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良性肿瘤的效果探析

2017-11-30 07:47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3期
关键词:胸腔镜肺部出血量

唐 莉 夏 娟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重庆 400010)

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良性肿瘤的效果探析

唐 莉 夏 娟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重庆 400010)

目的:探讨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某院收治的60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对A组患者使用传统的开胸手术进行治疗,对B组患者使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时间、术后肺功能的各项指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其住院的时间更短,其术后肺功能的各项指标更优,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良性肿瘤,能有效地减少该病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住院的时间,降低其肺功能损伤的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肺部良性肿瘤;治疗效果

肺部良性肿瘤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少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主要包括肺大泡肿瘤、肺错构瘤等。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手术的方法治疗该病。但传统的开胸手术需要在患者的胸部做一个较大的切口,对其身体的伤害较大,易导致其术后出现多种并发症。近年来,笔者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对30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这60例患者的排除标准是:1)肿瘤的直径>5cm。2)存在胸膜粘连的情况。3)合并肺部恶性肿瘤。4)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在A组中,男女患者分别有16例和14例,其年龄区间为47~67岁,平均年龄为(56.8±2.6)岁。其中,有肺大泡肿瘤患者11例,有肺错构瘤患者19例。在B组中,男女患者分别有17例和13例,其年龄区间为45~66岁,平均年龄为(55.9±2.5)岁。其中,有肺大泡肿瘤患者10例,有肺错构瘤患者2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手术方法

1.2.1 对B组患者采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方法是:让患者取健侧卧位或斜侧卧位,对其实施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在患者第7和第8根肋骨间的腋中线位置做一个长约1cm的观察孔,经观察孔置入穿刺鞘和胸腔镜。用胸腔镜对患者胸腔内的情况进行探查。在患者的第3和第4根肋骨间做一个2cm左右的切口,作为手术的操作孔。经操作孔置入手术器械,用“挑、拨、离、断”等手法对患者肿瘤边缘的血管进行处理,用切割缝合器对其肿瘤进行完整的切除,止血后缝合其切口的残端,然后用吸引器将肿瘤吸出。为患者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退出手术机械,缝合其手术切口。

1.2.2 对A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进行治疗,方法是:让患者取健侧卧位或斜侧卧位,对其实施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在患者胸部的后外侧做一个20~25cm的切口,切开其皮肤、皮下组织,游离其背阔肌和前锯肌,将其胸长神经、胸背神经及胸外侧的动脉和静脉向后牵拉,充分暴露其胸腔和肺叶。用超声刀将患者的肿瘤切除,并进行止血处理,对其切口残端进行缝合。用生理盐水冲洗患者的胸腔,放置引流管,最后逐层缝合其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1)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和住院的时间。(2)于术后1W、2W、4W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肺总量(TLC)等肺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记录和比较。(3)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用%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的比较A组患者术中平均的出血量和住院的平均时间分别为(243.9±20.4)ml和(13.5±3.7)d,B组患者术中平均的出血量和住院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36.97±16.7)ml和(10.6±2.8)d,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 术前及术后1W、2W、4W时两组患者VC、FVC、TLC等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VC、FVC、TLC等肺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2W、4W时,B组患者的VC、FVC、TLC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术前及术后1W、2W、4W时两组患者VC、FVC、TLC等肺功能指标的比较(±s )

表1 术前及术后1W、2W、4W时两组患者VC、FVC、TLC等肺功能指标的比较(±s )

时间组别VC(ml)FVC(ml)TLC(ml)P术前A组(n=30)3091.2±162.22864.3±136.54589.6±196.7>0.05 B组(n=30)3100.2±181.32852.6±137.24580.5±197.3术后1WA组(n=30)2549.2±160.52351.3±130.53846.2±185.4<0.05 B组(n=30)2773.6±156.52574.5±129.84069.2±180.8术后2WA组(n=30)2655.6±190.52462.2±147.84053.2±170.0<0.05 B组(n=30)2878.5±182.62682.5±143.54274.2±181.8术后4WA组(n=30)2701.3±179.12564.5±156.54160.2±188.6<0.05 B组(n=30)2983.6±165.42788.6±155.84380.2±187.5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术后,A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3%(4/30),B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1/3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过去,临床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对肺部良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尚可。但此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易导致其术后发生较多的并发症,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2]。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在治疗肺部良性肿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此手术具有微创、治疗的费用低、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手术不能对合并胸膜粘连的肺部良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4,5]。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良性肿瘤,能有效地减少该病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住院的时间,降低其肺功能损伤的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徐昊,张临友.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30例临床体会[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6,(1):75-77.

[2]王云.胸腔镜下不同术式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NSCLC的手术效果对比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2):327-331.

[3]王海江,夏照华,邓国防,等.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结核合并气胸的临床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6):1093-1096.

[4]吴奇勇,张明,张科,等.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体会(附18例报告)[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3):110-111.

[5]刘洪涛,姚杰,夏海峰,等.单孔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13例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2016, 42(4):477-478.

R655

B

2095-7629-(2017)3-0007-02

唐莉,女,1990出生,本科血流,住院医师,研究方向:麻醉学。

猜你喜欢
胸腔镜肺部出血量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拯救营地