钯负载泡沫镍电极电化学还原三氯乙酸的影响因素

2017-11-30 07:06荣文娜赵小彤杨海明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氯乙酸负载量电解

荣文娜,赵 晨,赵小彤,杨海明

(辽宁科技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

钯负载泡沫镍电极电化学还原三氯乙酸的影响因素

荣文娜,赵 晨,赵小彤,杨海明

(辽宁科技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

采用非电沉积法制备的钯负载泡沫镍电极作为阴极,直径0.6 mm的铂丝作为阳极,对三氯乙酸进行恒电流电化学还原脱氯研究。考察了初始物不同浓度,pH值和钯负载泡沫镍电极片三个因素对三氯乙酸降解反应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SEM)方法对制备的钯负载泡沫镍电极进行了表征。实验中发现不同条件下三氯乙酸的还原去除率均可达到90%以上。当反应条件为20 mmol/L硫酸钠为电解质,钯负载量4.5 mg/cm2,温度为20℃,10 mA恒电流电解240 min时,初始浓度为9 mg/L,pH=2.5时三氯乙酸降解率达99.6%,其效果最佳。

三氯乙酸;钯负载;泡沫镍;电还原

三氯乙酸是一类普遍存在且致癌性强的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由于该类物质具有难挥发性、亲水性强,具有quot;三致quot;(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大[1]。而以往的研究主要针对氯代芳香烃和氯代烷烃的降解,对链状氯代有机酸的降解研究较少。因此,开展降解三氯乙酸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相比较于其他还原技术,电化学还原法具有明显的优势。电化学还原法被称为环境友好型技术,在反应过程中持续产生还原性物质,不存在还原剂随反应时间而减小的问题,且反应条件温和二次污染小,反应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8]。本研究采用钯负载泡沫镍作为阴极,进行电化学还原三氯乙酸的研究,主要考察不同三氯乙酸浓度、pH值和钯负载泡沫镍电极片稳定性(重复使用次数)对降解三氯乙酸的影响因素研究。

1 实验

1.1 仪器和药品

实验中所用仪器及药品如表1和表2所示。

1.2 钯负载泡沫镍电极制备

先将电极片剪成2.5 cm×2.0 cm长方形,用10%硫酸溶液浸泡90 min用于去除表面氧化层,取出后用纯水洗干净;称取67.8 mg氯化钯粉末,加入15 mL纯水,滴加两滴25%浓盐酸,置于50℃水浴中进行溶解;称取70.1 mg氯化钠,与氯化钯溶解混合稀释至40 mL成非电沉积液[9-10];在20℃恒温水浴中进行负载,转速为10 r/min,此过程中黄色澄清液的氯化钯溶液逐渐变成无色澄清液,泡沫镍银色表面逐渐变为黑色表面。

表1 实验仪器Tab.1 Laboratory apparatus

表2 实验药品Tab.2 Experimental drugs

1.3 电解实验

实验采用自制圆柱形石英电解槽,如图1所示,内直径为4.8 cm,加入电解质和三氯乙酸反应溶液70 mL,阳极为铂丝,阴极为钯负载泡沫镍电极,与直流电源相连接,阴极浸入电解液深度为12.5 mm,浸入电解液电极最大横截面积为2.5 cm2。在还原反应开始前,向反应溶液中以5 mL/min流速通入高纯氩气30 min,以脱除反应溶液中的溶解氧,进行电解实验,测定并计算反应后三氯乙酸降解率。

1.4 分光光度法检测方法

首先将2 mL乙酸溶液、5 mL吡啶溶液、5 mL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倒入25 mL比色管中混合摇匀。摇匀后的比色管在沸水浴中加热10 min,再放入冷水中冷却3 min。吸取比色管上层液4.5 mL放于试管内,再滴加1 mL的3%联苯胺-甲酸混合液并摇匀静置30 min。最后在波长530 nm处测液体吸光度,并用纯净水按相同实验步骤处理作空白对照组[11-12]。

