环境。在封建社会妇女只是男人的附庸,黛玉并不能像简·爱一样通过出走,通过自立、自强获得生存的经济基础。

2.2 不同的文化环境

简·爱从小在基督教的影响下长大,基督教的教义交给她“宽容、博爱、安详、坚强”等思想。加之当时英国女权运动兴起,社会文化环境相对宽松。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呼声越来越大。潜移默化的熏陶使简·爱在面对困难时变得坚强、独立,面对诱惑时能始终坚守自己的本心、自己的信念。她在生活中坚持自己的信念,用做老师、做家庭教师的薪水养活自己,在对待学生、甚至对待比她地位低的仆人时,简·爱从来不用有色眼镜待人,一直坚持平等的人格观念。在与罗切斯特的爱情中,简·爱也明确表现了她的“平等爱情观”,她希望和坚持的是不受外在因素影响的,纯粹心灵上平等交流和相互尊重为基础的爱情。正是在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封建制度土崩瓦解的社会大背景下,简·爱才有机会经济独立、独立自主,而不是被迫依附他人生活,才能更好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和人生追求。

林黛玉受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学习统治阶级宣传的封建道德文化的同时,也受到传统文化中一些文人追求的自在独立人格的影响。但在森严的封建礼教的压力下,她不可能自立,不可能彻底反抗她一直赖以生存的环境。但她的“叛逆”也从未停歇,在言语行动等各方面均可看出。一方面希望宝玉向她吐露爱情,另一方面碍于封建礼教的限制和束缚,她和宝玉的爱情之路十分坎坷。

面对现实的无奈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她常常陷入苦恼、忧郁的情绪中。林黛玉的“叛逆”思想同封建社会要求的“三纲五常”大相径庭,与封建社会要求的婚姻制度、科举制度相互矛盾。但她并没有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的思想而卑躬屈膝、委曲求全、放弃自己的信念。相反,对于封建礼教,林黛玉采取了不妥协的态度。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与压制下,简·爱和林黛玉都没有妥协,而是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勇敢面对,坚持反抗。

3 自我意识的觉醒

简·爱和林黛玉自身的思想意识的觉醒也是影响其叛逆的一个重要原因。她们都喜欢读书,大量的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思想境界。但是,她们思想意识觉醒的程度又是不同的。简·爱生活的时代,女权运动在英国已经兴起,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女性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在这种环境下,简·爱这样的知识分子,更是女性个性解放和民主平等思想的实践者。她勇敢地摒弃对男性依附的生存意识,追求经济自主、精神独立。这使得她的叛逆更加坚决与彻底。但是,林黛玉生活在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三纲五常”规定了女性只能是男权的附庸,在男权的压制下活着。虽然,林黛玉性格、行为体现了她的叛逆,但在当时压抑的社会背景下,只能说她的性格中有一定的人性觉醒,还未明确表现出女性意识的觉醒。这也就造成了林黛玉的 “叛逆”的不彻底。

4 结语

简·爱和林黛玉这两位具有“叛逆”精神的女主人公,以她们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大批中外读者的青睐。本文通过分析简·爱和林黛玉的性格、爱情等方面“叛逆”的影响因素,让我们可以从各个层面更鲜明、更深入地认识她们,学习她们勇敢顽强的抗争精神。对简·爱和林黛玉“叛逆”形象的深入分析与跨文化对比与解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两个人物形象,进一步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力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注释:

① 刘上生.走近曹雪芹.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

② 方刚.精神我析.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304

[1]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M].吴钧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5.

[2]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10.

[3] 许绮.独立与叛逆——简·爱和林黛玉之比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132-136.

I207.411

A

1672-5832(2017)10-0020-02

孟亚云(1992.12-),女,山西河津人,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

猜你喜欢
叛逆封建礼教林黛玉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成长之痛
心病还须心药医
叩问灵魂的乐章
师生冲突中遇到学生挑衅,怎么办?
《西厢记》和《牡丹亭》之爱情比较
谁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
祥林嫂形象之悲剧性探幽
从林黛玉之死看刘心武的荒谬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