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个三农一号文件,满满的都是干货

2017-11-25 06:23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领导决策信息 2017年6期
关键词:结构性供给农产品

■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第14个三农一号文件,满满的都是干货

■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 “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迈入农业强国的战略之策,涉及面广,利益相关者众多,具有世界性、全面性、复杂性、承受性等诸多特点,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有定力、有信心、有能力、有毅力,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要素、新动力。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农业部近日印发的《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2017年要重点抓好6方面36项重点工作。

★近日,辽宁、甘肃等发布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对调结构、提品质、降成本、补短板、促融合、可持续等作出全面部署。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刺激农业板块,2月6日登海种业、敦煌种业等农业股普遍高开,禾丰牧业、天马科技、万福生科涨停。

【本文重要信源】

1.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论学习贯彻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2. 调好调顺调优农业结构——二论学习贯彻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新春伊始,题为《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的中央一号文件,自2004年起第14次锁定“三农”工作,一如既往地充满着时代的特色,代表着当下的诉求,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和顶层设计,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政策、新举措,满满的全是干货!

1紧扣“一条主线”

“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这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思路的一个重大转变。一号文件确定这样的战略,主要有三个背景:

第一,基于党中央对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判断。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定下了基调,提供了重要遵循。

第二,基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出现许多新矛盾新问题,主要是农产品需求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到极限了,绿色生产跟不上;国外低价农产品进来了,国内竞争力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了,新的动力跟不上。

第三,基于近些年“三农”工作的探索和实践。近几年,我国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开了头、有进展,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是什么、主要干什么、具体怎么搞,需要在发展目标上再聚焦,在工作路数上再理清,在政策举措上再加力。

【决策看点】

●对比近五年“一号文件”,中央对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前所未有。文件提及“电子商务”次数明显增多。在2017年的“一号文件”中,“电子商务”(含“电商”)共出现8次,2014、2015、2016年出现的次数分别是1、3、5次,而在2013年未出现。同时,文件从更高层次、更广视角关注电子商务。2017年,“一号文件”专设一节,从多个方面强调“推进农村电商发展”,这是历年来第一次。

2017中央一号文件50条干货

1.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

2.鼓励地方建立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业技术推广联盟。

3.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开发农产品期货交易新品种。

4.实施智慧农业工程。

5.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

6.深入推进现代青年农场主、林场主培养计划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

7.制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建设目录。

8.研究制定促进乡村旅游休闲用地、财政、金融等政策。

9.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

10.开展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试点。

11.尽快制定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准入和监管办法。

12.抓紧制定供销合作社条例。

13.改革农民住宅用地取得方式。

14.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立法。

15.发展符合林业特点的多种融资业务。

16.开展水权确权登记试点。

17.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

18.做好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工作。

19.制定规范各级政府“三农”事权的法律法规。

20.适时修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21.抓紧研究起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

22.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债券。

23.继续开展粮改饲、粮改豆补贴试点。

24.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

25.实施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

26.开展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 »»»

27.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

28.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

29.制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

30.引导企业争取国际有机农产品认证。

31.通过村组内互换并地等方式,实现按户连片耕种。

32.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

33.总结推广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经验。

34.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35.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

36.以县为单位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

37.大力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

38.建立健全农业节水技术产品标准体系。

39.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

40.扩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范围。

41.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

42.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43.实施快递下乡工程。

44.完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行业标准。

45.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

46.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

47.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

48.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

49.允许土地占补平衡补充的指标在省域内调剂。

50.扩大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

2瞄准“两大目标”坚持“两个思路”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涵盖范围广、触及层次深的一场全方位变革,不是简单的少种点什么、多种点什么。为此,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两大目标,一是增加农民收入,二是保障有效供给。也就是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不成功,要看供给体系是否优化、效率是否提高,更要看农民是否增收、是否得实惠。

同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需要强调的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可能会经历大的阵痛,付出一些代价,但在方向性问题上不能出大的偏差,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必须守住三条底线,即: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当下,如何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两个思路”:

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一号文件对“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作出重要部署,在用地、融资、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政策安排。今后,各地要像当年抓乡镇企业一样抓新产业新业态,使其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农民持续较快增收新的动力源,再在农村来一次新的“异军突起”,让农村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财政上做好整合和撬动两篇大文章。整合,就是通过对存量资金进行统筹整合,集中力量把最该办的事办好。文件提出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推进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制环节源头整合改革,探索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撬动,就是把有限的财政资金作为“药引子”,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文件提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奖代补和贴息、建立担保机制、建立风险补偿基金、设立各类农业农村发展投资基金、加大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措施。

【决策看点】

●湖北沙洋首创“按户连片耕种”完整写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沙洋县首创的“按户连片耕种”成为全国农村土地改革的“范本”。目前,沙洋县按户连片耕种面积85.3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9.6%,亩均生产成本降低300元,土地流转价格由400元/亩升至700—1000元/亩。

●贵州六盘水市“三变”改革被写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2014年,六盘水正式推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让村集体、农民、经营主体“三位一体”“联产联业”“联股联心”,促进了农业产业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

3推进“三大调整”实现“三个激活”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与以往抓农业结构调整,既有传承和延续,更有创新和发展,既要考虑数量上的平衡,也要实现品质上的提升;既要注重结构优化、布局调整,又要着力转变方式、创新机制,核心是“调”,就是要调整、转型、融合,关键要推进“三大调整”:

调优产品结构,突出“优”字。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拓展高端供给。说具体点,种大宗农产品的要瞄准“优质专用”,种其他农产品要瞄准“特色优势”。文件提出要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调好生产方式,突出“绿”字。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修复治理生态环境,既还历史旧账,也为子孙后代留生产和发展空间。文件提出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等。

调顺产业体系,突出“新”字。着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三产深度融合,实现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文件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等。

为确保“三大调整”取得实效,还要强化“两个支撑”,即:科技支撑,是要适应农业由量到质转变的大趋势,创新农业技术体系和技术路线,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基础支撑,是要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后劲,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当前,农业生产受到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压顶和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制约,面临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小生产与大市场等多重矛盾。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改革,动能在改革,成败看改革。改革的核心是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实现“三大激活”:

激活市场,用市场的力量发掘农业农村发展潜力。就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关键要深化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

激活要素,撬动农业农村资源的市场价值。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等。

激活主体,把农村打造成干事创业的热土。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激活各类人才到农业农村创业创新。

与以往中央一号文件相比,2017年的文件主要有“三大亮点”:

一是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平台、载体方面,

提出建设“三区”“三园”加“一体”。“三区”即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园”即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一体”是指田园综合体。

二是在资源配置方面,提出大规模实施节水工程和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允许节约的建设用地,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

三是在农业主体和人才保障方面,提出积极发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培养乡村专业人才。其中,一号文件提出要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等相关专业和课程,培育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

猜你喜欢
结构性供给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我国宏观杠杆率的结构性特征
资产结构性盈利能力分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人力资源劳动就业培训分析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结构性理财和结构性存款有哪些联系及区别?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政府供给侧改革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