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色街区网络多导系统定义与价值层次模型研究

2017-11-25 08:20万华明孙芳芳顾邦军蒋雪明
关键词:实景定义特色

万华明,孙芳芳,顾邦军,蒋雪明

(苏州科技大学 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215011;苏州科技大学 传媒文化产业研究所,江苏 苏州215011)

文化特色街区网络多导系统定义与价值层次模型研究

万华明,孙芳芳,顾邦军,蒋雪明

(苏州科技大学 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215011;苏州科技大学 传媒文化产业研究所,江苏 苏州215011)

通过分析文化特色街区与价值层次模型,定义了文化特色街区,应用3D-VR网络技术,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文化特色街区网络多导系统相关技术与特色元素设计要求,给出了文化特色街区网络多导系统具体定义与相关性、3D-VR实景化网络多导系统三层关系,为系统开发提供基础。

文化特色;虚拟街区;网络技术;多导系统;3D-VR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全方位拓展,科技经济文化高度融合发展;科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在此背景下,文化产业[1-17]发展面临许多新机遇。“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以移动和泛在的网络、庞大的数据库和超强的大数据处理能力,推动了诸多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跨界融合,引发了社会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变革。文化产业是以知识和创意为主要资源的新兴产业,“互联网+”为文化产业的创新提供了便捷、低成本、多渠道的技术平台;同时,便于对传统信息传播方式进行深度改造,从根本上推动文化产业实现高层次的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专业化发展。

目前全国文化特色街区没有统一定义,建设非常多,从农村到大小城市遍布全国不计其数,效益各异。如苏州有山塘特色街区,盛泽国际丝绸交易特色街区,平江路特色街区,斜塘特色街,同里特色街区,等等。镇湖刺绣工艺精湛,雅俗共赏,作为拥有2000年历史的华夏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典范以其独特的艺术影响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市场前景越发广阔。镇湖刺绣2005年成为第一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织绣类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和2000年,镇湖先后被江苏省和文化部命名为刺绣“民间艺术之乡”,2010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1年,镇湖被中国创意产业年度大会授予“最佳创意产业园区奖”,镇湖“绣品街”被评为“全国特色商业街”;2013年镇湖被江苏省文化厅命名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镇湖苏绣艺术馆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授A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镇湖被文化部批准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项目)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国家及苏州政府对刺绣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传统艺术的新兴产业(工艺品特别是刺绣产业)开拓了巨大的良性发展空间。

近年来,网购理念在中国几亿网民中开始普及,人们正在接受一种全新的消费方式与理念。其中C2C、B2C及B2B的投资平台的淘宝、京东商城、阿里巴巴都在被网民所熟知。WIFI无处不在,腾讯微信OTT及相关APP发展,提供了信息的无限方便。而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带动了人们艺术欣赏水准的提高,一幅古朴与现代水乳交融的苏绣等相关艺术与工艺品,让人宁静心神,沉醉于艺术,更显出主人非同一般的艺术涵养和生活品味。增进了民族工艺品交易市场的活跃和强盛,作为中华第一绣品的苏绣及国内各级各类文化特色街区,其产品声誉和知名度,以及直接和潜在消费市场无疑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手工技艺的逐日流失,多年磨一剑的精雕细琢,这些文化特色街区内众多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作品如苏绣等都是被收藏界日益看好,民间投资热的逐日升温。基于这样一个市场背景,打造一条知名的、3D实景化的虚拟的网络文化特色街区势必成为文化发展的强有力的着力点。

多媒体信息压缩技术,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影视制作技术,网络应用(WWW,WEB,FACEBOOK,ARBABA,微博,微信,APP,QQ 等),网络传输(OTT,BLUETOOTH,WIFI)技术应用,都为各类文化特色街区构建提供了条件。充分应用多媒体信息网络多用途导航系统,展现如数字镇湖刺绣及全国各类文化特色街区,并进行实景VR多导系统构建与开发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1 文化特色街区价值层次模型与定义