图1 电解实验装置Fig.1 Experimental facility

2 实验结果

2.1 钯负载泡沫镍电极扫描电镜(SEM)结果

图2 扫描电镜图Fig.2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s

为了观察金属钯在泡沫镍上的负载情况,对未负载泡沫镍和钯负载量4.5 mg/cm2泡沫镍进行了SEM表征,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a可以看出,未负载钯的泡沫镍呈立体网状,表面平整,边缘无毛刺;由图2b可见,钯负载为4.5 mg/cm2时泡沫镍局部有明显分层,说明金属钯在镍表面呈层状负载,在金属钯层及边缘处有明显树状凸起,说明当钯铺满镍表面后,会继续在钯层局部生长。

2.2 初始物浓度影响

实验考察了不同初始物浓度对三氯乙酸去除率的影响。电解质为20 mmol/L的硫酸钠,电极片钯负载量为4.5 mg/cm2,电流为10 mA。由图3中可以看出,在浓度3~9 mg/L时,随着反应的进行,不同初始浓度的三氯乙酸去除率不断增加,去除率曲线均呈平滑指数线型,而且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同一反应时间三氯乙酸的去除率增加,反应240 min后,初始浓度为9 mg/L三氯乙酸降解率最高为99.6%。当初始浓度为20 mg/L时,三氯乙酸最初去除率明显高于其它浓度,反应60 min时达到最大96%,其后保持不变。其原因可能是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浓度较高的三氯乙酸可以实现更高的传质速率,可以获得较高的传质速率,而在进一步增加三氯乙酸的浓度,由于产生的还原性H总量不变,所以无法还原更多的三氯乙酸,导致其去除速率会降低。

2.3 pH值影响

实验考察了不同初始物pH对三氯乙酸去除率的影响。电解质为20 mmol/L的硫酸钠,电极片钯负载量为4.5 mg/cm2,浓度为9 mg/L,电流为10 mA。由图4中可以看出,随着pH的增大,三氯乙酸的去除率逐渐减小。经过240 min的恒电流电解,pH为2.5时,三氯乙酸的去除效率为99.6%;pH为6.5时,三氯乙酸的去除效率为98.2%;pH为10.5时,三氯乙酸的去除效率为96.5%。说明酸性溶液对电催化反应活性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随着pH降低,溶液中H+会增加,传质到阴极表面的氢离子增加,进而生成更多的活性氢,可以使更多的三氯乙酸被还原。从而影响了电极的催化活性。

图3 不同初始物浓度对三氯乙酸的去除率Fig.3 Different initial concentrations of trichloroacetic acid removal

2.4 钯负载泡沫镍电极片影响

实验考察了使用次数对钯负载泡沫镍电极还原三氯乙酸效率的影响。电解质为20 mmol/L的硫酸钠,电极片钯负载量为4.5 mg/cm2,浓度为9 mg/L,电流为10 mA,pH为2.5。由图5可以看出第一次使用钯负载泡沫镍电还原三氯乙酸的降解率为99.6%,而重复利用钯负载泡沫镍电极片后,三氯乙酸的降解率逐渐降低,第五次为97.3%。当电极连续使用五次后,三氯乙酸的降解仍为97%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钯负载泡沫镍电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连续使用多次仍有较好的脱氯效果。出于经济考虑,可反复利用钯负载泡沫镍电极电还原三氯乙酸。

图4 不同初始物pH对三氯乙酸的去除率Fig.4 Removal rate of trichloroacetic acid from different initial pH

图5 同一钯负载泡沫镍电极使用次数对三氯乙酸去除率Fig.5 Removal rate of trichloroacetic acid was applied to same palladium loaded foam nickel electrode

3 结论

(1)钯负载泡沫镍电极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储氢性能,在多种条件下电解还原三氯乙酸降解率均可达99%以上。

(2)实验条件为20 mM硫酸钠为电解质,温度为20℃,钯负载量为4.5 mg/cm2,10 mA恒电流电解240 min时,三氯乙酸降解率为最高,可达99.6%。

(3)经五次重复使用后,所制备的电极仍保持良好还原性,三氯乙酸去除率保持在97%以上。

[1]张晓健,李爽.消毒副产物总致癌风险的首要指标参数——卤乙酸[J].给水排水,2000(8):20-28.

