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提问的探究

2017-11-29 10:38张秋利
西部论丛 2017年8期
关键词:问题设置有效提问评价体系

摘 要: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最主要的是提问的艺术,如何设置问题,如何高效提问,如何评价,笔者从这三方面阐明如何实现高效课堂。 设置问题,突出整体意识;有效提问,调动学生思维;评价体系,强化问题意识。善导善控,不断提高“问”的效能。

关键词:问题设置 有效提问 评价体系 高效课堂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很难用精、很难用巧的艺术,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没有一定质量的提问,无法保证学生对文本理解的通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意控制提问的数量,还要注意提问的新奇度和连续性,并且要注意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这样才能使思考不成为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与享受。提问的艺术,如何设置问题,如何有效提问,如何评价问答,是课堂的关键,就此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设置问题,突出整体意识

如何设置问题,有一个从整体到部分的过程,设置问题第一个是整体感知的问题,第二个是关于重难点的设置,第三个是关于深度拓展的问题。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整体意识。先构架一个整体思路,再深入挖掘细节及深度,让学生有一个大框架,接着再深入探究,使学生有的放矢,更利于后面的深入挖掘。讲解《拿来主义》时,我依据由总体到细节的步骤设置三问,第一问是议论文模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鲁迅先生笔下的议论文和我们一般的议论文模式一样吗?既然标题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这里要用那么多的篇幅来写“送去”“送来”?第二节和第五节删去,文章也顺畅,这两节是否可有可无?问题一提出,学生就兴味盎然地讨论开了。研读后同学们各抒已见,热情大胆地交流,学生就从总体上感知了此文的大框架:它是先分析问题,再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顺利把握了作者的思维过程,也为把握后文的内容打下基础,同时加深了对全文的理解。第二问是关于重难点来设置问题,如何来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第三问,探讨鲁迅的拿来主义还有没有现实指导意义?这样的三问由整体到部分,由宽泛到细节,由浅入深,問题设置环环相扣。 有利于学生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感知思路,鉴赏过程。

二、有效提问,调动学生思维

如何提出问题,让学生有兴趣,且能调动学生的思维,问题就要具有启发性。高中学生的思维和心理已从初中阶段的依赖性,开始转向“独立性”“开放性”,已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尤其高一、高二年段程度中等以上的学生往往爱各抒已见,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大多能举一反三,敢于假设,严于论证,他们对老师的讲授已不轻信盲从,课堂上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从而找出新路,挖出新意。根据这一特点,笔者常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创造性的问题,牵动学生思考,这样既可增强其思维深度,又可发展其思辩能力。

分析祥林嫂的人物性格时,为了启发学生思维,我设置这样的问题:祥林嫂的“一逃”(逃婆婆逼嫁),“一撞”(不愿改嫁),“一捐(怕死后两夫争执),“一问”(有无灵魂、地狱),说明她是封建礼教的顺从者还是反抗者?在同学分组讨论的基础上,推出几名代表,各抒已见,课堂气氛极为热烈。这时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让学生带着钻研探讨之劲头,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推进,学生在自觉独立地分辨正误,积极大胆地探究质疑,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教学中有意设置矛盾,创造一种“愤悱”的心理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疑窦丛生;创设问题情境,激起认知冲突。正如陈献章所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但问题的设置,最好是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否则教师还须“引猴上树”或“架桥搭梯。”那还得有另外一番功夫。

三 评价体系,强化问题意识

提问的艺术不仅仅表现在怎样提出问题,还应该表现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如何给予恰当的评价。在提问后,教师要予以适当的评价和引导,不能在学生回答后置之不理,也不能只是简单地说:“对了”、“错了”。这样既不能形成科学的结论,又不能给回答的学生以再次参与的信心和勇气。语文《新课标》指出,评价要根据总目标和分类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促进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教师要科学地运用“无错原则”和“激励原则”来评价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比如一句口头表扬,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表现的机会,一个更深入的问题推进,都能树立起他们的自尊、自信意识,帮助他们驱散畏难情绪,并诱发他们形成异想天开的创意和标新立异的观点。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课堂上适时适度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速学生把知识内化为语文素质能力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要善导善控,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不断提高“问”的效能,为语文课堂注入活力,促使语文高效课堂之花开得更繁茂、更灿烂。

作者简介:张秋利(1978—),女,汉族,籍贯:陕西渭南,单位:经开区渭南中学,研究方向:语文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问题设置有效提问评价体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设问技巧的思考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高中物理“少教多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