1.1 文化特色街的定义分析

在网上对“文化特色街区”就各大网络进行搜索找到相关结果如下:360为9 440 000条、BAIDU为1 630 000条、新浪SINA为466条(新闻频道)、GOOGLE谷哥没有、搜狐网SOHU为45 912条、腾讯QQ为45 912条、网易为45 912条、香巷凤凰网为110 378条、人民网为275条、新华网为45 975条。对“文化特色街的定义”在360网搜索找到相关定义、概念、内涵结果为21 700条。可见相关的“文化特色街区”内容不少,对“文化特色街的定义”权威定义却没有。国外对街区概念的定义是商业和居住的集中融合,它是20世纪中期国际上兴起的一种全新社区规划理念,也是欧美城市发展的最成熟模式,被称为“国际BLOCK”。 BLOCK是 5 个英文单词的缩写:B-Business(商业)、L-Lie fallow(休闲)、O-Open(开放)、C-Crowd(人群)、K-Kind(亲和)。BLOCK理念最早发源于美国,如今在欧美等许多发达国家,街区式生活已是人居的主流模式。如英国的伦敦牛津街、意大利的米兰街区、美国的环球CITYWALK、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博克大街等,都是享誉世界的国际BLOCK[18]。

所谓特色街区则是街区在形式上的进一步拓展和内涵上的进一步延伸,是指体现城市文化特点,具有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旅游等一种或多种功能特质的开放式街区。它是城市文化、商业与旅游的黄金结合点,是满足市民与游客消费需求的重要场所,是提升城市品位和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文化街区是一种多功能、多业态的文化、游憩和商业集群体,由许多金融、餐饮、商品、服务等小型零售网点,以及休闲娱乐设施共同组成,围绕文化、业态、产品和规划设计上展开,按照规划进行有序排列的一种城市功能形态,也是对本地居民和游客具有共同吸引力的公共空间[18]。

对特色文化街区都没较为全面准确定义。要定义特色文化街区必须考虑,一条成功的文化特色街区往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征[18]。P1:文化特性是文化特色街区的第一内涵。文化街区所蕴涵的独特文化是由于满足了人的精神需求。P2:历史性。有文化就应该有一定的历史性,即一定的历史沉淀,其地域历史特色性应当具有如下的条件:一是有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二是构成历史风貌的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基本上是历史存留的原物;三是文化特色街区用地要有一定的规模,面积太小,无法体现风貌的特点;四是文化特色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和一般传统风貌建筑的用地面积达到建筑总用地的60%以上。P3:文化特色街区的可视性特点通常包括遗存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生活延续性。通常应含有省级一个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个项目,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至少3个以上。P4:BLOCK街区的综合性。人们在街区里吃、住、行、游、购、娱,活动范围广泛,因而文化街区能促进城市商业、旅游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发展的综合特性。

1.2 文化特色街区价值层次模型与定义

经分析与调研建立文化特色街区价值层次模型(图1),价值层次从低到高分为基础层、文化层、特色层三个层次,价值实现分为文化特色街区基础、导视设计产品升值、商业旅游体验实现文化特色街区价值三个层面。并由此定义文化特色街区为:具有一定历史一定规模,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且有相关传承人,文化特色鲜明,满足人们各类需求的BLOCK街区。

图1 文化特色街区价值层次模型图

2 文化特色街区网络多导系统设计要求

由文化特色街区价值层次模型与定义,要设计好文化特色街区网络多导系统,首要的是”大政方针”确立,即研究基本规范原则。总体遵循基础思想是:诚信思想、服务思想与实虚一致,同时要满足相关技术与特色元素要求。文化特色街区网络多导系统设计要求满足 “九性”:(1)虚实一致性。文化特色街区网络多导系统内的影像图示与实际完全是一致的,确保形式与内容一致,诚信可靠。(2)媒体多元性。文化特色街区网络多导系统内的各媒体元素多样化并最佳利用与显示。(3)展现多维性。文化特色街区网络多导系统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一维到N维进行展现,形象而生动活泼。(4)个性鲜明。文化特色街区网络多导系统在保证共性设计的基础上,要强调个性化,特别在形象上要个性鲜明。(5)共享可移植性。文化特色街区网络多导系统应在分析共性的基础上,据共性进行模块化设计,模块具有各类文化特色街区的共有属性,有较好的共享移植性,为开发其他文化特色街区网络多导系统提供方便。(6)网络多导性。网络可高效集成所有的多媒体信息,文化特色街区网络多导系统必须有各类信息的多导性,极大方便用户使用,提高各类效率与效益。(7)服务多方位性。文化特色街区网络多导系统要为所有各级各类用户及机构提供各类需求全产业链与管理链优质服务。(8)数据管理性。数据是信息化时代的核心与标志,文化特色街区网络多导系统提供可行可靠实时各类有用数据并进行方便管理与应用,且能进行相关数据挖掘,高效率应用于实际与未来预测。(9)传输高效性。为了产生最优的传播效果,文化特色街区网络多导系统内媒体采用媒体多元性与展示的多维性,可能会提高网络信息的数据量,在存贮与传输方面会带来负面影响,在采用先进的压缩、存取、传输等变换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论证,综合考量,择优取用,提高传输速度,确保传输高效。