[2]卞战强,毛月英,田向红,等.铜锌内电解法降解水中三氯乙酸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12):105-108.

[3]李玉平,曹宏斌,张懿.生物电催化方法处理三氯乙酸的研究[J].环境科学,2005,26(4):55-58.

[4]刘佳,陈咏梅,李天玉,等.镍盐溶液活化海绵铁加速三氯乙酸降解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版),2010,37(3):36-40.

[5]华南平,吴遵义,杜玉扣,等.Pt,N共掺杂TiO2在可见光下对三氯乙酸的催化降解作用[J].物理化学学报,2005,21(10):1081-1085.

[6]解庆范,陈楷翰,陈延民,等.Fe/Cu催化内电解-Fenton法联合处理三氯乙酸废水的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8,39(3):45-48.

[7]楚文海,高乃云,赵世嘏,等.Fe/Cu催化还原去除饮用水消毒副产物三氯乙酸[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10):1355-1359.

[8]常凌飞,刘有智,高璩.电化学方法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进展[J].当代化工,2011,40(01):85-87.

[9]MARCO P.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containing polyaromatic organic pollutants[J].Water Research,2000,34(9):2601-2605.

[10]杨波.基于钯修饰电极的多氯联苯电催化还原脱氯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7.

[11]MA Hongxing,XU Yinghua,DING Xufen.Electrocatalytic dechlorination of chloropicolinic acid mixtures by using palladium-modified metal cathodes in aqueous solutions[J].Electrochimica Acta,2016,210:762-772.

[12]赵小彤,杨海明,鞠茂伟.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三氯乙酸的影响因素分析[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5,38(5):351-354.

Investigation of electrolytic reduction of tichloroacetic acid in aqueous solution by Pd-loaded Ni foam electrode

RONG Wenna,ZHAO Chen,ZHAO Xiaotong,YANG Haiming

Th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trichloroacetic acid(TCA)by Pd-loaded Ni foam electrode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The Pd-loaded Ni cathodes were prepared using the platinum wire anode of 0.6 mm diameter by electroless deposition.The effects of initial pH,initial concentrations of TCA,and stability of Pd/Ni cathode were investigated.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d-loaded Ni foam were also investigated by SEM.The removal rates of TCA were above 90%.The best removal rate of TCA reached 99.6%under the condition:20 mM sodium sulfate as electrolyte,the temperature of 20℃ ,the quantity of Pd-loading of 4.5 mg/cm2,the constant current of 10 mAand reduction time of 4 h.

trichloroacetic acid;Pd-loaded;Ni foam electrode;electric reduction

July 9,2017)

X703.1

A

1674-1048(2017)04-0265-05

10.13988/j.ustl.2017.04.005

2017-07-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308276,51102126);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项目(2015055);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项目(20141123);鞍山市科技计划项目(No.2961);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LT2014007);2015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2015020634)。

荣文娜(1995—),女,辽宁省沈阳人。

杨海明(1980—),男,辽宁省鞍山人,副教授。

猜你喜欢
氯乙酸负载量电解
不同CuO负载量CuO/SBA-16对CO催化活性的影响*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工业氯乙酸中氯乙酸、二氯乙酸和乙酸
姜黄素-二氯乙酸偶联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定量核磁共振碳谱测定甘氨酸钾-二氧化碳吸收体系的二氧化碳负载量
轻轻松松学“电解”
不同负载量对“翠冠”梨果实性状的影响
亩产1 360公斤是渭北地区红地球葡萄最佳负载量
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的研制
883离子色谱仪测定饮用水中二氯乙酸、三氯乙酸
热镀锌机组电解碱洗工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