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儿武术教育方式的实验性探讨①

2017-11-27 18:56纪泰菁杨佳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实验性基本功武术

纪泰菁 杨佳

(江苏省体育局训练中心 江苏南京 210033)

关于少儿武术教育方式的实验性探讨①

纪泰菁 杨佳

(江苏省体育局训练中心 江苏南京 210033)

武术学练十分辛苦、单调而枯燥,而且需坚持长期磨练方能达到一定效果,加之目前国内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存在误区,导致少儿武术发展受限。该文首先通过实施实验性的武术教学,目的在于寻找有效的教育方法,然后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了采取合理、科学的教育模式能够增加小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掌握武术技能及特征规律与学生心理之间的规律,有助于建立更好的教学连接点,进而促使少儿保持热爱,使武术的发展空间得以扩展。

少儿武术 教育方式 试验性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同时加强武术研究,不管是从学练方法还是技术方面均已经提升至文化研究的新高度。尤其是在一些竞技武术、大众武术以及学校武术已经广受关注,但是对于少儿武术,我国的教育关注度依旧处于比较冷门的现象。武术属于一项体育运动,并且成为了国家重点鼓励、支持的体育项目,其运动实质为人与技能的完美结合。少儿武术的教育应当根据武术学练特点,使其目标更加明确,同时与小学生的性格特征有机结合后,应用科学、合理的武术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武术热情的关键。

1 少儿武术教学方式实验分析

在少儿武术教学过程当中,武术老师可以通过分组对比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热情与积极性。例如,分别把两个班级的学生分为A、B两组,然后实施相同的武术教学,教学内容包括了基础训练,如踢腿、压腿等,或者选择初级长拳进行施教。但是两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A组学生先学习基本功,达到学习武术的基本要求之后,武术教师再通过由简单到难的递进方式,变化自己的教育模式。而B组教学则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实施跳跃内容、交叉内容教育的方式,不确定固定的教育程序。注意,两组学生实验的时间均形同,试验课程的教学次数也一致。

2 武术教育方法实验的依据分析

武术学练的入门比较难,武术动作相对复杂,小学生记忆能力较弱很难记住武术动作路线。因此武术学习前提为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很多小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就是因为缺乏扎实的基本功,使得套路难练,在缺乏自信心与成就感之后逐步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时常教导学生学武需意志坚定,还要吃苦耐劳,具有较高的品质与觉悟。比如:压腿与拉韧带均属于少儿武术学习的基本功,要想打好基础,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练习。此时,就会出现一个问题,现在的孩子在吃苦耐劳、持之以恒方面比较欠缺,尤其是一些家境良好子女,长期训练基本功是一个极为枯的事情,老师也需对此给予重视。

小学生天性活泼、思想单纯,其心理发育不成熟,往往会将心理的想法通过外在行为进行表达,这也是外在表象的体现,是一个较为不成熟的表象阶段。而外在表象要过渡到内在表象,往往也会表现出一些兴奋、精神无法集中以及自控力差、应变能力弱、好奇心强等。因此小学生难以长期坚持枯燥的事情。所以武术教师需要找到小学生心理与武术之间的连接点,按照少儿心理科学地选择教育方法。一般情况下,处于幼儿园或者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心理成长迅速,此时教育方式会对其将来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所以此时选择有效的武术教育模式就是培养少儿良好兴趣的重要阶段[1]。

3 分析实验性的武术教育结果

3.1 教育效果评定

该实验性研究的两组学生经过持续四周的教育后,A组学生和B组学生的心理反应和对于武术的学习态度和表现,在同组内均达到一致性。通过武术实验教育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提示A组的学生在教育开始阶段普遍存在的现象为:逆反心理强烈,都对武术学习表现出失望,因此觉得武术学习枯燥,进而对后期的学习内容形成惯性心理,使得教学过程中情绪低落,需通过武术教师与家长不断督促与激励才能顺利完成教学。B组学生应用的教育方法则十分受欢迎,学生均表现出积极接受的状态,而整个武术实验教育的过程均比较活跃,尤其是对于一些难度系数较高的武术动作,如乌龙绞柱、鲤鱼打挺等,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都很高,无需教师与家长进行督促激励均能顺利完成学习,并且在对B组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授课也感觉比较轻松[2]。