3 文化特色街区网络多导系统具体分析与设计层面

据以上的设计原则,文化特色街区网络多导系统具体分析与设计层面主要有:(1)诚信思想,虚实一致。文化特色街区整个网络多导系统要求三维实景化[7-10],即研发过程中必须网络3D实景VR与实际街区及店铺(含店面摆设)一致,交易过程诚实守信价格公开公平透明,利用相关高技术设计防骗诈。(2)“六导功能”系统的具体分析研究[1-2]。网络系统设计必须服务实际,按照实际需要服务项目的要求,提出设计3D-VR三维实景化“六导”系统功能,即导航、导览、导政、导游、导购和导赏。这“六导功能”3D-VR三维实景化系统是文化特色街区的核心内容,也是设计的文中文化特色街区网络多导系统系统区分于其他电子商务网站的一个特色。由于这3D-VR三维实景化六导系统开发时要求具有移植性强的特点,因此,也可以被运用到各类相关的特色文化街区网络多导三维实景化线上线下的网络系统服务开发项目之中。网络多导3D-VR三维实景化系统包括导航(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位功能使虚拟游客进入界面之后能够根据目录有选择地寻找定位自己的目标物),导览(使游客置于虚拟街区之后通过鼠标自由操作游览自己想去的店铺),导游(为用户提供在线服务包括提供产品信息、街区店铺的介绍使用户在游览网站的同时更加了解网站的界面及服务),导政(包括一些时事政策及新闻要务的介绍与后台数据管理),导赏(为进入店铺后的客户鉴赏工艺品,提供在线虚拟专家的评估),导购(六大系统的核心部分,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与引导销售包括营销、支付、物流等信息使客户感受到网上购物的便利)。六大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并与实体完全一致,同时又有远超实体丰富真实的3D-VR多媒体的信息量。

4 文化特色街区网络多导系统具体定义与相关性

4.1 呈现方式

3D-VR三维实景化、数据信息多媒体化。

4.2 浏览方式

电脑网络版、IPOD、手机网络版式、APP化。

4.3 系统具体定义

网络多导3D-VR三维实景化“六导”系统功能,即导航、导览、导政、导游、导购和导赏[1-2]。

3D-VR三维实景化系统导航定为:文化特色街区3D-VR三维虚拟实景化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GPS定位功能使虚拟游客进入界面之后能够根据目录有选择地寻找定位自己的目标地与物,快速高效实景定位与呈现需者所求。

3D-VR三维实景化系统导览定义为:在导航基础上,使游客置于虚拟街区之后通过鼠标或其他各种方式输入,自由操作游览自己想去的店铺,详细了解工艺品、艺术品或物品的相关参数与性能。

3D-VR三维实景化系统导游定义为:为用户提供在线全面多媒体化信息服务包括提供产品信息、街区店铺的介绍,使用户在游览网站的同时更加了解网站的界面及服务。

3D-VR三维实景化系统导政定义为:包括一些文化产业与特色街区的相关时事政策及新闻要务的介绍与该系统后台数据管理及开发应用。

3D-VR三维实景化系统导赏定义为:为进入店铺后的客户鉴赏工艺品、艺术品,提供在线虚拟专家的评估,提供更为精细的作品或物品更多的人文历史相关解说或知识链接,并提供各层次赏悦客户各项知识有趣活动。

3D-VR三维实景化系统导购定义为:六大系统的核心部分,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与引导销售包括营销,订购、下单、支付,作品制作进展,物流等信息使客户感受到网上购物与物品状态的便利。

