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艺术教育的互联网新模式探索

2017-11-25 05:00陈嘉乐
长江丛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艺术课堂教育

陈嘉乐

浅谈高等艺术教育的互联网新模式探索

陈嘉乐

互联网从出现发展至今深刻地影响并且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生活和工作学习的方式。互联网开启了人类发展的新时代。如今互联网已成为了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联系了各个学校,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也缩小了彼此之间的差距,联系了学校和学校以外的世界,促进了学校和企业以及政府的合作。互联网的出现更是为大学生交流思想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平台,为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教学活动丰富了形式。互联网无疑将我们的生活导入更加多元化的方向。所以现在艺术才会呈现出如此欣欣向荣的景象。由此可见,互联网对高等艺术教育的影响不仅广泛还很深刻。高等艺术教育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本文主要通过对高等艺术教育现状的分析探索在互联网影响下高等艺术教育的新模式。互联网影响下的高等艺术教育主要通过教师线上教授和学生线下自主学习的方式呈现。不仅能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授新知提供了便利,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且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高等艺术教育 互联网 新模式 探索

一、前言

互联网的盛行造成了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单一的教师授课早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受到了冲击,但是互联网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和互动的机会。现代信息更新的速度飞快,新事物的不断涌现刺激着学生不断学习以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互联网恰恰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教育途径。高等艺术教育在现如今的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影响甚至决定了学生鉴赏和审美能力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土壤对学生的艺术教育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所以大学应该完善艺术教育体系,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革新和发展艺术教育。

互联网提供的教学网络通过录入课程的同时录入音频、视频、图像等协助教师教学并且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互联网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生活、科技、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由于互联网在很多方面都有应用,现在高等教育也离不开互联网的推动。互联网带给人类的不仅是技术的革新还有观念和模式的改变,引领着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也促进了高等艺术教育的新型模式的产生和不断更新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教育水平也呈现着不断上升的趋势,社会对于教育也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互联网的加入更是为教育模式的革新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信息技术在改变人类生活的同时必然带来教育界的变化和革新。互联网的兴起使现在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单一的教授,而是创设了一种更加多元化的氛围。学生不再需要逼迫自己投入枯燥的课堂,而是多种感官都会被调动,进一步调动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课堂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这样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且拓展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才能。

许多发达的国家现在都非常重视艺术教育,有一些国家甚至已经将其列为必修课的行列。艺术教育能使教育变得更多元化,从而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高等艺术教育的特别之处就是它没有那么强的专业性,却贯穿在所有课程的学习之中。高等艺术教育不是针对学生某一方面专业知识,而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的。艺术教育不仅要求教授基本的技能技巧,更强调艺术兴趣和鉴赏力的培养。艺术可以说是融入我们的灵魂之中,成为了我们个人气质中的一部分。当今艺术教育的氛围不仅仅是美术和音乐方面的教育,还包括影视、时尚、摄影、舞蹈等。我国高等艺术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但是总体来说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相比于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还是比较弱的。

新时期的高等艺术教育要求传统艺术教育与网络相结合产生一种高等教育的新模式。21世纪各国经济,各国文化都呈现趋于一体化的趋势。因此,对于中国高等艺术教育来说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而将现代多媒体和远程教育技术与高等艺术教育结合的方式能够顺应时代的需要。

二、传统高等艺术教育模式

传统高等艺术教育模式形式比较单一,多是教师课堂进行灌输式的教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的是同一种教学方式,缺乏具体事件具体分析的科学态度。教授内容也都是在共同的教学指标下进行的,所以这种模式下的学生通常比较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接受能力不同,水平也不同,如果教授他们一样的内容,有的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吃力,而有的学生接受起来又会觉得太简单,长期下来,两种学生都无法发挥他们最大的潜力。与互联网的结合恰恰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现在互联网影响下的高等艺术教育可以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做到因材施教,并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互联网模式有效地促进了高等艺术教育的革新和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他们的事业,给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平台。

三、互联网影响下的高等艺术教育模式

传统高等艺术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突出,而高等艺术教育的互联网模式可以说是应运而生。新型的艺术教育模式主要包括如下几种:慕客(Moocs)、PPT、创客、翻转课堂等。这些新的课堂教育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而且还为未来更加完善的艺术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同时革新了学生的思维和观点。下文将详细介绍这几种新型高等教育模式。