对两组学生的实验性教育差异进行分析后发现,导致教育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内容的安排时间各不相同。A组的学生是按照常规武术教育进行施教,先试试基本功教学,然后遵循从简单到困难的教学模式,所以在实验教育过程中,将基本功学习安排在整个教育的最前面,进而产生这样的结果。A组基本功学习的时间比B组练习的总时长还多,由于每次教学设计的内容较少,加之课堂内容几乎一成不变,导致了在整个教学中,后续难度较大的内容缺乏足够的时间去练习,这样就造成了A组学生在内容掌握方面的水平处于劣势。B组则对传统的武术教学进行了创新,通过掌握学生的心理学习特点变化教育内容,显著降低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与心理负荷。而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天性比较活泼,好动,如果把乌龙绞柱、鲤鱼打挺等教学内容安排于课堂前部分,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态度,而将比较简单的内容如手法、眼法等内容安排在后半部分;将踢腿、初级长拳等动作教学安排在中间部分,可以使学生整堂课都集中精力,同时又能使课堂教学变化多样,以此刺激学生。此外,少儿的身体处于成长的高峰期,其精力十分旺盛,对运动产生较高的欲望,而且又可以很快恢复体能。因此,教师在进行试验教育的过程中,无需对教学活动进行安排,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安排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维持学生的新鲜感,以便保持较高的积极性。

3.2 少儿对武术学习的意向调查结果分析

从两组学生的整体教学情况来看,对于教学时间利用率几乎相当,但是教育方式不相同,学生学习之后对武术产生的行为各不相同。在该实验性研究之前,两组学生对于武术的学习兴趣与态度并没有什么差异,但是A组学生实施教育后的整体表现,均为无兴趣继续学习,然而B组的学生接受实验性教育之后,对于武术的热情更高,而在坚持学练武术方面,也反映出积极向上的状态。该实验性武术教学虽然教学时间与教学的内容均一致,但是应用了不同的教育方式之后,所反映的教学效果则截然不同。所以,少儿武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意识到积极创新教育方式的重要性。而且从武术教育目的来看,武术不仅仅只是为了让少儿学习武术,最重要的是让其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尽可能喜欢上武术,对此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少儿武术教育中,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对武术的欲望心理,然后与有趣、有效的教育方式进行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对少儿武术始终保持兴趣,使得民族文化不断得以传承[3]。

4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通过对两组学生实施教育实验后,结果说明了武术虽然具备枯燥、难度大等特点,加之少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心理缺乏成熟,但是经过不断创新教学的方式之后,能够将学生发展规律和武术特征等有机结合,进而培养并提升了少儿对武术的学习热情,同时又可以提高武术技能。因此,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少儿武术教师务必对自身施教的方式给予高度重视,通过更多科学又合理的教学模式,全面激发学生求知欲,便于其更好地学习与发展。

[1]吴应广.少儿武术教育方式实验性探讨[J].搏击:武术科学,2014,11(10):74-75.

[2]蒲玉宾,张振.少儿武术教学反思[J].武术研究,2016,1(9):59-61.

[3]于淼.从教育思想的变革看少儿武术传承理念的变更[J].中华武术:研究,2014,3(4):68-71.

G8

A

2095-2813(2017)01(b)-024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2.244

纪泰菁(1985—),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初级教练员,研究方向:武术教学与训练。

杨佳(1984—),男,江苏徐州人,硕士,助理教练员,研究方向:武术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实验性基本功武术
李俊鹏:实验性的“空间叙事者”,以个性与多元焕新体验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练好基本功,提升维修能力
重塑与解构
核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