4.4 相关性

网络多导3D-VR三维实景化“六导”系统功能分三层:导航、导览、导政为基础层,导游和导赏为吸引层,导购为行动层,3D-VR实景化多导系统三层关系见图2。

图2 3D-VR三维实景化多导系统三层关系图

5 结语

通过调研分析镇湖剌绣文化特色等众多街区,具有多媒体网络3D-VR三维实景化网络多导系统功能系统还没有,提出了文化特色街区的价值层次模型,进而对文化特色街区进行了定义,在相关文献[1-18]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文化特色街区网络多导系统功能定义,分析网络多导3D-VR三维实景化“六导”系统功能三层关系,为实现开发网络多导3D-VR三维实景化系统提供了基础。充分应用多媒体网络多用途导航技术与系统,展现数字镇湖刺绣等众多文化特色街区。该文研究为特色文化产业街区内企业提供网络多媒体虚拟街区的新产品展示、文化特色人才(传承人)、特色项目等的导航、导览、导政、导游、导购、导赏等创新网络服务平台、商业增值模式,适时扩展为多领域数字信息化提供全面设计与解决方案。

[1]万华明,孙芳芳,蒋雪明,等.刺绣文化特色街区网络多导系统构建[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2(1):41-44.

[2]万华明,顾邦军,孙芳芳,等.刺绣文化特色街区网络多导系统平台设计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2(4):79-82.

[3]陆昌辉,仇刚,蔡勇.VRML入门与提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张金钊,张金锐,张金镝.VRML编程实训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何全军.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4.

[6]王柯,诸昌钤,杜斌.基3DS模型的虚拟现实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1):12-14.

[7]韩寒.基于VRML技术的虚拟小区研究与实现[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7):23-25.

[8]陶丽.3DSMAX2008/VRAY家居建模与渲染实例精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0-31.

[9]张世永,吴杰.基于Internet的虚拟现实与VRML[J].电脑技术,1997(12):45-46.

[10]邓振杰,齐建玲.基VRML构建室内虚拟环境的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7,6(18):35-36.

[11]宋平.用VRML展现网上立体空间[J].多媒体世界,1999(4):47.

[12]李占平.我国3D电子商务技术研究现状[J].数字技术与运用,2011(9):24-26.

[13]熊晓鸽.文化产业不是风口,技术才是风口;只投商业模式和创新系统[EB/OL].(2015-4-16)[2015-12-7].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c1NDI4MA==amp;mid=402130648amp;idx=1amp;sn=18010ef1c4a30293a31706ec82134087amp;scene=5amp;srcid=033000CzSJkX8TySckSBW3H3#rd.

[14]国务院.重磅利好消息来袭,文化产业将是未来的霸主[EB/OL].(2015-4-16)[2015-12-7].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k5OTU1NQ==amp;mid=403115369amp;idx=1amp;sn=c3afd9f8e94c99cae2b8701821429082amp;scene=5amp;srcid=0325qSGfs121r8iw1FmUe14r#rd.

[15]中经发布.中经文化产业[EB/OL].(2016-04-25)[2016-5-7].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A2MTcxNg==amp;mid=2652385485amp;idx=1amp;sn=30d4c5f33e5ffdd994c2152611a93a55amp;scene=5amp;srcid=04250nOEqRHQuWIzk2pA5ujp#rd.

[16]李鹏飞,张宝辉.中国创客教育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基于词频分析与共词可视化方法[J].数字教育,2016(3):20-25.

[17]万华明,孙芳芳,蒋雪明,等.文化特色街区网络多导系统技术架构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3(4):78-82.

[18]天涯社区.国外对特色街区概念的定义[EB/OL].(2016-04-25)[2016-5-7].http://wenda.tianya.cn/question/55590d1975deb591.

责任编辑:谢金春

Definition and value level model of multi-channel system of network for cultural featured blocks

WAN Huaming, SUN Fangfang, GU Bangjun, JIANG Xueming
(School of Art,SUST,Suzhou 215011,China;Mediaamp;Cultural Industry Institution,SUST,Suzhou 215011,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ultural featured blocks and the value level model,we defined the cultural featured blocks.Based on the relevant 3D-VR network technology and the literature,we proposed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technology of multi-channel system of network and the design of special features.In addition,we provided the specific definition for the multi-channel system of network of the cultural featured blocks,correlation and 3D-VR real network multi-channel system,whi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system developmen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virtual blocks;network technology;multi-channel system;3D-VR

TP393

A

2096-3289(2017)04-0076-05

2016-11-17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2016ZDIXM042)

万华明(1963-),男,江西南昌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数字媒体,数字娱乐。

猜你喜欢
实景定义特色
金湖县创新“实景式”培训 提升精准执法水平
特色种植促增收
数字博物馆 线上实景游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论山水实景剧与山水实景演出的区别
成功的定义
一种基于可量测影像的实景导航数据组织模型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山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