(一)慕客

慕课兴起于美国,是一个提供大学生课余时间充电和系统学习的平台。慕客课程的提供者主要是美国的各所优秀的大学,并且课程基本都是免费的。不仅如此,慕课拥有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可以让学习者获得接近于真正上大学的体验,所以受到了不少大学及大学以上的学生的青睐。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可以有利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PPT

上文我们提到学生的水平和接受程度参差不齐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而PPT就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PPT翻译成中文就是幻灯片,是一种通过多媒体放映课堂重点内容并且借助于图片和影像增进学生理解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在课上通过PPT迅速地抓住课程的重点,提高学习的效率,还可以在课下应用PPT复习重点内容以及弄懂不清楚的地方。对于教师而言,PPT也是一个提高效率的绝佳途径。PPT可以节约板书的时间,还能让教师在上课之前做好总结,不断提高其备课能力。

(三)创客

创客空间一个学习的空间,而在这个空间的创客是一群坚持自己兴趣和个人创新的有着正能量的人。目前创客主要包括设计师、科技研发者、软件开发人等。在课堂上创客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在遇到问题时,学生暂时没有机会向他人求助,但是学生可以查询解决问题所需的资料。并且在教师操控和设备支持下最终解决问题。创客空间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四)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包括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学生在线自主学习。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任何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形式非常符合现在学生主体的教学观,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二个过程是自主学习之后由老师引导学习重点并且答疑解惑。

这个过程有学有思,学生能够很好地消化和升华所学的知识,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

四、高等艺术教育互联网模式的优点

(一)互联网模式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

新时期对于教授艺术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教授的内容不能再仅仅局限于课本。新型艺术教育模式需要与时俱进。教师无疑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的艺术形式,掌握新的艺术内容。但是单凭教师课余时间充电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艺术的范围原本就是无边无际,即使是老师也无法了解到艺术的方方面面。如果在原本的课堂中加入互联网上的资料,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互联网模式不仅可以提供给学生最新的消息,还可以提供图像,音频,影像等供学生模仿学习。丰富的互联网信息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丰富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并且拓宽他们的视野。

(二)互联网模式使得课堂形式更加丰富

在课上,互联网可以提供许多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比如说学生在线自主学习,合作表演某个片段,线下同学交流、老师指导答疑。在课下,老师可以把课上重要的PPT资料发给同学,供他们复习巩固,也可以很好地照顾到接受能力稍弱的学生。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课下完成网上拔高的任务,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并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能。

(三)互联网模式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得到提高

互联网在课堂上的运用使得学生和老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课堂的主角由教师变成了学生,学生不再只是一个接受者甚至是一个观众,而是课堂的参与者。新型模式下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独立解决问题,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还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上课方式。这样学生就能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并且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最大程度地调动。

五、高等艺术教育互联网模式的弊端

互联网模式也不是完美的,同样需要不断的革新和改善。

(一)互联网模式使得教师教课水平下降

新模式下的教师应该扮演的是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可以说互联网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堂课的成败关键还得看教师。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很多老师因为有了互联网就懈怠了,上课没有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放任学生自由发挥,收到的结果也是甚微。还有一些老师没有很好地应用互联网,还是照着原来的模式进行教学,所以课堂效果也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二)互联网模式使得部分学生失去了传统课堂的敬畏

因为新的模式给了学生很大的空间自由发挥,一部分学生就利用这个空间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比如,网聊、网购、娱乐等。这些事情都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

六、结语

互联网给传统教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互联网给课堂带来的机遇是课堂模式的革新,带来的挑战则是网络信息的参差不齐和目前模式的不完善。要想让互联网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我们就要学会趋利避害,同时不断完善这个模式。

[1]孙丽.互联网教育之变革——翻转课堂[J].心事,2014(20).

[2]李四达.大数据时代艺术教育模式探索[J].艺术设计研究,2015(2).

[3]吴瑜.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阶段[J].远程教育政治杂志,2015(4).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本文系课题项目,课题名称:新时代背景下广西壮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编号:2017KY1321)。

陈嘉乐(1988-),男,广西昭平人,本科,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音乐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艺术课堂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甜蜜的烘焙课堂
题解教育『三问』
美在课堂花开
嘻游课堂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纸的艺术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